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非洲人不種地,野外這一種樹,擱誰都不想種地

2020-12-10 贊廚藝

截至2020年底,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有1.35億多人目前處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50%以上位於非洲,光是南非的16個國家中,就有4500萬人口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威脅。《全球糧食危機報告》

前言

在中國自古以來勤勞就是美德,在中國人看來,只要足夠勤勞,憑自己的雙手就能夠創造出美好的生活,事實上也證明了這種想法是正確的。

▲非洲地圖

反觀非洲就不一樣了,很多人說起非洲,就覺得那個地方太過於乾旱,應該不適合種植農作物,所以非洲才會長期處於飢餓的狀態,實際上根本不是人們所想的這個樣子。專家表示實際上非洲的土地十分的肥沃,特別適合種植農作物,大地上長出的東西非常棒。

▲非洲取水的婦女

01這裡的物產比想像的還豐富

因為擁有非常龐大的熱帶雨林,這裡因為土地肥沃,所有的植物都屬於野蠻生長的狀態,因此說非洲的土地肥沃並不為過。但是如果反觀糧食作物在非洲的土地上種植的話,它就非常的難以生長,因為非洲這邊氣候比較乾旱,雨水又少,再加上風沙很多,因此即使種地了也會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

▲非洲飢餓的孩子

即便是種植糧食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適合非洲種植的糧食種類也有很多,比如馬鈴薯,還有玉米這樣的作物就很適合在非洲種植,除此之外還有像香蕉,腰果,棕櫚樹這樣的經濟作物在非洲也是非常多見的。

▲非洲乾涸的土地

02隨處可見可以果腹的食物

除了這些以外,在非洲的大地上還會生長出一些果實非常鮮美的植物,有一種植物它的果實掛在樹上,就跟熟食店裡面賣的香腸一樣,因此得名。

▲非洲的香腸樹

因為果實中的澱粉含量很高,吃起來因為唾液澱粉酶的作用會有甜味,除了可以食用以外,還可以用來做成酒。就是因為非洲到處可以見到這樣的樹,因此人們才不去種地,就是因為隨便找一些果實就可以果腹,根本就不需要辛苦的勞作。

▲非洲的麵包樹

還有一種麵包樹,我們就比較熟悉了,這種這種樹結出的果實形狀和蛋糕房裡的麵包比較相似,都是圓錐形的。而且和香腸樹一樣,這種果實的澱粉含量非常高,通過烤制之後就會散發出和麵包一樣的香味,因此他的名字叫做麵包樹。

▲非洲的麵包樹果實

麵包樹的果實在烤過之後口感會變得十分鬆軟,味道也和麵包差不多,由此看來非洲人想吃到好吃的東西,比其他地方要方便很多。

03非洲擁有巨大的自然寶庫

就拿麵包數舉例,它除了可以食用以外,它的產量還非常的高。一顆麵包樹一年可以結200多顆果實,在非洲這樣的麵包樹隨處可見,吃不完的麵包樹的果實還可以用作建築材料。

▲非洲的猴麵包樹

有的地方的人會選用麵包樹做交通工具可以做成小船,還可以用它建房子,而且建造的房子非常的結實,住上50年都沒有問題,麵包樹的樹皮還可以被做成繩子供給別人購買,總之麵包樹不僅可以為非洲人民提供食物還可以是他們的經濟來源。

▲非洲當地人

綜述:

就是因為非洲擁有著這樣的優秀的自然資源,才導致了非洲人不喜歡種地,豐富的資源慣出了懶惰。和其他地區的人相比,非洲確實擁有著無窮的自然資源,可以使得非洲人民能夠有飯吃。但是隨著非洲人口的不斷增加,這種自然資源也顯得供不應求了,因此非洲才出現了飢餓的問題。

然而自然資源從來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非洲應該想想以後應該怎樣發展自己的農業,而不是一味的這樣等著自然給予的恩賜。

