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張凌霄 李孟林 每經編輯:高涵
2月24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世衛組織和中國聯合專家組近期在武漢等地考察的結果。此次進行匯報的嘉賓是兩位聯合專家組組長——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博士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發布會上,布魯斯·艾爾沃德肯定了中國對新冠病毒肺炎所採取的措施有效性,他指出中國所採取的策略改變了新增確診病例快速攀升的曲線,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最簡單、直接的就是數據。
「兩周前我剛到中國的時候,每一天新報告的確診病例大概都是兩千多。當聯合考察團結束考察任務的時候,昨天報告的確診病例是416例,兩周之內就下降了80%。」
布魯斯·艾爾沃德現場展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曲線圖,他表示:「這樣的數據下降是切實的。數據在不斷地變化,做統計也面臨挑戰,考察組是通過不同信息的來源,來確定這樣的下降是真真切切的。」
同時,他指出,在下一步的防疫工作中,最大的風險是因為感染數量的下降而沾沾自喜。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仍然具有普遍易感性,感染數量有反彈的風險。所以增加醫院床位數,購進呼吸機,進行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這些工作必須繼續進行。
在談到中國所採取的具體措施時,梁萬年認為目前為止中國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上取得的最大成績,是用非藥物幹預措施,即隔離、醫學觀察、減少接觸,以及自身保護等方式,改變了疾病的流行過程。聯合專家組的報告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推薦各國儘快運用這些非藥物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