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進氣整流罩唇口蒙皮緊固件損傷標準

2021-01-09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我愛修飛機,ID:csnn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發動機進氣整流罩唇口蒙皮緊固件鬆動是737NG飛機很常見的缺陷,有同事說這個標準不太好理解,今天仔細看了下深有同感。

01

適用性

這個標準適用於發動機進氣整流罩唇口蒙皮的外側緊固件,不適用於唇口蒙皮內側緊固件

進氣整流罩分三段,如下圖。

02

概述

發動機進氣整流罩唇口蒙皮外側緊固件鬆動(鉚釘)很常見,一般通過檢查鉚釘空氣尾流印記發現。

緊固件鬆動後,需要10天內安裝臨時鉚釘或者永久鉚釘修復。在臨時修復或永久修復之前,可以貼金屬膠帶臨時處理,直到安裝鉚釘。如果不貼金屬膠帶,需要每天檢查緊固件,直到臨時處理。

如果臨時拉鉚修復,要求每500飛行小時檢查緊固件,5000飛行小時或者2年時間內(先到為準)永久修復。如果檢查發現臨時鉚釘或者鄰近的緊固件鬆動,執行下一航班前,需要報波音。

拉鉚臨時修復或者永久修復,需要先目視檢查和無損探傷,確保緊固件孔沒有損傷。臨時拉鉚手冊提供了鉚釘件號,永久修復可以使用初始緊固件或者大一級的緊固件。

03

允許損傷限制

大家最關係的問題應該是緊固件鬆動或者缺失(下文以缺失代表鬆動/缺失/臨時)的允許數量和限制。

一般要求。

整流罩每一段最多允許缺失鉚釘24顆,三段最多允許缺失72顆,連續缺失最多允許10顆。定義連續缺失的緊固件為一組,每組之間要求至少還有4個完好的初始緊固件。

如果是拼接處的緊固件有缺失,拼接處缺失的緊固件和非拼接處缺失的緊固件之間也要求至少有4顆完好的初始緊固件。

如果拼接處沒有緊固件缺失,在拼接處之後至少有4顆完好的初始緊固件。這條我的理解是沒啥意義,因為定義的拼接處兩邊各只有4顆緊固件,沒有缺失那就是4顆都是好的了。

特殊要求。

如果拼接處緊固件缺失,最多允許6顆(共8顆)缺失。這條我的理解是如果這6顆不是連續的,兩組之間也需要有4顆完好的初始緊固件,否則無法滿足一般的要求。

如果滿足以上缺失數量和分布要求,飛機可以放行。但對後續保留有要求,每天檢查損傷的緊固件,10天內臨時修復或者永久修復。如果貼了金屬膠帶臨時處理,就不需要每天檢查,但也還是要求10天內臨時修復或者永久修復。

如果HPSOV失效,在飛行前仔細目視檢查唇口拼接緊固件。如有損傷飛行前需要聯繫波音。個人理解HPSOV失效後,拼接處不允許有損傷的緊固件,至於什麼原因手冊沒寫。

04

原文大概翻譯(可忽略)

