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什麼?它給我們到底帶來了什麼?什麼才是好的設計?在這個日益追求個性化的現代社會裡,設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設計師行業也日益顯現出自身的光芒。但,隨著設計行業的本身的風生水起,在這個言必稱設計的年代,浮誇之風卻正侵襲著這蓬勃的生機。
D空間設計展,仿佛從遠古而來,又仿佛從未來而回,融合設計、建築、媒體界人士,以「設計人」為中心的時尚社交新平臺設計驛站D-Station有幸邀請到兩個團隊9位知名設計師,以他們對設計的理解,去思考設計的術與道,以更多的哲學思索和美學探究,嘗試從最底層去解構設計與美,設計與生活的關係;以最本真的層面出發,讓設計更具人文和環境關懷,從而滿足人們真正的對美的追求。
2019年3月18日,他們將一起,懷抱著「設計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共同目標,不斷思考「設計改變社會」、「設計改變人居生活方式」,以設計帶來的跨越時空的力量共同呈現一組兼具哲學和美學意義上的不一樣的,形式豐富而立體的D空間設計展,希望給包括家具設計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啟發和思考。
D空間設計展由兩個部分有機組成。邱春瑞、曾傳傑、杜柏均、柯尚達、朱志康等五位心+設計學社的設計師攜手呈現的是更多的基於思古而發今的哲學的,對人生進行思考基於設計之道的「行旅·冥想」系列。黃仕毅和陳大瑞兩位設計師組合帶給我們的,則更多的從美學層面,帶領我們來到20年後的未來,由術入道,一起憧憬綠色未來之家。一古一今,宜古宜今,相得益彰!
通過D空間設計展,我們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人們生活方式的異同,尤其當今人們生活方式的多角度和多層次研究;以期更深度參與對人類生活方式演進的潮流趨勢,社會人文探討、設計與技術體系建設發展方向的研究。
首先我們跟隨設計師們提著行李箱,一起來到古時的復活節島,由國內頗具影響力的12位知名設計師組成的心+設計學社,成功運用大膽又創新的展覽方式,將2立方米的東方冥想空間作品,運用拆解、組裝的形式,放入便於攜帶的行李箱內,將東方文化思維的新概念空間作品帶到距離大陸最遠的復活節島,而今他們又將帶著復活節島的曠野復古之風來到廣州,如同心+設計學社「本著單純的心去做設計,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的願景和初衷,裝置展覽,如同一次行為藝術,拋開了商業意圖,純粹地去探險、冥想,去感知環境,去探尋未知,去實踐「天人對話」。
曾傳傑作品:【揭開天大的秘密】
班堤室內裝修設計企業的創始人曾傳傑先生以東方哲學的思考方式,糾正了二千多年前柏拉圖基於天地間五個正面多面體的集合群論而定義的火、空氣、地球、水、宇宙五大論述,進入宇宙間的冥想中重新定義木、火、地球、金、水的排列方式,使其合理了許多,也符合了五大行星的排列順序,更符合東方思想的五行概念。
邱春瑞作品:【般若】
般若——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音bo-re意為宇宙大智慧)。大易國際-邱春瑞設計師事務所的創始人兼總設計師邱春瑞用一千雙竹筷子代表世間凡人,佛陀放在人形剪影中心,意思是世間凡人,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是佛陀。時光長短,唯心所造。一切苦樂,隨境所遷。這是般若這組作品對設計人生的思考。
杜柏均作品:【道】
「道」——是世間萬物變化和運行的根本。廣大無邊而運行不息,運行不息而伸展遙遠,伸展遙遠而又返回本原。
上海柏仁裝飾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杜柏均先生通過有序收納在行李箱大小不一的U型鋁模塊,隨性隨意任性堆疊出三座大小不一的「山」形成一天地(隨觀者自行定義物件名稱,可謂山、可謂建築、可謂叢林)。通過作品的這種有序到無序再到有序的組裝行為過程,觀者不同有趣的視角,鋁板內面是由青、赤、黃、白、黑等中國五行色等諸多元素的表現,從而來表現世間萬物的千變萬化以及萬物相生相剋的規律。讓觀賞者在身臨其境中感悟何為「道」。
柯尚達作品:【靜寂】
靜寂,並非真的毫無一絲聲響的空間。靜寂,應該是「向內的心」;真正的寧靜隨處可拾,關鍵在於自己。尋找靜寂不是逃離日常生活,而是生活在當中,感受內心當下的寧靜。上海微觀室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柯尚達以三個物件整合成作品「天」「地」「人」,取名為「靜寂」。外框上下各四個三角形意喻四方和四季;內框為地,通過不同的幾何圖形的組合意喻人間、輪迴、眾生,合而為地;中圓為人,以元,源,緣和零、靈、靈概念概括人生。
朱志康作品:【質變的記憶】
人生是記憶的累積,記憶會隨著時間而質變,一段記憶,在經過年歲的增長,會有不同的滋味。朱志康空間規劃的創始人朱志康通過銅片製作成的梧桐葉,隨著時間由黃轉綠,正如人生記憶。葉片上寫著許多人的回憶,隨著行李箱到處旅行,與人分享人生故事。展覽現場也將提供銅葉讓人書寫,觀展者會見到留存記憶的葉子變色、變形、減少,就像樹上的葉子,隨時間兒變化。
心+設計學社的行旅·冥想系列復活節島展示看似抽象,充滿了哲學思辨的意味,但是它卻通過設計師們對人生的最基本的思考,深入設計根源,嘗試由道指引術,從思想指引實踐,從而為提升行業水平,推進行業發展做出的大膽嘗試和努力。
在我們仍回味於遠古的復活節島,跨越時空之門,設計師們接棒,從公元700年直接來到了2038的綠色未來之家。20年後,世界會是什麼模樣,設計又將走向何方?
