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們,大家好
我們是@Bothrops_CrazN,從這一篇文章開始,我們便帶大家和我們一起進入我們今後的主題」不正常蛇類」研究了。
在上一篇介紹我們自己的文章中說道,我們將把Bothrops矛頭蝮作為我們的啟程,和大家一起進入這個神秘的族群。
南美,一片神奇的大陸。從悶熱潮溼的雨林、寒冷多雲的高原;到中規中矩的森林;和乾燥炎熱的沙漠和荒漠。多重多樣的地質地貌與氣候,孕育出了極其繁多的爬行動物。由於作者知識有限,文章僅從中/南美洲的蝮蛇開始詳細介紹。(涉及專業知識難免有學識不足之處,如若有錯,請及時向作者提出)。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宏觀分類。「在已知的超過600種有毒動物中,有四分之一是蛇類」。
毒蛇屬於有鱗目下蛇亞目裡的生物,而我們即將展開討論的南美洲的蝮蛇是屬於隸屬於蝰蛇科viperinae下的蝮亞科crotalinae。
閒話少敘,直入主題。
南美,顧名思義,處於美洲大陸的南端,大部分國家毗鄰或經由赤道。
在南美洲與北美洲中間還夾著一塊稱為中美洲的地方。
中美洲(Central America )是指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也是連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狹長陸地。 包括瓜地馬拉、貝里斯、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7個國家。
在這兩片大陸當中,Bothrops矛頭蝮的分布之廣泛,從人群密布的村莊,景區沙灘,再到人跡罕至的廣袤熱帶雨林,更甚至沙漠邊緣地區,都有這個族群的存在。
(以下圖片來自於網絡)
南美,物種豐饒,以及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孕育出這片大陸上最強大的物種。每次當我們看各種關於南美毒蛇殺人視頻的時候,是否第一時間,都會讓你想到這種體型巨大,且危險的蛇種。每年,在南美以及中美非常之多的國家中,均有當地居民被矛頭蝮致死的諸多案例。
(以下圖片可能導致你的不適)
在大部分被咬案例中,幾乎都為農作時節。作為南美的主要農作物——香蕉與橡膠,大多當地工人都會選擇幫助農場主收割這些農作以物維持生計。人多的地方,必有嚙齒類動物的光臨,而這些危險就正好潛伏在,你所想像不到的地方。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高危行業,也存在著同樣的危險,那就是毒液研究。科研機構,自主採集各種矛頭蝮的毒液,以供製藥及血清開發所需。但是,由於其潛在的風險,這個職業,幾乎沒有工人可用,通常都為研究所、毒液銀行內部人員進行採集,因此我們有時也會看到很多失去手指,或者獨臂大俠研究員一類。
(圖中為巴西矛頭蝮的毒液採集,其成年母體毒液量,能高達200ML)
從墨西哥北部開始,直至阿根廷最南部,在這片廣袤的大陸上的每個角落都分布著各式各樣的蝮蛇。例如體型龐大的巨蝮、jararacussu矛頭蝮、聖馬丁尼克矛頭蝮等,到體型小巧精緻的棕櫚蝮、森蝮及豬鼻蝮...毒液成分也從:血素毒素到細胞毒素甚至神經毒素。更從南美人跡罕至的深雨林,到森林與亞雨林混合,再到乾旱的荒漠與沙漠...這些地方都分布著截然不同的矛頭蝮。
不僅體型相差甚遠,體色之不同、毒液構成之繁多、各蛇類分布地地形地貌氣候差異之大,都是我們為之深深著迷的地方。
作者了解、調查、查閱並飼養過20多種矛頭蝮,在思考後決定,將Bothrops asper三色矛頭蝮作為第一篇專題並以此為引,由北至南,逐一詳細介紹生活在中美及南美各角落這些與眾不同的蝮蛇。望大家在閱讀後,能深入了解矛頭蝮並與我們一同分享對於毒蛇的熱愛。
Anyways,stay tuned
@Bothrop_CrazN is Coming.
@ BothropsCrazN
--
您的閱讀,關注,轉發,留言,點讚,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