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裡常見的朱蕉大家了解嗎,它有什麼特點,我們該如何養護
導讀田園裡常見的朱蕉大家了解嗎,它有什麼特點,我們該如何養護?朱蕉別名:千年木,鐵樹,紅竹,紅葉鐵樹,朱竹。科屬:龍舌蘭科,朱蕉屬。常綠灌木,樹高可達3米。莖直立細長,通常不分枝。葉寬披針形,聚生於枝頂;革質,綠色或帶紅紫色、粉紅色斑紋,具長柄。
[常見栽培變種與品種]三色朱蕉 :又稱晶紋朱蕉、彩紋朱蕉、三色鐵樹、三色龍血樹。葉長橢圓形至條形,小葉初為綠色,長成後有紅、綠、黃三色條紋。織錦朱蕉:又稱黃紋綠葉朱蕉。葉闊披針形,新葉淡綠色夾白色條紋;長成後濃綠色,有灰白色縱條紋,葉柄乳白色。短密葉朱蕉 :株高40~ 50釐米。葉短小,密生為帚狀。七彩朱蕉 :葉緣紅色,中央有鮮黃綠色縱條紋。
[繁殖]扦插,壓條,播種。扦插:於春季結合修剪進行。將剪下的枝條剪成長約10釐米的莖段,頂梢部分可帶1 ~ 2枚葉,並剪去葉片的1/2左右。然後直插或斜插於基質中。插後保持高溫高溼,約1個月可生根成活。其地下的匍匐根狀基亦可用於扦插繁殖。壓條:宜在5一6月植株開始生長後進行。在壓條部分進行環狀刺皮,然後在環剝處用塑料薄膜襄上腐葉土和溼苔鮮,以後保持基質溼潤,約經2個月可生根。播種:在夏末秋初種子成熟後進行。種子大,宜點播。播後保持24C以上的溫度,經15天左右可發芽出土。
[栽養要點]溫度:喜溫暖,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0-25C。不耐寒,冬季溫度不能低於5C,溫度低會導致葉片焦尖和焦邊,乃至落葉。光照:喜充足的散射光。忌陽光曝曬,光照過於強烈會灼傷葉片而焦邊。也不宜過陰,否則植株的生長勢會減弱,葉片上的顏色會變得晦暗。應於5~ 9月進行遮蔭,遮去陽光的50%,或將植株置於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其他時間應給予直接的陽光。
澆水:對水分的要求比較敏感。缺水時葉面呈乾燥狀並失去光澤,色彩變暗,且容易落葉;過溼會使葉尖黃化,甚至落葉爛根。澆水應按照「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不使盆土過幹或過溼,否則對根系的生長不利。特別在炎熱夏季的晴天,需及時補給水分,防止盆土過幹。人秋後逐步減少澆水。冬季低溫時更要控制水分,保持盆土略溼潤即可。低溫而盆土過溼,容易導致根系腐爛。
環境溼度:生長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相對溼度,以50%~60%為好。環境溼潤才有利於枝葉的生長,葉色才能顯得滋潤和鮮麗。忌空氣過於乾燥,空氣過於乾燥或通風過甚時,容易引起葉尖和葉緣的枯黃。生長季應經常噴酒葉面水,以保持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施肥:較喜肥。肥料充足時植株生長繁茂,葉大面富有光澤,肥料不足時,長出的新葉小面生長不良,且老葉容易脫落。生長時應每半月追施次肥料,施肥應注意氮磷鉀的配合,不宜單純施用氮肥,否則葉面上的彩色斑紋會褪淡而變得不明顯,從而影響觀賞。冬季停止施肥。
修剪:由於莖幹不分枝。葉片又聚生枝頂,栽養多年後會出現基部空頹的現象,從而使觀賞性逐漸變劣。應於春季結合翻盆和修剪將枝幹進行短截,短截後剪口下重新萌發新枝,可使植株恢復良好的株形。當空間小而植株大時,可通過修剪控制株形。翻盆和上盆:應每1~2年翻盆1次。雖能耐瘠薄,但喜肥沃、疏鬆的微酸性土壤,不耐鹽鹼,基質可用腐葉土、泥炭土、珍珠巖等材料配製。新繁殖的幼苗宜3株栽成一盆,能儘快長成適宜的株形用於觀賞。病蟲害防治:有炭疽病、葉斑病和紅蜘蛛、介殼蟲等病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