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漫畫角色的動作設計是指對動畫中的角色的運動狀態進行設計,它包含角色的性格定位、動作特徵定位等。動作設計必須根據不同角色的運動過程,進行最具特徵的格式設定,以使每一角色的性格得以充分與臺理的體現。動作設計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常規運動狀態
以人物為例,一般正常的行走動作,可稱為常規動作。其他形狀、體量的生命體或非生命體其正常移動的動作都屬此範疇。
2.特殊運動狀態
一個角色或一件物體被外力推動或快速奔跑、移動時,並不一定是常規動作的簡單加速,而需要以非常形態的動作設計來表現,如角色在高速運動中形狀發生變化(拉長或縮短),用旋轉或拉長的速度線表現,特殊的表情也可以用瞬間誇張的形態來強化動作的表現力與視覺效果。
3.常規表情動作
在動畫中為了強調角色表情,要加以動作的配合,使表情與動作融為一體。在常規表情的表現中,動作一般不很大,但所使用的動作「詞彙」應帶有普遍性,觀眾通過其動作,體驗到角色所要表達的意思,不至產生誤解。
4.特殊表情動作
動畫角色在表現一些極端化的表情時,用較誇張的動作加以強化,傳達特殊的情感「信息」,如大喜、大悲等。俗語中「大驚失色」、「得意忘形」,其「失色」與「忘形」都是指改變了常態的動作。調動角色的所有形象元素,發揮出肢體語言的作用,服務於表情這一主旨,會使人過目不忘。
5.性格化動作
性格化是每一個動畫角色的生命,性格化動作設計是角色內在性格外化的關鍵,這種外化必須比較明顯地讓觀眾感覺到。除了設計角色運動時的動作,一些起幅與落幅動作、習慣動作、定格式的「亮相」都能反映角色性格。這為角色設計幾組不同視角的習慣性動作,並在不同的場合治當並反覆運用,對表現角色的性格會起到注釋與符號的作用,如一休每當思考時都用雙手的食指在頭頂上轉動的動作就是富有性格化的動作。
6.動作設計與運動規律
當一切生命體運動時或非生命體由於外力作用產生移動時,就會由於其結構不同、質量不同、形態不同等而形成不同的運動規律。動作設計應以各自的運動規律為基礎進行不同程度的誇張和變化,以適應一般的視覺經驗及自然規律,避免觀者對設計的動作做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充分了解、仔細觀察生活和大自然,是動作設計的重要源泉,動畫片中許多獨具特點和風格的角色動作設計都是生活積累的結果。任何程式化、模式化的動作設計,既不能表現出角色的特有個性,更無生命力可言。
下節我們介紹主要的卡通漫畫角色動作設計的風格類型。
更多精彩 請返回 網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