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中醫院基地正式揭牌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中醫院基地正式揭牌

鄭州市中醫院基地掛牌

5月13日上午,隨著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與鄭州市中醫院院長劉寶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中醫院基地正式揭牌。據悉,基地將在鄭州市中西醫結合轉化醫學實驗室的基礎上,將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傳統中醫理論相互融合,開展精準醫療領域相關分子診斷檢測及中醫大健康管理研究工作。

劉寶琴表示,合作基於雙方在中醫傳承與創新方面理念的高度一致,以及鄭州市重點實驗室的堅實基礎和雄厚實力,「在基因檢測和分子診斷領域,程京院士及其團隊的研發水平國際領先」。祖國傳統醫學與現代生物晶片科技的結合,對於鄭州市醫療科技創新及健康鄭州的建設意義重大。鄭州晚報記者 邢進 通訊員 路瑞娜 文/圖

引入領先生物晶片技術

基地開展多項基因檢測項目

初夏的5月,鄭州市中醫院汝河路院區的「河南省名中醫學術思想傳承院士工作站」裡喜氣洋洋、掌聲不斷。鄭州市副市長劉東、鄭州市衛計委主任付桂榮、河南省中醫管理局科研教育處處長馬高峰、鄭州市科技局副局長任燦、鄭州市衛計委副主任許迎喜等領導,與鄭州市中醫院的幹部職工一起,見證了鄭州市中醫藥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刻。

工程院院士「相中」了市中醫院,不僅開展戰略合作,還建立生物晶片研究中心基地。他看上了市中醫院的啥?步入該院的鄭州市及院士工作站,答案逐漸「水落石出」。

鄭州市中醫院不但中醫特色突出,還非常重視中醫藥的傳承、弘揚與發展。建在汝河路院區的「河南省名中醫學術思想傳承院士工作站」,是王永炎院士京外唯一的工作站。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國內領先的三級中醫遠程防控診療平臺和中醫傳承信息平臺。而中西醫結合轉化醫學實驗室裡,更是建設了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微陣列晶片平臺、恆溫擴增微流控晶片等先進醫療檢測平臺等,用於開展精準診療工作。

如果說以上這些是市中醫院的科研先鋒隊,那程京院士及其團隊的助力,則為科研的發展增添了雙翼。「生物晶片北京國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中醫院基地」建立後,程京及其團隊將定期來鄭,為基地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市中醫院以後將開展染色體疾病檢測、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腫瘤相關基因檢測、微生物相關基因檢測、心血管病疾病個體化相關檢測等分子檢測項目。

分子診斷助力精準醫療

構築生命健康信息採集分析系統

這些分子檢測項目,對於精準化診斷和治療意義重大。

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徐學功說,以呼吸道病原菌檢測為例,過去檢測病原菌主要靠實驗室培養,出結果大概需要2~3天的時間。對於危重患者而言,這個檢測速度太慢了,對於醫生選抗生素類藥物起不到參考作用,導致用於治療的抗生素對病原菌沒有針對性,治療效果差。

而採用基因晶片檢測,可以在幾小時內出結果,幫助醫生迅速找到針對性藥物,對患者進行個體化治療。

一名59歲的患者,因發熱、咳嗽、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入院,由於病情較重,一開始醫生使用了一種高級別的抗生素,一天要花費1000元左右,可效果並不理想。

基因晶片檢測結果出來後,發現是一種對紅黴素類藥物敏感的病原菌,醫生迅速調整治療方案,使用紅黴素治療,效果立竿見影,費用也大大降低。

抗栓治療個體化用藥檢測也是如此。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治療藥物,不同的患者服用相同藥物所獲得的治療效果卻不盡相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遺傳因素是造成藥效個體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開展基因檢測,可根據檢測結果實施個體化給藥治療,將大幅提高藥物治療效果。

而從廣義角度講,基因晶片檢測是一種對生命健康信息的採集、分析和應答,它所提供的數據,可以使醫生更加精準地維護個體生命的健康和有序運轉。

程京院士說,以他們研發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為例,通過這項檢測,可以找出高危人群,預防「一針致聾」的發生。「這部分人群由於部分染色體異常,存在發生遺傳性耳聾的隱患,而慶大黴素、鏈黴素、卡拉黴素等藥物,就是致聾的『導火索』。」因此,對篩查出的高危人群,作出標記予以識別,在就診時向醫生出示說明,就可以達到免於致聾的目的。「從2012年開始,我們已經完成了140多萬例新生兒的篩查。」

向臨床研究型醫院轉型

用現代科技助力中醫藥創新與發展

對於鄭州市中醫院來說,此次合作在醫院從臨床型醫院向臨床研究型醫院轉型的道路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劉寶琴說,作為一家臨床型醫院,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向臨床研究型醫院轉型是大勢所趨。「三級甲等醫院的定位,是具備一定的科研實力,能夠解決疑難病、危重病,這就需要醫院提升學術水平,作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並進行臨床轉化,從而優化治療方案,並向基層醫院推廣。」