綠色未來之家的設計概念將體現科技帶給我們生活上的進步,更希望能讓你想起那個「被遺忘的地球」。追溯到20年前的今天,人們擁有新鮮的空氣,優良的生活環境,沒有口罩,不會低頭,更多的面對面交流,更多的暖心。但是卻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慢慢淡忘了那個最重要的地球。地球暖化日益嚴重,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理應為我們的下一代保留更多,只要你也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那絕對不會只是道聽途說。在這個展覽中,現任新加坡室內設計協會副會長及新加坡SC+DC Pte Ltd的創始人兼設計總監黃仕毅先生將會利用設計為你呈現一個結合環保,科技與文化的「20年後」,並希望你可以在這個展覽裡得到一些啟發,與我們一起創造更美好的 – 未來之「家」。
而木美品牌創始人、首席創意總監;中國陳設藝術委員陳大瑞先生將以產品設計導師的身份帶來他設計的系列左右,放置於未來之家,連通現在與未來,讓觀展者對未來之家有更深的體悟。
陳大瑞先生認為和而不同,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萬物。秉承融合之美的設計理念,尋求事物發展的規律,提煉融合成超然流行之上的經典,這是他的設計之源。與此同時,力於中國原創家具設計的探索與實踐,獨特的設計理念、完美的尺度比例、合理的產品結構、優質的材質面料、精湛的加工工藝----為用戶來帶高品質的原創設計產品,是陳先生設計的核心訴求。
▲木美 陳大瑞作品
▲木美 陳大瑞作品
「未來之家」將人們的思索不斷拉回價值取向的原點,也將設計趨勢的預測一同展露在人們面前。策展設計團隊認為2019年及以後,最大的趨勢之一是使用「裸」設計:從溫暖的中性色調,從皮膚和化妝品的靈感提取,到讓陰影顏色與牆面色調相匹配……
而這樣的「未來之家」也深刻體現了原研哉先生曾表示的——「設計能夠以最淺顯易懂的形式,讓普通人認識到世界上的諸多問題和各種可能性,而這也是設計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從最遙遠的過去到最極致的未來,時間或空間變與不變或許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變的其實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過去,是無法重新改變的;未來,是無法準確定義的,在時間軸上,未來不斷被刷洗成過去。以空間去表現未來,若單純理解成與時空的博弈,那僅只是表象上的蒙蔽。換個角度思考,描述未來,核心層面其實是融合當下的變與不變。
無論是來自南太平洋的的復活節島還是2038的綠色未來之家,設計驛站| D空間設計展,讓我們從遠古到未來,與注重當下體驗的、公益性的設計驛站|蒲公英書席展交相輝映。過去、現在、未來,設計力量閃耀於時間長河,貫穿古今,呈現出一幅立體生活畫卷。無論何時,設計師們對於設計道和術的追求從未止步,他們用精妙的筆觸、輝麗的想像力,為我們美麗生活提供力量和指引。
長、寬、高,幾何圖裡描繪生活之美;
昨、今、明,生活之線立體呈現世間萬象;
時間、空間、人間,我們於D3中找尋。
2019年3月18到21日,廣州廣交會展館AB 區中平臺Z102展區,我們一起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