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家媒體報導了磁懸浮列車在中國的發展進程,充分肯定了中國磁懸浮的研發進展。從上海浦東機場前往市內,最快速的交通工具應該是磁懸浮列車。從機場到龍陽路約30公裡的路程,乘車時間只有7、8分鐘。這條磁懸浮專線是德國蒂森-克虜伯以及西門子開發的技術。但這項技術在德國於2011年已被徹底叫停,那一年,德國政府停止對磁懸浮技術的科研和開發的資助。
2003年,中國引進德國的技術,建造國內第一條上海磁懸浮,如今有人說虧損幾十億,就是個雞肋,票價50塊,如果坐地鐵會慢30分鐘,而票價只要6塊錢,你們怎麼看?
這條從浦東國際機場到龍陽路的TR-08常導磁懸浮列車,總投資約89億,31公裡左右,最高運營速度為430Km/h。
其實當時中國引進上海這條線分析了下,主要有兩層意思。
第一,對京滬高鐵到底是否採用磁懸浮技術的論證,經過幾年商業運行和技術論證,磁懸浮以目前的技術在造價、速度和組網上沒有任何優勢,因而才有了之後飛速發展的中國高鐵時代。
第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更高速的磁懸浮技術,填補高鐵和飛機運行速度之間的空白。目前城際高鐵速度最快486公裡每小時,飛機是800公裡每小時,而磁懸浮的最快速度是600公裡每小時,剛好在兩者之間。
時至今日,回首當時高層的決策,絕對是非常英明的,因為這兩點都成功了。而最近由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懸浮列車,以600Km/h的速度試跑成功。這條消息就是對第二點的響亮回應。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馬上會迎來高速磁懸浮時代,北京到上海高鐵5小時的行程可以壓縮到3個小時左右。中國的磁懸浮技術源於德國,卻超越了德國,堪比日本,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日本,只能說厲害了我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