2013年,鄭州市中醫院在建設「河南省名中醫學術思想傳承院士工作站」的同時,建設了面積達800餘平米的高端實驗室,與國內外先進團隊對接,致力於細胞製備技術和基因擴增檢測技術,開展中醫藥防治消化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及腫瘤等疾病的機制研究,並為臨床提供相關檢測服務。

2015年,該實驗室通過審批,成為鄭州市中西醫結合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

此次掛牌「生物晶片北京國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市中醫院基地」,使得該重點實驗室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

藉助程京院士強大的臨床和研發團隊,在分子檢測和中醫創新領域,實驗室直接與國際領先水平接軌。同時,可以第一時間將程京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進行臨床轉化,使中原患者受益。劉寶琴表示,未來雙方的合作不僅限於分子檢測和中醫精準醫療領域,程京院士所提出的「黃帝計劃」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模式,很有可能在鄭州率先付諸實施。

「望聞問切」延伸到分子層面

推廣中醫特色健康管理模式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負擔。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程京院士首次提出了「黃帝計劃」。所謂「黃帝計劃」,具體來講,就是適合中國國情、依靠國醫和現代科技手段結合對未病(全人群)進行檢測和調理的計劃。

「體質」是中醫的重要體系,國醫大師王琦帶領課題組進行了長達39年的探索,提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9種中醫基本體質分類。除了平和體質外,其他8種體質都統稱為偏頗體質,不同的體質會對應一些疾病高發。

眾所周知,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中醫用眼睛看到的是表型,而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可以看到人體「裡面」微觀世界的東西,即基因型,從而實現表裡如一的溯源和機制解釋。

藉助分子檢測技術,程京院士及其團隊將中醫的「望聞問切」延伸到了分子層面。也就是說,通過分子檢測技術,得知每個人的體質及易感疾病,建立全面的健康資料庫,充分發揮中醫在體質分類、未病預測和亞健康調理上的獨特經驗,從未病先防的角度,進行針對性的預防和幹預,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

以肝癌為例,在中國,它的死亡率位列惡性腫瘤第二位,對它的預測和早期預警極為重要。現在,通過「表裡如一」的理論和技術手段,實現這一目標已經成為可能。

根據9種中醫基本體質分類,氣虛質、陽虛質、溼熱質和血瘀質與肝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再結合肝癌的疾病易感基因檢測,就會大大提高預測肝癌發病風險的準確性,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中西醫結合手段幹預,達到促進健康防止疾病發生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肝癌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後記

在市中醫院參觀體驗時,程京院士說:「中醫有一本《本草綱目》,是通過品嘗、試用來確定草藥功效的;我要編一本《分子版本草綱目》,通過分子檢測技術,從草藥的內部分子結構來解析草藥功效。」體驗「中原帖氏飛針」「國術點穴」及「藥酒火攻」等特色項目時,程院士反覆說自己在「以身試醫」,並從科研角度提出很多建議,建議把針灸改良,讓患者感覺不到疼,讓醫生免於「行針」。劉寶琴打趣說:「程京院士,中醫診療講究『心神合一』,醫生要專心治、患者要專心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你雖『以身試醫』,但『一心二用』不停地思考,會影響效果的。」程京院士說:「這就是中醫的神奇之處。我們把現代科技應用於中醫,不是對中醫的破壞,更不是對中醫的否定,而是對中醫整體觀的細化、深化,是對中醫診斷技術的提升,讓中醫藥服務更舒適、更有效,讓中醫藥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從話語中,可以感受到程京院士對中醫的熱愛,以及用現代科技改良、改進、發展中醫的熱情;也能看到在不遠的將來,市中醫院將在他的指導下,將現代分子檢測應用於臨床診療,惠及中原百姓。