【參考資料】《世界現代化歷程:非洲卷》、《穿越非洲兩百年》【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非洲人很少種地,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本地人:外面到處是吃的
    事實上,這一地區資源豐富,非洲60%以上都是高原,而且還有著各自地型,沙漠資源和雨林資源都非常多,而且其還靠海,靠海的地區還都是草原和平原,而且非洲還盛產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金子、鑽石資源。按道理來說,這樣一塊富饒的土地不應該貧窮落後,但是事實卻適得其反。真正的非洲經濟就是這樣落後、貧窮!
  • 非洲人為何大多不會種地?當地人:老天爺賞飯吃,無需種地
    任何一個國家在發展的時候,都會經過各個階段,其中,農耕階段肯定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畢竟大家需要先吃飽才能有力氣發展,我國傳承了五千年的時間,知道今天為止,農耕都沒有停下來,農民每天的工作就是種地,就是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照顧好!
  • 看到非洲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才知道非洲人為啥不種地,是我也不種
    說起非洲,相信大家的印象都不會很好,不是是落後就是貧困,因為在網上看過太多的非洲當地的照片,骨瘦嶙峋的小孩、廣袤的沙漠、原始的部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正常認知。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一個疑問,就是非洲土地這麼廣,除卻沙漠以外,還有很多適合種植的肥沃土地,為啥非洲人就是不種地呢?
  • 非洲人為何這麼懶?餓死也不種地渴死也不挖井,總算找到原因了
    現在我們的生活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以前那個年代,吃穿不暖,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每個人都聽過老一代的人說過。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我們的國家,我國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了,但各個國家的一些小角落裡仍然有相當落後的山村。儘管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這也取決於每個人的選擇。
  • 非洲人為啥不喜歡種地?專家:看看當地長的樹,換成你也一樣
    而對於熱愛五湖四海美食的現代「老饕」而言,對這一點應當是深有體會。 在很多自然科學的節目中,非洲大陸都是一個表現重點。優秀的紀錄片將這片大陸上的生命和自然環境拍攝得動人心弦。在非洲壯麗廣闊的大草原上,各種植物和動物野蠻生長。令人嘆為觀止的動物大遷徙,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生命在這片大地上蓬勃茂盛。其中也衍生了許多天然的美食。
  • 非洲一種「特別」的樹,一棵樹能養活一家人,難怪非洲人不種地
    出了中國以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也有著這個問題,就拿非洲來說,因為天氣炎熱以及土地的稀少,非洲人幾乎不能種地,那麼他們是怎麼生存的呢?一、吃對於人類的意義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離不開吃飯這件事情的,就算中國人吃的是小麥或者大米飯,而西方人則是牛排漢堡,但總歸是離不開吃這件事情。
  • 非洲人為何不種地?看看大自然給他們饋贈了什麼?
    餅裡夾雜著大量的細沙、顆粒物和雜質,光是看著就難以下咽,但對於非洲人來說,這卻是不可多得的營養品。為了改善口感,非洲人會在土餅中加青菜、土豆、芝麻等其他食材,再將餅曬乾,方可食用。  這不禁令人疑問,難道非洲真的窮得連飯都吃不飽,只能淪落到吃土的地步嗎?此外,非洲人和我國居民在對待農業上有許多不同的想法,非洲人不喜歡也不願意種地,這是為什麼呢?
  • 非洲人為什麼打死不種地?哈扎族人:不缺吃的
    古老的中國,一個命運起伏的國家,經過千年的歷史,現在已經康生繁榮,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人民的水平也進入了小康水平,日子過得都很豐盛,儘管如此,人民還是種田耕地,努力奮鬥。而在非洲和中國差距很大,非洲的生活非常艱辛,日子貧窮,地域炎熱,土地肥沃,很適合種植農作物,非洲人卻不種地,每天寧願幹其他任何事都不願意農作。
  • 怪不得非洲人不種地,看到當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是我也不種
    另外非洲也有許多經濟作物,棉花、劍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菸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的產量都很高。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讓非洲變得富強起來,所以許多非洲人不會花大心思去種地,就像我國農民一樣,春種秋收,這也是他們經常會挨餓的原因。
