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家披露中國空天飛機首飛時間 採用一級背二級
亟待攻克的運載火箭及其發動機核心技術
葛明龍葛佳
前言
我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即將立項的消息一經傳出,關心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航天迷們充滿期待。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建造的獵鷹重型火箭成功首飛後,大家又把讚賞的目光投向這家新興的民營航天企業。中美兩國的運載火箭發展格局究竟怎樣?運載火箭及其發動機的核心技術是什麼?我國該如何走一條自己的運載火箭發展之路?筆者以航天技術人員的視角,試圖找到答案,以饗讀者。
作為第一代航天人的第一作者,先行研究提出了無毒雙組元推進劑系列火箭推力室、三組元推進劑推力室、切換燃料推力室、空天發動機等發明。第二作者是正參與研製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新一輩航天人。我們發表自己的看法主要是為了能"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利於攻克運載火箭及其發動機核心技術。
1.中美兩國的運載火箭發展格局
1.1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月用土星-5運載火箭
早在1969年,美國宇航局NASA研製的土星-5運載火箭把阿波羅11號飛船送往月球軌道,實現載人登月。
直徑10米和長度42米的一級火箭用五臺單機推力680噸的F-1液氧煤油發動機推進。直徑10米和長度25米的二級火箭用五臺單機推力89噸的J-2液氧液氫發動機推進。直徑6.6米和長度18.8米的三級火箭用一臺J-2液氧液氫主發動機推進。火箭總長度110.6米,起飛質量3038.5噸,月球軌道載荷45噸,近地軌道載荷118噸。F-1的燃燒室壓力為較低的6MPa,J-2的室壓也較低,都採用簡單的氣體發生器循環系統。用可靠的隔板抑制??穩定燃燒,技術難度較小。F-1的海平面比衝263秒,J-2的真空比衝421秒。
美國土星-5運載火箭
從甘迺迪總統1960年決策,到1969年實現首次載人登月,僅僅用了9年時間。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高速度反映出美國航天的高效率和高水平。阿波羅飛船載人飛行11次。共將24名太空人送往繞月飛行軌道並安全返回,其中登月共12人。這種讓人信服的成就體現了美國航天的高可靠性。整個載人登月工程僅耗費了當時的257億美元,說明美國航天注重經濟性。
美國人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實現人類首次登月
1.2 美國宇航局的載人登火星用SLS Block2運載火箭
NASA設計的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SLS)Block2運載火箭是用單機推力1542噸的兩個巨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也在考慮改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芯級火箭則用四個單機推力226.8噸的RS-25高壓補燃液氧液氫發動機推進,真空比衝452秒。這兩種發動機是發射太空梭用發動機的改型,技術繼承性好。二級用一臺133噸推力的J-2X液氧液氫主發動機,真空比衝448秒。芯級火箭直徑8.4米,運載火箭總長度122米,起飛質量2951噸,近地軌道載荷130噸。該火箭計劃於2024年首飛,進行不載人登火星飛行若干年,然後再進行載人登火星飛行。
美國SLS Block系列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