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之父走了,留下最美的科學風景

2020-12-05 中國青年報

時至今日,張海燕仍難以接受南仁東離世的事實。她總以為還能再見到那個「似乎無所不知、愛抽菸、嘴硬心軟」的老爺子,還能聽到南仁東在隔壁辦公室喊自己的名字。但這一次,他真的「走」了。

  9月15日,南仁東的生命戛然而止,享年72歲。10天後,由他發起並領導完成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迎來落成啟用一周年的紀念日。人們為有「中國天眼」這一大國重器自豪之餘,更多了分遺憾——這個工程的最主要締造者,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切。

  人們或在報紙,或在網際網路上,用「中國天眼」之父、FAST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這樣的字眼來緬懷南仁東。而在他身邊的人眼中,他更是那個願意被叫做「老南」的科學家前輩。9月26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專門為老南舉行了先進事跡報告會,張海燕是他的學生,也是FAST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說起老南生前的故事,她幾度哽咽。

  FAST:最美麗的科學風景

  南仁東是FAST最早提出者之一。

  1993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與會科學家提出,要在全球電波環境惡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

  以時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為首的中國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在中國境內建造大型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而當時中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只有不到30米。

  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副臺長趙剛至今記得,從1994年起,當時年近50歲的南仁東開始主持國際大射電望遠鏡計劃的中國推進工作。這其中就包括他那個大膽的提議,即利用我國貴州省的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

  然而,工程的艱難程度遠超想像,這麼大的望遠鏡建設,涉及天文學、力學、機械工程、結構工程、電子學、測量與控制工程,甚至巖土工程等各個領域。趙剛給出了一組數據,2011年開工令下達,在5年半的工程建設過程中,先後有150多家國內企業相繼投入FAST建設。工程之複雜可見一斑。

  FAST口徑達500米,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8個「鳥巢」體育場。南仁東的想法是,要找一個天然的窪地,不用動用太多土方,且必須是一個遠離大城市、射電幹擾小的地方。

  從選址到2016年FAST正式建成,用了整整22年,其間,南仁東走過數十個窩凼。那時,周邊縣裡的人幾乎都認識南仁東——「一開始人們以為發現了礦,後來說發現『外星人』」。

  趙剛說,22年來,南仁東心中最大的夢想,就是把大窩凼變成一個現代機械美感與自然環境完美契合的工程奇蹟,這是他心中一道最美麗的科學風景。

  22年,8000多個殫精竭慮的日子。作為「造夢者」的南仁東,從北京到貴州,帶領科研工作者、普通工人、農民克服了不可想像的困難,實現了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新的跨越。

  趙剛援引媒體的一段評價說,他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

  「FAST就像他親手拉扯大的孩子」

  不少人用「20多年只做了這一件事」,來形容南仁東和FAST的關係。

  說起當年勘察臺址,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潘高峰談到了這樣一個畫面:那時候,南仁東常和年輕人一起,在沒有路的大山裡攀爬。

  在要爬最陡峭的一個山頂前,大家都勸南仁東在山下等著,看完結果向他匯報,他卻要和大伙兒一起上去,看看實際情況。潘高峰說:「南老師這麼大歲數還要親自上去踏勘,搞得幾個設計院的老總也不好意思,也紛紛跟著爬上去了,其中一個院長還穿著西裝、皮鞋。」

  那一年是2010年,南仁東65歲。他身穿工服、頭戴工帽,走過了貴州近百個窩凼。

  也是這一年,FAST遇到了一次近乎災難性的波折,即索網的疲勞問題。

  FAST工程調試組組長、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說,當時工作人員購買了十餘根鋼索結構,進行疲勞實驗,結果全部以失敗告終,沒有一例能滿足FAST的使用要求。南仁東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整個研製工作接近兩年,經歷近百次失敗,幾乎所有失敗案例南仁東都親自過目。最終,他還是帶著團隊研製出滿足FAST要求的鋼索結構,算是讓FAST渡過了難關。

  FAST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副總工李輝回憶,2014年,饋源支撐塔剛開始安裝,南仁東就立志要第一個爬上所有塔的塔頂。最終建成後,他的確一座一座親自爬了上去。

  後來,李輝想明白了:老人是在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慶祝他心中的裡程碑!