  • 非洲人為啥不種地?主要是有這兩種植物,換你可能也會變懶
    對於非洲這個國家,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的貧窮,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是非常落後的,而且在當地有很多的貧民窟,在非洲的生活都非常的原始,而且在當地非常流行這樣的一句話,餓死不種地,渴死不挖井,由此可見,非洲人真的是非常的懶但是他們卻從來都不用為吃喝而發愁,想必有很多的小夥伴們也都非常的好奇吧,如果等你到了非洲之後,看到這倆神奇的植物,你也不想付出勞動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非洲人為何拒絕種地?樹上長滿「香腸」和「麵包」,網友:難怪
    據相關數據顯示,17%的非洲人經常填不飽肚子,12的非洲人難以喝到乾淨的水,20%的非洲人享受不到足夠的醫療服務,由此可見,非洲雖然落後,但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不堪,了解過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非洲曾經也有過偉大的文明,比如幾百年前的馬裡帝國,它幅員遼闊、富庶且繁榮,就連阿拉伯人也曾和這個國家有著密切來往。
  • 難怪非洲人不種地,我不種本地的「麵包樹和香腸樹」
    然而非洲人並沒有很好地利用他,他們一般不願意耕種土地,一些中國人認為這是非洲人的懶惰造成的,其實,這也是一個方面。事實上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原因,那就是,即使他們不種地,他們仍然有食物吃,他們不擔心他們不吃什麼。
  •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看後大吃一驚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可以明確的是,我國不可能全靠糧食進口來保障十幾億國人的吃飯問題,因為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穩定。雖然糧食全部依賴進口的可能性為零,但我們應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全力做好糧食安全工作,以防患於未然。當然了,就當前農村農民的種地熱情,以及這幾年主要糧食進口所佔比例來看,不由得讓我們有些擔憂。
  • 羅晉說「都當網紅誰還種地」,這話到底什麼意思?丁真最有發言權
    羅晉說「都當網紅誰還種地」,這話到底什麼意思?丁真最有發言權如今的這個時代,除了演員明星愛豆的火熱,「網紅」也越來受到大眾的追捧和支持,比如大家熟知的「李子柒」「溫雅」等等。而小編也注意到,最近實力派演員羅晉因為熱搜「都當網紅誰還去種地」引發大家的熱議。
  • 為什麼非洲人吃不上飯都不種地,因為懶?看地上長得是什麼就懂了
    事實上的非洲也確實是非常貧窮的,很多人連溫飽都是很難解決的,再加上處於赤道位置,常年的炎熱使他們的生存環境並不舒適,炎熱缺水也讓他們很難種植農作物,因此他們才會吃不飽穿不暖,說起來還是十分可憐的。非洲其實擁有著非常大的陸地面積,而且人口也非常少,按道理來講,他們不存在著很大的競爭力,應該不會那麼貧窮才是。但是,為什麼非洲就是富不起來呢?
  • 《星露谷物語》姜島種地新增特徵介紹 姜島種地新增特徵是什麼
    導 讀 星露谷物語姜島種地新增特徵分享 星露谷物語在近日更新了姜島這個新區域,並且在姜島上種地也有了一些新增特徵,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特徵吧。
  • 離土離鄉後,誰來種地、地怎麼種?
    原標題:離土離鄉後,誰來種地、地怎麼種?  當億萬農民離土離鄉進城務工後,誰來種地?傳統小農戶獨木難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應運而生,他們被稱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不僅事關農業的命脈,也關係城裡人的飯碗。昨日,省人大常委會就此對省政府12廳局進行專題詢問。
  • 在種地的空隙裡鑽研學問
    這人叫陶宗儀(元末明初文學家),他當初曾去應考進士,落選了,就隱居在這松江地面,一面種地,一面鑽研學問。休息的時刻,他總是抓緊時間思索、回味讀過的書中的意思。每有所得,就記下來。買不起紙,便寫在老樹葉上。有人說:「宗儀,種地空隙這點兒時間管什麼用呢?還不如痛痛快快體息算了。」「積少便成多啊!」陶宗儀回答著。
  • 國家宣布:2020年起新增2項補貼,不種地也能拿!
    從2017年開始我國就在調整農村土地補貼問題,記得以前就算你不種地也可以領取補貼,但近兩年農村土地補貼有一些變化,在小編家鄉實施的是誰種地誰就可以領取補貼機制。
  • 黑人不願意種地,是懶惰還是另有隱情?或許與自然資源有一定關係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從距今7000、8000千年前就開始農耕生活了。那個時候自然資源匱乏,為了種族的繁衍生息,不得已從採集漁獵轉型到種植和畜牧。這是一次偉大的躍進,掌握了生命重要的能量來源,中華民族日益壯大,才能創造出璀璨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