人類文明的發展來源於好奇心,神秘廣闊運行時又帶著某種規律的星空自然是能激起人類無數的好奇心。早在夏商時期,我國就有了天文學的概念,之後出現的敦煌飛天以及萬戶「火箭」都說明了人類後續在宇宙方面的發展。而現代人類對於太空方面更是投入了相當巨大的資源。時至今日,人類雖然還沒辦法直接大規模利用太空資源,但是我們已經在為人類未來利用太空資源做謀劃了。為了那一天的到來,人類現在正在積極發射人造衛星。
在現代的人類社會,我們在太空中發射的衛星已經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我們的通訊和導航都離不開衛星。在我國,因為2020年剛剛完成北鬥導航組網,所以導航系統的熱度比較高。現在我們將世界三大衛星定位精度對比一番:美0.1米,俄1.5米,中國北鬥多少?
眾所周知,美國作為現目前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再加上上世紀冷戰期間美國對航空航天領域的巨大投入,所以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完成全球定位系統GPS的衛星組網了。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美國的GPS精度誤差在0.1米左右。
在上世紀的冷戰期間,蘇聯也曾經著手組建全球定位系統格洛納斯。但是那時候因為蘇聯解體,所以格洛納斯的衛星組網一度陷入停滯。直到俄羅斯決定繼續完成格洛納斯衛星組網的計劃,這款命運多舛的全球定位系統才誕生於世。
在2007年,格洛納斯開始面向民用。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原因,所以這款衛星的組網還不完全,因此格洛納斯導航系統的精度誤差還是挺大的,達到了1.5米左右。
我國在上世紀因為沒有導航衛星,所以彼時美國能隨意掐斷我國銀河號商船的導航,導致了我國銀河號事件的發展。從那時開始,我國下定了決心要研製出自己的導航衛星。所以在2020年7月,我國的北鬥衛星完成組網,象徵著我國已經有了自己的導航系統。
我國在航空航天技術上和美國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所以北鬥導航在精度上必然是要比美國差的,為0.8米。不過因為完成北鬥導航組網的衛星比美國GPS的要多,所以在潛力上北鬥要比GPS高。
一般而言,導航系統的精度必須高。因為不單單是民用,導航系統在軍事領域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現在的很多高科技武器必須要有導航系統的輔助才能發揮他的作用。
雖然我國的北鬥導航和GPS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我們最緊要的是要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好不好用的問題。現在的我們已經有了導航系統,所以只要技術不斷的積累,我國北鬥導航的精度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