  「FAST就像是他親手拉扯大的孩子一樣,他看著它一步一步從設想到概念,從概念到方案,到藍圖,再到活生生的現實,他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擁抱望遠鏡!」李輝說。

  他的人生充滿了執著、義氣和隨性

  有人說,南仁東成就了FAST,而FAST也成就了南仁東。實際上,早在FAST之前,南仁東就已是著名的天文學家。

  南仁東1945年出生在遼源市龍山區,1963年,他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成績、「吉林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是當地10年間唯一考入清華大學的高材生。

  「文革」之後,南仁東來到北京天文臺讀天體物理的研究生。後來,南仁東到日本做客座教授,幫助日本空間甚長基線幹涉天文臺項目解決衛星-地面VLBI的成圖難題。2006年,他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射電天文分部選為主席。

  趙剛說,多年來,FAST的創新技術得到了各方認可,獲得了各種獎勵,然而,南仁東個人的榮譽屈指可數。但他身邊的人都頗為默契地認為,南仁東本人並不在意這些榮譽:老南是個人生層次更為豐富的人。

  姜鵬後來做了南仁東的助手,接觸深入了,經常能聽他講自己的故事:他上山下鄉如何度過艱苦而又快樂的10年,他如何回到北京天文臺,他又如何在荷蘭求學,在日本工作,又是怎樣回國的……

  「他的人生充滿了執著、義氣和隨性……我太喜歡了,是我多麼嚮往而又可遇不可求的,我甚至嫉妒他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姜鵬說。

  姜鵬說,老南身上有些品質是自己永遠也學不會的,比如憐憫之心:南仁東會以弱勢群體的角度審視這個世界,他資助過十餘個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至今仍有受資助的學生給他寫信。他在FAST的施工現場與工人打成一片,他記得許多工人的名字,知道他們幹哪個工種,甚至知道他們的收入。

  南仁東的學生、FAST工程接收機與終端系統高工甘恆謙說,南仁東愛煙如命,經常煙不離手。FAST團組裡幾個較活躍的學生,把這些編成段子。南仁東聽到了,不僅不生氣,後來他自己還把這些段子拿過來,添油加醋再渲染一番。

  當然,該嚴的時候,南仁東也不手軟。

  「批評,批評,好像一直是這樣。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麼還是批評呢,我甚至有些小情緒。」姜鵬說。

  然而,在別人嘴裡,姜鵬聽到南仁東對他的評價,卻一直是不錯的。

  5月15日,姜鵬給南仁東打電話匯報工作,姜鵬問他:「老爺子,聽說你要去美國(看病)?」

  姜鵬聽到電話那頭傳來南仁東低沉的聲音,「是的」。他們沉默了半刻,令姜鵬沒想到的是,這時南仁東突然問他:「你有時間回來嗎?」

  「這邊兒事太多了,我可能回不去。」姜鵬沒加思索,就這樣回復了南仁東。

  至今,姜鵬還在為自己的這個回答而自責。

  在FAST的團隊裡,不少人都有類似的遺憾。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FAST雖然已建成,但還未產出重大的科學成果。

