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很多魚友都在問關於蝴蝶錦鯉的飼養方法以及選購要點,首先來講,養魚老道也不是專業飼養蝴蝶鯉的,再說了,我們這裡也是看不到正宗的蝴蝶鯉,關於其和龍鳳錦鯉的兩次基因突變和改良,網上的資料多的是,我就不必再去囉嗦它們的起源了。
目前蝴蝶鯉的價格也是參差不齊,就在昨天我還看到一位魚友在網上發的視頻,可以說不但是疑似蝴蝶鯉,更傾向於疑似龍鳳錦鯉,而售賣的價格卻在每條100元,嚇死寶寶了,這也有人敢買?
蝴蝶鯉好品相的,市面上基本不見,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魚友來說,之所以會喜歡蝴蝶鯉,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個是通體的象牙白,無論是體表還是各個魚鰭,這是蝴蝶鯉區別於龍鳳錦鯉的第一個特徵,當然了現在也會出現一些其他顏色的蝴蝶鯉,那也是疑似得較多,不過大部分魚友還是鍾情於純白色的。
而龍鳳錦鯉的魚鰭,比如背鰭,腹鰭、尾鰭大部分都是純透明的,當然了也會有一些之間的雜交品種,這個就要看我們自己的判斷了。
第二個特點就是蝴蝶鯉的魚鰭顯得更為寬大,龍鳳錦鯉看起來則是另外的一種類似於身形拉長的感覺,而蝴蝶鯉的魚鰭顯現得更為寬大和飄逸,很多魚友看重的就是這種飄逸的感覺。
第三個特點就是身形和嘴型,好的蝴蝶鯉永遠是短身的為佳,這個短身問題,我們看看鎏金金魚就知道了,一比較立刻見分曉,我就不信我們連個短身和長身真的就分不出來?再者我們也可以看上圖,蝴蝶鯉的嘴巴向下較重,頭型較寬。
也正因為它們的短身形象,也更有利於在水族箱中飼養,而且蝴蝶鯉確實比較親人,可以和主人很好的互動的,龍鳳當然也可以,但是身形過長,體型過大,更容易把魚缸攪得烏煙瘴氣,有時候還會長期趴在魚缸底部不動。
所以說,我們在魚店裡或者網上看到的大多數蝴蝶鯉,都是差強人意的品相,好的蝴蝶鯉它也不可能百八十塊錢就能買得到,這個東西重在自我欣賞,沒有必要去購買那麼高檔的。
蝴蝶鯉也是錦鯉的一種,只是身形和體色有所變異
我們在上文中也說了,這些錦鯉經歷過一兩次的變異,然後就成了現在的這個德行,但是無論如何改變,正如金魚一樣,金魚還是具備鯽魚的一些基本特性,蝴蝶鯉也是一樣,具備錦鯉的特性,只不過由於近年來它們身價的抬高,而使得它們的飼養水溫和水質也在逐步的抬高。
在選購上我就不多說了,通體象牙白、身形較短寬、魚鰭無破損、尾鰭無撕裂、無痘瘡、紅血絲、膽大者為佳,我們最好能夠讓魚店老闆當場投餵一下看看,以斷定它們的膽量和索食慾望,無精打採的一概不要,回家就趴缸。
說起錦鯉的飼養,我們不得不說到困水,蝴蝶鯉入缸並不喜歡新水,如果我們對於新水無定義,很簡單,困水三天、過濾開啟一周再去買魚,否則就不要購買,這是能夠保證住蝴蝶鯉入缸不會發生什麼趴缸或者紅血絲等症狀的唯一前提,再就是過溫過水了,我就不多說了。
如何入缸,需要什麼水質和水溫?
飼養蝴蝶鯉,我們最好是單品種單缸飼養,魚缸裡不要有任何的障礙物,可以使用到藍色的背景,燈光不要過強,一定要加蓋,這些都是最起碼的保證。
購買蝴蝶鯉的原水一定要倒掉,以防帶入病菌,如果我們對於自己選魚的能力不放心,單缸飼養也沒有必要立刻檢疫,如果真的是混養的,又沒有隔離缸的話,可以使用鹽水浸泡幾分鐘,或者整缸下鹽千分之三都是可以的,但是我強烈建議單缸飼養,因為它們魚鰭寬大,可能會受到正常體型錦鯉的攻擊,即使是虎皮魚也會去啃上兩口,換而言之,就是不要和熱帶小型觀賞魚混養,再說了蝴蝶鯉也是吃小魚的。
至於說蝴蝶鯉需要的水質問題,使用中性水和弱鹼性水都可以,這個對於蝴蝶鯉並沒有太多挑剔。
水溫上還是比魚店的水溫高出來兩度為好,我飼養的蝴蝶鯉,在魚店裡也就是20度上下,我現在飼養了半個月,水溫控制在17度左右,有點低了,不過狀態還不錯。
飼養密度和投餵量如何把握?
我是因為過濾系統薄弱,所以在80釐米的魚缸裡,只能飼養6條15釐米的蝴蝶鯉,如果我們想要水質保持完好,可以加大過濾,滴流和底濾都是可以的,沒有任何的問題。
關鍵的問題在於蝴蝶鯉的入缸狀態,只要它們無病無災,魚缸水困到位、養到位,下到魚缸裡水質也不會渾濁的,即使少有渾濁,只能證明飼養密度稍大,我們不必驚動,靜置幾天即可。
三天不餵之後,我們需要在第四天緩慢開始投喂,每次以三分鐘之內吃完為宜,普通略高檔點的金魚飼料、錦鯉飼料皆可,不要投餵增色飼料。
然後我們再根據它們的攝食慾望和狀態去逐漸的加量,這裡面還牽扯到一個水溫的問題,最好還是在25度左右的水溫飼養為好,在這個水溫下,蝴蝶鯉的生長比較旺盛,也不必選擇什麼高檔飼料,偶爾配合黃粉蟲或者自製的魚蝦肉投餵都是可以的。
只是在整體的投餵上還是要以魚飼料為主,如果是水溫過低,在15度上下,就完全以魚飼料為主,基本上也不必加量,低於十度以下,一天只投餵一次,再低就不必餵了,我目前還是一天兩到三次。
總體來說,蝴蝶鯉並不是什麼難以飼養的品種,關鍵問題就是一定要保持住魚缸的水質,可以每十天或者一周換水四分之一,最好是提前困水三天為好,至於養熟了之後,或者是沒有困水條件的,那就自己看著辦吧。
再一個就是根據魚兒的生長速度予以更換魚缸,既不能太擠,也不要飼養密度過低,在能夠保持魚缸水質清澈見底的前提下,可以少量供氧。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