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用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發展到了今天,現在的地球上,人類已經成為了生態圈中的霸主,人類社會獨立於大自然的生態圈之外,並且還在不斷的擠壓著其他生物的活動空間,對於大部分野生動物來說,要不適應在人類城市中生活,要不就遷移到人類稀少的地區,否則只能滅絕。
很多人開始認為,人類文明可能無法延續到走出地球的一天,或許就會因為資源耗盡和環境惡化滅絕。可是也有人認為,從最近人類數百年的科技發展速度來看,人類的科技發展必然越來越快,肯定可以離開地球,進入宇宙之中發展我們的文明,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文明呢?那些比人類早出現數億年的文明,會強大到什麼地步?
幻想是人類的本能之一,幸運的是,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可以實現一些原本只能在幻想中實現的事情,而關於宇宙中的其他文明,科學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幻想,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針對宇宙中可能出現的文明簡單劃分了等級,從人類現在的角度來看,宇宙中的文明可以大致分為4個等級。
5000年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71世紀的人類又會多麼發達?我們很難想像未來的人類可以研究出怎樣的科技,但是我們可以從能源和居住區域來判斷,未來文明可能達到的等級,首先可以根據活動區域分為三級。
目前的人類,還無法被稱為行星文明,因為就算是最簡單的一級文明,也需要完全掌控整個行星,可以隨意改變星球上的地貌和氣候,並且可以開採使用整個星球上的能源,但是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地球上有很多沒有被探索的區域,甚至人類無法確認地球上有多少能源儲備,每年都有新的油田被發現,因此目前的人類文明只能算0.7級。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著名的科學家弗裡曼·戴森提出了「戴森球」的相關概念,一個圍繞恆星建造的設施,可以把恆星作為一個取之不盡的能量源,長時間的獲取穩定的清潔能源,也有人認為,建造戴森球是二級文明的象徵,很多科幻小說中,都把戴森球作為了靈感使用。
可是現實中,建造一個戴森球其實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與其建造一個更大的球形籠罩恆星,不如建造一個個「戴森點」,來吸取恆星釋放出來的能量,其次對於二級文明來說,具備一定的行星旅行能力,可以探索整個星系中的其他行星,掌控整個星系的資源。
可是炙熱如恆星,也只是巨大宇宙結構中的組成部分,在銀河系中存在至少2.5×10^11±1.5×10^11顆恆星,數以千億的恆星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銀河系,而銀河系也只是超星系團中的一小部分,即使是三級文明,也無法探索整個宇宙。可以威脅三級文明的或許只有宇宙大爆炸或者星系膨脹
但是在三級文明之上,或許還存在更高級的文明對於一個可以利用整個銀河系資源的文明來說,困擾它們的已經不再是距離,只會是「能源」,即使是核聚變和反物質,也無法支撐光速或者超光速所需的能量消耗,因此三級文明面對幾乎無限大的宇宙,也只能探索有限的範圍。
在三級文明以上的四級文明,應該可以利用「暗能量」和「暗物質」作為能源,這樣的文明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無法想像的,因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佔據了可見宇宙總質量的百分之90以上,可以利用暗物質和暗能量作為能源的文明,它們的科技已經讓人無法想像,或許已經可以探索其他平行宇宙和更高的維度。
人類在未來是否可以成為這樣的文明?我們沒有答案,甚至我們還在擔心,人類會因為環境的變化遭遇危機,從科學家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來,對於一個文明來說,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時間」和「能源」,能源是文明發展的動力,但是如果沒有時間來發展,任何文明也無法崛起。
或許在5000年後,人類已經在銀河系中的大部分行星上建立了殖民地,又或者人類消失在了宇宙漫長的歷史中,你認為人類在未來可以成為幾級文明?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