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推出的《榜樣3》專題節目,感人至深。科技日報社各黨支部以「自主觀看+集中交流」的方式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進行了學習觀看。在支部學習討論會上,信仰、擔當、榜樣、忠誠……成為大家提到最多的熱詞。報社編委會領導也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了支部學習交流。
一、初心源於信仰。入黨是人生信仰的選擇,從8名共產黨員重讀入黨志願書、講述自己為什麼入黨的心路歷程可以看到,儘管他們入黨時的境遇各異、條件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對黨忠誠的堅定信仰。國測一大隊一代代測繪隊員走大漠高原、登世界峰極,在獻青春、灑熱血中愛國報國、勇攀高峰。他們的感人事跡表明,正是有了一種信仰的力量,做黨的人、聽黨的話、跟黨走成為一種自覺的追求,一面鮮紅的黨旗激勵和召喚著無數人與黨生死相隨。新時代學習榜樣,就要像他們那樣把堅定信仰融入到幹事創業的各環節、貫穿到人生歷程的全過程,始終不渝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進取精神,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奮鬥一輩子,始終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
二、用忠誠書寫信仰。一個人有信仰,生活才有力量。無論是耄耋之年的翻譯家、默默行醫無私奉獻的鄉村醫生,還是帶領集體致富的村支部書記、勇於挑戰科研空白的科研工作者,他們都在堅持黨的理想信念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他們用畢生精力踐行自己堅守的理想信念,比任何大道理更容易感染人、激勵人。他們用忠誠書寫著自己的信仰。永遠對黨忠誠。
三、牢記宗旨,心繫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不計個人得失、堅持十八年默默守護著鄉親們健康平安的賀星龍,真心實意為群眾幹實事做好事、讓後進村變成示範村的李元敏,放棄自己辦的企業、帶領村民建設美麗鄉村、把綠水青山建成金山銀山的朱仁斌,這些優秀共產黨員,舍小家為大家,舍小利為大義,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質樸情懷。他們把職責當作服務人民的平臺,把崗位當作服務群眾的舞臺,心中有群眾、冷暖想群眾、安危系群眾,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
新時代學習榜樣,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牢記宗旨,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一心一意為群眾,時刻不忘民為本,想群眾之所想、思群眾之所思、急群眾之所急、為群眾之所為,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好事和實事,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廣大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四、用實幹書寫擔當。一直從事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翻譯工作,為傳播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的90歲老人宋書聲,默默無聞多年,很少有人知曉。當主持人問為什麼選擇這個職業時,老人回答說「黨的分配就是我的選擇」。中科院物理所趙忠賢院士,談到從事科研工作時說,我這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探索超導體,開展超導機理研究。作為共產黨員,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留住的是那一份簡單的初心和匠心築夢的情懷,用實幹擔當默默奉獻。
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這是共產黨人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的擔當作為。出生入死的緝毒英雄印春榮,面對無數次生命威脅毫不畏懼,用忠誠和擔當捍衛入黨的初心;傑出科學家趙忠賢毅然把個人志趣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紮根實驗幾十年,在高溫超導研究上實現從進軍到領軍的華麗轉身;被譽為北鬥女神的王淑芳,在世界科技競爭中敢為人先,把自己的青春和才華獻給國家的北鬥衛星導航事業。正是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才讓他們在擔當中為國爭光、為民造福。新時代學習榜樣,就要像他們那樣無論在什麼崗位、在什麼時候、從事什麼工作,始終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和人民工作,做到黨和人民需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自覺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用實幹書寫擔當。
五、榜樣引領時代。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榜樣3》中的每一個人,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他們每一個榜樣人物都來自於我們的身邊。因此,面對這些新時代「榜樣」,我們不但要向榜樣致敬,更要「見賢思齊」,將他們當成標杆,學習他們在艱苦環境中紮實苦幹的作風,學習他們面對困難鍥而不捨的精神。
新時代需要榜樣的強大正能量。《榜樣3》展示的先進事跡,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激蕩了初心的力量,照亮了使命的方向,召喚著人們向優秀共產黨員學習。廣大黨員幹部紛紛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忠誠書寫信仰,用實幹書寫擔當。建功新時代,展示新作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科技新聞工作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