相關焦點

  • 黑龍江首家「生物基因晶片」研究中心揭牌
    採訪:崔巖 馬田園製作:齊子烜哈爾濱新聞網訊(柴存良 記者 馬田園)近日,全省及東北地區首家「生物基因晶片」研究中心在解放軍211醫院正式揭牌。據悉,「基因研究」中心的成立,將通過檢測人體「基因型」,實現腫瘤患者「個體化給藥」、提供新生兒「終身耳聾禁藥清單」等指導,並可對腫瘤、心腦血管病等68種疾病進行風險預測。
  • 211醫院生物基因晶片研究分中心今正式揭牌
    哈爾濱新聞網訊(柴存良 記者 崔巖)4月13日,全軍也是東北三省首家生物基因晶片研究分中心在解放軍第211醫院正式揭牌。生物基因研究分中心的成立將為患者的疾病預警和預防、個體化診療打開新的方向,利用個體化用藥降低患者的治療成本。
  • 生物晶片煙臺分中心在毓璜頂醫院正式揭牌
    活動現場  大眾網煙臺5月22日訊 (通訊員 李添禕 見習記者 王曉華) 今天上午,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攜手煙臺毓璜頂醫院成立的煙臺分中心在該院正式揭牌中國工程院秘書長白玉良、院士曾溢滔、院士程京,及市政府副市長宋衛寧、市衛計委主任李翠玲和國內各大醫院院長、專家百餘人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  生物晶片又稱基因晶片,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和原理,將成千上萬個與生命相關的信息分子集成於釐米見方的微型生物化學分析系統,實現對基因及其他生物組分高效快捷的測試和分析。
  • 【中國科學報】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10月30日,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瀋陽舉行。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瀋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和李樹深共同為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 數字取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揭牌
    他代表學校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並介紹了數字取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審批立項建設的歷程。他希望在學校與企業專家多次探討與交流下,數字取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能以創新的思維、開放的觀念在產學研等方面繼續深度融入,努力建成為一流的數字取證技術研發基地和合作平臺。張蘭青致辭。
  •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新聞—科學網
    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瀋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和李樹深共同為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據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依託單位——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左良介紹,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作為首批啟動的6個國家研究中心之一,也是材料領域以及東北地區的唯一一個國家研究中心,金屬所將為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建設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 國家林業草原木本香料(華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西農業...
    (華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西農業大學舉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副司長王連志、江西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胡加林、江西農業大學校長趙小敏、南昌工程學院校長金志農、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林小凡、中國經濟林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慧剛等出席揭牌儀式。
  • 寶楓生物與宣武醫院共建"博士後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圓滿舉辦
    2020年11月19日,由北京市順義區社保局舉辦的"博士後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寶楓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順利舉行,隨著我國對醫療學科建設的日益重視,醫療健康產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本次會議希望以揭牌儀式為起點,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集結各方力量,提升創造質量,為健康中國獻計獻策。
  •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沈舉行
    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渾南創新路園區隆重舉行10月30日,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渾南創新路園區隆重舉行。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瀋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省長和李樹深副院長,共同為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揭牌暨開工儀式由瀋陽市副市長閻秉哲主持。
  •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12月19日至20日,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等承辦的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在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隆重舉行。
  •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河南推進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邁入新徵程
    解鎖更多發改動態11月30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舉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揭牌儀式。這是2016年河南開展六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以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標誌著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邁進新徵程,醫院迎來了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中國軍隊首家生物基因晶片研究分中心成立
    新華網瀋陽4月13日電(柴存良 秦富梁)中國軍隊首家生物基因晶片研究分中心13日在解放軍第211醫院揭牌成立。據解放軍第211醫院院長賈丹兵介紹,這個中心是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報國家發改委備案批准的軍隊首家基因研究分中心。
  • 兩大高精尖中心正式揭牌落戶珠海
    6 月 30 日,由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主辦的廣東省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高峰論壇召開,暨南大學介入與智能醫學工程研究院、廣東省介入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大研究平臺正式揭牌落戶珠海。
  • 祝賀: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揭牌!
    1月12日,「光學工程學科及青島、煙臺研究中心建設規劃」專家討論會暨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揭牌儀式在哈工程理學樓舉行。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高巖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劉向東共同為學院揭牌。
  • 許健民氣象衛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許健民氣象衛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莊白羽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報導 10月10日,在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吳燕生的見證下,許健民氣象衛星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 鄭州人才發展促進會正式「揭牌」,UFO.WORK助力服務先鋒人才
    鄭州市人才辦主任李曉龍、鄭州市科協主席吳予紅、鄭州市人才辦副主任程心剛、鄭州人才發展促進會執行副會長李楊、鄭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李珂、鄭州市人社局副局長申順建、鄭州市房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宋建偉、鄭州市工信委副主任郜東輝、鄭州市財政局黨組成員陳志剛,以及鄭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衛計委等市人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相關業務處室領導參加了此次揭牌儀式。
  • 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12月26日,同濟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舉行上海牙組織修復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啟動會暨揭牌儀式。上海市科委和同濟大學領導、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全國知名口腔醫學院校及生命科學科研院所專家、合作企業董事長、全體理事會成員以及理事單位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會議。
  •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建成
    本報訊 在陳賽娟、吳祖澤、王振義等院士的見證下,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近日在解放軍455醫院正式建成。 「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醫學轉化基地是目前國內外首家集科研、學術、醫療為一體的幹細胞工程技術臨床轉化基地。」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韓忠朝介紹。由巴德年、王振義和J.Caen等8位中外院士組成專家委員會的上海醫學轉化基地,主要從事幹細胞治療和再生醫學臨床、科研學術活動,積極開展多種難治性疾病的醫療新技術、臨床試驗和推廣應用。
  • 懷柔: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全面加速
    10月30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正式建成啟用,將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催生更多的原始創新。與此同時,「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等一系列研究中心在儀式上掛牌、揭牌,重點圍繞「卡脖子」問題進行科研布局,翻開了懷柔科學城
  • 6個國家實驗室(籌)正式獲批組建國家研究中心
    23日下午,科技部發文《關於批准組建北京分子科學等6個國家研究中心的通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獲批組建6個國家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