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美國、巴西、印度等國家,由於防控存在漏洞,災情仍然嚴重。部分國家,比如德國,日本,疫情也出現了持續反彈、蔓延。
鑑於各國疫情的發展狀況,法國、俄羅斯、瑞典、比利時等中國各駐外使館也紛紛更新了回國航班的登機要求,旨在加強對境外輸入疫情的管控。
在所有的新要求中,有一條具有共同性,即明確要求乘客憑核酸檢測報告登機,不接受抗體檢測的結果。
對此,有些朋友可能會感覺很奇怪。
如果說體內已經檢測出抗體,不是說明此人已經很安全了嗎,為什麼不讓上飛機?
需要說明一下,此抗體檢測並非單純指新冠病人康復後所攜帶的那種抗體。
抗體檢測,通常是抽血化驗,檢測血清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的抗體。
人體感染新冠之後,體內會產生兩種抗體。
一種是IgM,出現在新冠發病後的5-7天。
血清中的這種抗體形成後,維持時間很短,很快會消失。
另外一種稱為IgG抗體,大約在10-15天後產生,這種抗體產生晚,維持時間長。
通過檢測這兩種抗體是否存在血液中,可以判斷受檢者是否感染。
1、我們從抗體產生的時間也可以看到,抗體檢測都有個時間窗口期,不太適合用來判斷早期感染者。如果時間太早,體內還不會生成抗體,從而導致誤判。
2、如果體內含有類風溼因子等幹擾因素,可能會讓抗體檢測的結果出現假陽性的結果。
3、檢測試劑盒的靈敏度不夠,也可能會出現假陰性,即檢測不到抗體的情況。
因為以上幾個原因,儘管抗體檢測採樣便捷,檢測速度快。目前也只能是作為一種輔助診斷的手段,無法單獨用於篩查新冠。
而核酸檢測則可以儘早發現感染者,靈敏度相對較高,是目前公認的,可以獨立用於篩查新冠感染者的方法。
核酸檢測通常是在受檢者的鼻腔或者咽部採集樣本,然後用基因比對的方式,去確定樣本中是否存在新冠特有的基因信息,從而判斷是否感染。
基於上述原因,各大使館都對檢測憑據進行了嚴格要求。即不允許用抗體檢測替代核酸檢測。
過去有些乘客為了趕時間,採用檢測速度比較快的抗體檢測作為登機憑據,現在可能就不行了。
不過,有一個航空公司比較例外。
最近,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發布了一則緊急公告,從德黑蘭、杜拜出發,前往中國的乘坐伊朗馬漢航空航班乘客,除了需要做核酸檢測之外,還需要出具抗體檢測的報告。
為什麼需要如此?
據報導,最近一段時間,各航空公司來華航班上,無症狀感染者開始增多,尤其是杜拜-中國的航線比較多。
按照馬漢航空公司通告的內容推測,這些乘客在登機前,應該是有做過核酸檢測。
但是,眾所周知,核酸檢測也存在一定的假陰性比例。
其準確度,與採樣的技術,樣本保存方法、以及所採用的不同廠家試劑都有關係。
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漏檢的概率升高。
因此,一些航班也有指定專門的核酸檢測機構,其目的就是儘可能採用專業的技術進行檢測,確保較高的準確度。
有些國家可能因為自身的條件限制,未必能確保核酸檢測幾個環節不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增加抗體檢測進行輔助判斷。
如前面所說,抗體檢測雖然存在一些缺陷,無法單獨用於篩查新冠,但如果與核酸檢測配套使用,無疑可以大大增加新冠的篩查準確率。
總之,疫情之下,加強檢測也是為了儘量阻斷疫情傳播,降低境外輸入的風險。其實,只要提前做好準備,備好課,整個過程還是會比較順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