相關焦點

  • 整流罩回收方式改變,有望提前看到整流罩回收
    整流罩方面:在Falcon 9完美無瑕的完成SSO-A任務的發射後,隨著成功海上著陸和衛星軌道部署之過後90分鐘,馬斯克(Elon Musk)提供了整流罩回收船「史蒂文先生」最新信息。雖然在嘗試捕獲整流罩的行動中遺憾的失敗,但馬斯克指出,兩個整流罩都成功地在海面上進行了很好的緩衝軟著陸。
  • 一衛星整流罩掉落鶴峰境內
    雲上恩施報導(鶴峰通聯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羅晴)7月25號上午,鶴峯縣下坪鄉東洲村上空忽然發出一聲巨響,當地村民以為是放炮,後經鶴峯縣人武部確認,是一塊風雲氣象衛星的整流罩掉落在下坪鄉。據了解,該衛星整流罩就是於7月25號11時13分,在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的資源三號03星脫落的整流罩。
  • 中美俄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什麼唯獨我國有保守的整流罩存在?
    剩下的包括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NASA的獵戶座、俄羅斯的聯邦號新一代載人飛船依然有整流罩的存在,特別是在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NASA的獵戶座、俄羅斯的聯邦號新一代載人飛船中,也就只有我國的載人飛船保留了傳統的兩瓣是整流罩設計,剩下的獵戶座和聯邦號都只保留了部分整流罩設計。那麼為什麼像SpaceX這些私企研發的載人飛船可以不用整流罩,國企研發的依然保留整流罩的存在呢?
  • SRM學習|737飛機機身雷擊損傷放行標準查找舉例
    05在圖101裡(只有一頁),損傷標準指向SRM53-00-01。註:其它身段的損傷標準也在SRM53-00-01。06在SRM53-00-01找到機身蒙皮有2個允許損傷章節。其中SRM53-00-01-1A-1 - ALLOWABLE DAMAGE 1 適用於此損傷。
  • 為何SpaceX歷盡艱辛回收整流罩和一級火箭 卻放棄二級?
    為何要回收整流罩?先看整流罩的由來:絕佳的隔熱防熱性能,可防止整流罩內部過熱,免受氣動力和氣動熱影響以致損傷結合火箭的構造與塗層也可減輕內部震蕩,削減聲學效應,保證載荷進入空間後能正常運作。對於大、中型火箭來說,整流罩尺寸大,工藝要求高,價格不菲,有回收和重複使用價值。
  • 【科普】火箭的整流罩掉下來會砸到人嗎?
    在火箭發射的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程序節點,叫做整流罩分離,人們在觀看火箭發射的轉播時,都會看到當運載火箭飛出大氣層後,整流罩將沿箭體縱向分成兩半並被拋開
  • 結構應用中的航空緊固件
    機身和發動機的結構設計可以從上萬種材料中進行選擇,但是通常適用於飛機結構的材料不會超過一百種。造成這種數量有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飛機材料對重量、硬度、剛度、疲勞性、韌性、耐損傷、易於加工且成本效益高等多重因素的綜合考慮,因此是這些強制因素的存在,排除了絕大多數材料。
  • 關於飛機發動機的那些事
    低壓轉子N1,高壓轉子N2,發動機排氣溫度EGT,燃油流量FF,振動值VIB,滑油壓力OP,滑油溫度OT等都是重點監控的對象。每一項參數都有著嚴格的限制標準,若有超限,需得對症下藥。如果「發燒」了(EGT超溫)就得詳細檢查相關區域的材料是否有損傷,如果「房顫」了(振動值超標)就得進行風扇潤滑或者配平工作,如果各項體能反映「衰老」不符合飛行標準,那就直接退役了。
  • 零壹空間整流罩分離試驗圓滿成功
    2019年1月31日下午,零壹空間開展整流罩分離試驗。整流罩正常分離,成功獲取關鍵數據,試驗圓滿成功!整流罩分離是啥?「整流罩」:它位於火箭的頂部,用於保護衛星及其它有效載荷,以防止衛星受氣動力、氣動加熱及聲振等有害環境的影響,是運載火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摳門的Spacex演砸了 整流罩砸破回收網
    在10月19日Spacex發射Starlink 第13批衛星的任務中,火箭整流罩再次成功回收。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整流罩居然把回收船「樹女士」(Ms. Tree)的大網砸了個洞,直接掉落在甲板上。Spacex太摳門,該給女士們換新絲襪了。我們都知道Spacex為了降低發射成本用了好多意想不到的手段。Spacex一級火箭回收已經駕輕就熟,這次就來說說好事多磨的整流罩回收。
  • 看SpaceX如何在海面成功回收整流罩
    據了解,火箭前鼻的兩個部分被稱為整流罩,其覆蓋在有效載重艙上並在太空飛行器到達太空後墜回地球。在埃隆·馬斯克首次發布的一段視頻中,無人機拍攝到了整流罩在海面被回收的珍貴畫面。可以看到,出現在鏡頭中的整流罩早已打開降落傘並最終墜落在SpaceX部署在海上的無人船舶的Ms. Tree大網。或許這個視頻讓我們認為整件事情相當簡單,但事實並非如此。
  • 簡析進氣歧管壓力、真空度和發動機負荷的關係
    真空度反應是發動機工作時進氣歧管的吸力,因為進氣歧管壓力越低,真空度越大,則進氣歧管的吸力越大(寶馬發動機報故障時故障碼為:節氣門開度——吸管壓力,比較:壓力過高。這裡所說的吸管壓力指的就是進氣歧管壓力,吸管壓力高說明真空度小,即進氣歧管的吸力小)。
  • 全球首富迎來全球首發,第50次復用火箭,全二手整流罩首次商用
    但就整個航天發射界而言,這意味著「又在珠峰頂上加層塔」:第50次重複使用火箭,第71次成功回收火箭、全復用整流罩首次商用、再添高復用火箭:一箭四飛四回收……發射速覽發射時間:美東時間2021年1月7日21:15,北京時間1月8日10:15發射地點:
  • 火箭史史無前例的成功回收,SpaceX首次軟著陸「抓住」整流罩
    克日,SpaceX用先前飛行過的獵鷹9號火箭樂成放射了韓國ANASIS-II通信衛星,並且SpaceX樂成回籠1級火箭和火箭的兩半整流罩。今日SpaceX還從天外中回籠火箭的兩半整流罩,據馬斯克暗示回籠和翻新整流罩可認為屢屢飛行節省600萬美元擺布。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實現了重複運用第1級助推器5次的記錄。獵鷹9號可以或許做到85%的可重複運用,回籠獵鷹9號第1級讓製造和運營本錢大大降低。
  • Space X終於成功接住了整流罩,節省600萬美金
    隨著去年8月初「樹女士號」整流罩回收船第二次成功回收了一片獵鷹火箭的整流罩,SpaceX對整流罩回收上的能力越來越有信心。為了儘快完成兩片整流罩的完整回收,SpaceX已經接收了第二艘整流罩回收船「首席女士號」。為什麼會回收整流罩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整流罩價值600萬美金,回收成功將大大減少成本,對於商業火箭而言低成本是要考慮的第一要素,這一點已經從獵鷹火箭助推器的回收中掌握了足夠的經驗。
  • 神秘載荷現身酒泉發射場,整流罩直徑驚人,或國產空天戰鬥機首飛
    該飛行器兼顧了火箭發動機與氣動控制舵面。但是由於當時火箭發動機和氣動控制方面與美國明面上的差距,此次飛行器實驗被認為是一場簡單的縮比模型掛載氣動實驗。在此次報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該神秘飛行器銷聲匿跡,甚至有人認為,由於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項目進展緩慢,該飛行器研發計劃可能已經下馬。
  • 天宮一號整流罩殘骸墜落陝西榆林 疏散近10萬人
    昨晚21時30分許,首片整流罩殘骸在榆陽區孟家灣鄉野目蓋村的一塊空地上找到。最大整流罩墜落榆林  昨日21時18分,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63秒鐘後,火箭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成兩片向下墜落,隨後,火箭飛過平流層和中間層,向大氣層邊緣靠近。  據了解,「天宮一號」任務整流罩為蜂窩式半罩結構,總長12.71米,直徑4.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