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著非常多的動物,其中很多也都在世界上擁有名號,比方說「草原之王」獅子、「平頭哥」蜜獾、「非洲老二」鬣狗等等。特別是蜜獾,被世界吉尼斯紀錄評為「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很多蜜獾的粉絲也紛紛吹起「彩虹屁」,說蜜獾在動物界沒有天敵和對手,畢竟蜜獾可是連毒蛇都不怕的主兒。
在很多動物紀錄片中,都有過蜜獾大戰毒蛇的畫面,包括非洲「死神」黑曼巴蛇,也不是蜜獾的對手,而且蜜獾體內有抗毒,蛇毒也無法傷害到它,這就讓蜜獾的戰鬥實力被高估了不少,再加上與獅子對戰的時候蜜獾也絲毫不弱,而且還能將雌獅咬成重傷,這就讓蜜獾的戰鬥力再一次被吹捧,那麼,它真的沒有天敵嗎?
雖然蜜獾不是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可是看到胡狼也要遠遠避開,因為胡狼被稱為「蜜獾剋星」,雖然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差不多,但是胡狼卻專治蜜獾的「懟天懟地」。經過多年來的野外觀察,動物學家們發現,在蜜獾和胡狼的大戰中,蜜獾幾乎都處於劣勢,特別是蜜獾的幼仔,更是胡狼最愛的食物之一。
什麼是胡狼?在民間有一個詞叫做「豺狼虎豹」,其中排名第一的豺,就是胡狼。胡狼屬於犬科動物的一種,與狼、犬是近親。世界各地都有胡狼的身影,不過能夠製得住蜜獾的,卻是分布在非洲東部和南部的黑背胡狼,又被動物學家成為「黑背豺」,它們要比其它品種的胡狼更加的兇狠。
胡狼作為肉食性動物,它們很多地方其餘是鬣狗相似,特別是食腐肉這一塊。因此,在自然界中,胡狼與禿鷲相愛相殺,比方說,如果一個地方出現了禿鷲,周圍就一定有胡狼的身影。因為禿鷲就是著名的食腐動物,雖然禿鷲的嘴巴很堅硬,但是它們卻並不能撕碎獸皮,這就導致它們無法吃到動物的肉。
這個時候就需要胡狼出場了,不過禿鷲卻非常的狡猾,等待胡狼扒開獸皮,它們就會憑藉著數量的優勢,將胡狼給擠走,因此它們之間就免不了一場惡鬥,當然,很多時候它們也會共同享用獵物。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再吹噓蜜獾的實力了,其實在蜜獾的高光背後,還有很多是我們不曾看到的,比方說之所以獅子不與蜜獾爭鬥,是因為獅子不是耐戰的動物,蜜獾的個頭很小、速度靈活,獅子很難捕捉到它們,而蜜獾又好像狗皮膏藥一般,只要纏上某個動物,就一定會拼個死活,因此,獅子才會為了避免被蜜獾糾纏,遠遠地發現蜜獾,就會躲掉,就是躲不掉,也會找個時機遠遠地跑開。
說白了,蜜獾在動物界就是一個愣頭青,自然界中動物的生存法則告訴我們,動物的外形與他們的戰鬥力基本是持平的,越是體積龐大的動物,就越是沒有天敵,比方說大象,而蜜獾,只不過是大家不愛與它糾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