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過,不少人考生和家長經過估分後,已經開始著手填志願的事了!
因此,今天小編就給大家透露一個到目前為止人才資源還比較緊張且就業率都比較高的一個專業,那就是大氣科學專業。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極端天氣變得更加頻繁了;而且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而氣象又十分影響生活,所以,人們對氣象的關注也持續上升,對氣象的需求也不斷提高。
但是,目前國內的現狀是氣象人才還是處於稀缺緊張的狀態,國內對氣象的研究已經開始起步了,但是相對於國外而言,國內的研究水平和開發能力還遠遠不夠。因此,未來10年內,氣象前景屬於較好的狀態。
言歸正傳,對於大氣科學這個專業,相信極大多數人都沒聽過,因為在過去人們沒有像現在重視氣象,再加上本科有這個專業的學校也是個位數的,沒聽過很正常!
一、報考學校
首先就介紹一下存在這個專業的學校情況。
截止2018年全國本科有這個專業的學校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廣東海洋大學、雲南大學、瀋陽農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解放軍理工大學共11所.研究生的學校則是在上面的基礎上增加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寒旱所、熱帶所、海洋所)、氣科院,所以擁有大氣科學專業的學校不到20所!
二、各個學校的對比
首先講一下前兩所,在過去都是國家氣象局下屬的院校南京氣象學院、成都氣象學院,是培養氣象人才的主要兩所院校,不過兩所學校均改為大學了,分別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每年氣象人才的培養以這兩所學校為主,每年兩所的學校招收的氣象方向的學生和畢業生佔據了70%-80%左右。
從上述來看,南信大在師資和學位授予權上有較大優勢的,而專業設置上,成信大多設置了應用氣象,增加了學生的選擇和就業方向;在研究方向,兩個學校重點有所不同。
總體而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確實會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更好。
下面再講一下下列三所學校
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比較都是985名校,所以無論是師資還是教學水平都是毋庸置疑的,小編要強調的是,雖然在這三所學校裡頭,大氣科學專業不受歡迎,而且偏冷門,但是很多考研的同學致力於以這三所學校為目標,原因就是因為高校裡大氣科學方向的研究水平以南大和北大為首(中科院除外),所以如果致力於氣象的同學,也可以往這幾個學校考慮。
最後剩下的幾所學校
蘭州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的大氣科學在所有裡頭就不是很出名,蘭大以研究乾旱天氣為主,廣東海大本身以海洋為依託,所以研究海氣為主。
雲南大學、瀋陽農業大學裡的大氣科學專業是後來增加的,他們的研究方向主要為農業應用氣象為主。
解放軍理工大學自然是不用講了,部隊裡頭的氣象人才都是從這所學校輸送出去的,但是它是軍校,要求就高很多。
浙江大學的話本科生每年招收的人少之又少,以研究生招生為主,實力也是比較強的,中國氣象學的奠基者竺可楨曾是浙大的校長。
中國科學院自然也是不用多說了,國內氣象頂尖研究人才都聚集在此了,不過也只招研究生,本科咱不用考慮這個。
三、大氣科學的畢業情況
說了那麼多,講點重點關注的畢業就業情況吧。
1、工作就業率:基本上每所有氣象專業的學校對外的公布數據都是就業率100%,實際也確實是,因為只要想就業,全國各地都缺氣象人才。氣象局、環保局、海洋局、民航空管(機場)等是主要就業點。
2、考研情況:由於國內的研究水平還處於發展階段,再加上就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部分省市氣象局都要求要研究生學歷,因此考研率佔了40%左右。當然也有不少人是選擇出國讀研。
這個專業的情況基本就是如此,如果想了解更詳細的資料,可以登錄各大學校官網了解,道聽途說總是有些片面,評論區歡迎同道中人補充。
每天說點小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收穫成長與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來自文式教育的寄語。
本文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