  這也是南仁東的一個遺願,讓FAST這件科學利器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潘高峰希望,那一天,世界各國的同行都將把目光聚焦在這裡。潘高峰說到這裡,抬頭望向前方說,「南老師,這一天,不遠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首發
    本報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南仁東先生不懈奮鬥的一生。
  • 文化|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貴陽首發
    9月15日,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 「天眼之父」南仁東
    改革先鋒:「天眼之父」南仁東圖為無人機拍攝的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新華社記者 歐東衡/攝  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被譽為「天眼之父」。他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的順利落成發揮了關鍵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 貴州詩人南鷗新作《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致敬「天眼之...
    9月15日,在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祭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 據貴州作者南鷗先生介紹,本次分享會以紀念南仁東先生的書籍《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這部作品出版首發的形式
  • 《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築首發
    人民網貴陽9月16日電(王秀芳) 9月15日,圍繞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進事跡創作的傳記文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在貴陽舉行新書發布會。 據了解,《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省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南歐執筆,全書共分為10個章節,旨在通過人物傳記形式,真實展現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天眼」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先生窮盡22年的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成就獨一無二項目的先進事跡。
  •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他是中國天眼之父,拒絕了國外的高薪工作,卻讓中國領先了20年
    中國的科技騰飛,離不開這些大國工匠在國家背後的多年付出,而現在,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也是因為他們在背後的製造的大國利器在支撐著。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對於這位中國天眼之父,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南仁東畢生專注於天文領域,當時拒絕了外國300倍的工資,毅然回國發展天文學,後來在「FAST」項目中拼搏了半生。
  • 今日,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向天眼之父致敬!
    就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時候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可能至今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像這樣默默在為中國的大國利器付出的人有很多,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中國天眼之父,就果斷拒絕了外國人的300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中國天眼之父有多強?拒絕外國300倍的工資,讓中國先進了20年
    就如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研製核潛艇的時候為了保護國家機密,隱姓埋名了三十年,如果不是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欄目的介紹,可能至今還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位科學家的名字。像這樣默默在為中國的大國利器付出的人有很多,小編今天所要介紹的中國天眼之父,就果斷拒絕了外國人的300倍工資,而他的成就讓中國先進了20年。
  • 緬懷丨「天眼之父」南仁東
    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我輩楷模魂歸天際,縱在宇宙盡頭,也要繼續探索前進……  「沒有南仁東,就沒有中國天眼」  「天眼之父」南仁東 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
    貴陽網訊 9月15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海外歸國奉獻,建成我國最大望遠鏡!
    中國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有海軍上的遼寧號航母,空軍上的殲20五代機,還有中國「神器」天眼的研發建造。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與天眼建造有關的主要人物,號稱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有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中國的望遠鏡,但是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會改變這樣的想法。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海外歸國奉獻,建成我國最大望遠鏡
    中國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有海軍上的遼寧號航母,空軍上的殲20五代機,還有中國「神器」天眼的研發建造。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與天眼建造有關的主要人物,號稱中國天眼之父的南仁東,有人可能覺得這只是個普通的中國的望遠鏡,但是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會改變這樣的想法。
  • 「天眼之父」的故事:踏過平庸,仰望星空
    去年霸屏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其中發生了「UFO事件」的阿福村,憑藉與「中國天眼「僅15公裡距離的特點,打造了一款「天眼「酸湯魚火鍋,讓人忍俊不禁。搞笑背後其實是另一種致敬。「天眼」其實是一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偏遠地區的山窪裡,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精密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至今,「中國天眼」已發現上百顆脈衝星,對全人類的天文學事業起到了引領作用。
  • 新書發布 紀念「天眼之父」|南仁東|貴州省詩歌學會|貴州人民出版社
    本報訊 昨日,《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傳》新書首發式暨作品分享會在貴陽舉行。該書由貴州省詩歌學會會長、作家南鷗撰寫,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300倍高薪,用20年讓中國趕超西方
    「中國天眼」,簡稱FAST,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而中國天眼之父,中華民族的脊梁——南仁東,他嘔心瀝血為祖國奉獻22年,他將一生都給了祖國。為了祖國的建設,放棄了300倍高薪,用二十年時間使中國趕超西方國家,然而,死後卻無人問津,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南仁東央廣網北京11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我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近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模」的榮譽稱號。
  • 「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故事
    該書生動講述了「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的故事:從成長歲月到爭取大射電望遠鏡國際項目,從向中科院提出由我國自主建設該項目到將終身精力投入這一事業,直至「中國天眼」橫空出世,南仁東病逝於工作崗位。這位科學家的一生,由這本通俗生動的傳記娓娓道來。人物傳記,顧名思義,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領域進行系統描述和介紹,以達到對人物特徵和深層精神反映的文學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