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早前的一些研究已發現糖尿病藥物吡格列酮與膀胱癌有相關性。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研究對象包括全球6個種群超過百萬人) 發現,無論是吡格列酮或羅格列酮都和膀胱癌之間沒有相關性。這項新的研究發表在Diabetologia雜誌上。
膀胱癌是第九個最常見的癌症,在2012年全球範圍內有43萬人被確診,歐洲和北美膀胱癌的發病率最高,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發生率。膀胱腫瘤過度表達細胞核轉錄因子即「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γ'或(PPARγ),其在尿路上皮中發現。吡格列酮和羅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烷二酮類)類藥物,他們是PPARγ激動劑,被用於2型糖尿病的治療,但是它們的使用,已經有安全問題被提出質疑,包括臨床前的研究顯示過度暴露於吡格列酮的雄性大鼠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
在人類中的觀察性研究發現使用吡格列酮的人患膀胱癌的風險增加,從而導致此類藥物在法國和德國被退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也表示,該藥物不能用於當前患或以前患膀胱癌的患者。然而,其他研究發表了一些矛盾的結果。
他們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6個種群:卑詩省(加拿大);芬蘭,曼徹斯特(英國),鹿特丹(荷蘭),蘇格蘭和英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實踐研究數據鏈中的處方,癌症和死亡率數據。各中心的數據被用來模擬累積藥物暴露對膀胱癌發病率的效果,並且對數據進行合併用於進一步分析。
總體而言,筆者沒有發現任何證據,累積暴露吡格列酮與男性膀胱癌或女性膀胱癌的任何聯繫,在調整了年齡,糖尿病持續時間,吸菸及曾經是否使用吡格列酮後,結果亦如此。在此研究中,作者查看是否吡格列酮和膀胱癌的風險之間有劑量反應關係,並且發現,吡格列酮使用較長時間並未增加患病風險。作者說:據我們所知,這種分析是唯一一個使用跨越涉及大量糖尿病患者。他們總結說:總之,我們的大型國際分析不支持吡格列酮對膀胱癌的因果效應,而此研究與以前研究矛盾。(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