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尼羅河
尼羅河(Nile)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區的尼日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羅河長6670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得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遊大多數水和營養的來源,但是白尼羅河則是兩條支流中最長的。尼羅鱷居於此地。
2、亞馬遜河
亞馬孫河(英語:Amazon River;葡萄牙語:Rio Amazonas;西班牙語:Río Amazonas;又譯「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於河流長度測量方法並無定論,亞馬遜河河長便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即為常見的6400公裡。
亞馬遜河世界第2長河,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比其他3條大河尼羅河(非洲)、長江(中國)、密西西比河(美國)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佔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萬平方千米,佔南美州總面積的40%;支流的數超過1.5萬條。
該河流共有1.5萬條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積幾乎大如整個澳大利亞。支流中,7條長逾1600公裡;最長的是馬代拉河,長逾3200公裡。亞馬遜流域的熱帶雨林大半位於巴西,面積約為印度兩倍,海拔不超過200米。亞馬遜河地勢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響的河段,長達966公裡,遠及奧比杜斯。
3、長江
長江(英文名稱: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雲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共11個省級行政區(八省二市一區),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87公裡,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她和黃河孕育著中華文明。
4、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英語:Mississippi River)是美國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長河。
若以發源於美國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為河源,全長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輸沙量4.95億噸。流域屬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通常以發源於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密蘇裡河支流紅石溪(RedRock)(位於蒙大拿州)為河源,則全長為6021km,居世界河流的第4位;流域面積322萬km2,佔美國本土面積的4l%,覆蓋了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河口平均年徑流量為5800億m3(包括阿查法拉亞河)。平均年輸沙量為3.12億t。
5、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上的大河之一,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其他兩個是鄂畢河和勒拿河)。位於亞洲北部,是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東,是西伯利亞河流中水量最豐富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河流。流程比密蘇裡河-密西西比河稍短,但流量是前者的1.0783倍。其上遊原屬中國,稱為謙河。
6、黃河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世界長河之一,中國第二長河。[1]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遊以山地為主,中下遊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遊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攜帶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7、鄂畢河
鄂畢河(英文:Ob River,俄語:Обь),上源為中國境內的額爾齊斯河(元朝時稱作也兒的石河), 屬北冰洋水系。鄂畢河位於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條著名長河。
發源於阿爾泰山的比亞河和卡通河在阿爾泰邊疆區的比斯克西南匯流形成鄂畢河,鄂畢河曲折向北流,最終向東注入北冰洋。鄂畢河長3650千米,以額爾齊斯河為源,河長5410千米。流域面積達297萬平方千米。流域是西西伯利亞的主要運輸通道,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每年上遊約可通航190天,下遊約可通航150天,許多貨物沿穿越北冰洋的北部海路進出,歷史上經濟較為發達。
8、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英語:La Plata-Parana River;西班牙語:Río la plata-Paraná;葡萄牙語:La Plata - Rio paraná)是南美洲僅次於亞馬遜河的第二大河流,世界第十三大河。沿岸風景宜人,始於源流格蘭德(Grande)河和巴拉那伊巴(Paranaiba)河交匯處,向西南流,經巴西中南部至瓜伊拉(Guaira),而後穿行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過科連特斯(Corrientes)進入阿根廷,先往西南再往東南流與烏拉圭河匯合後稱拉普拉塔河,最後注入大西洋。
9、剛果河
剛果河(英文名:The Congo River)也稱為薩伊河(方言意思是&34;),位置位於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於尼羅河。[1]
上遊盧阿拉巴河發源於薩伊沙巴高原,最遠源在尚比亞境內,叫謙比西河。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後始稱剛果河。幹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後注入大西洋,流經安哥拉、尚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長達1000多公裡。
10、黑龍江-拓寬額爾古納
亞洲- 4444公裡(2763英裡)。這條河形成了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東北邊境。
擴展資料
世界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
亞馬孫河是世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流經的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其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約6400公裡),為世界第二大河。據估計,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動的水約有20-25%在亞馬孫河。
河口寬達240公裡,泛濫期流量達每秒18萬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瀉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邊160公裡內的海水變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條,其中7條長度超過1600公裡。
亞馬孫河沉積下的肥沃淤泥滋養了65000平方公裡的地區,它的流域面積約705萬平方公裡,幾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