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遊客可以拋開工作、家庭的壓力在外遊玩兒,你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民俗風情,接觸不同地區生活的人,在某些方面來說,旅行也有助於開闊你的眼界,中國俗語就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旅行與讀書一樣的重要,可以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消費吧,也能夠陶冶人的精神。
我們國家有著全球最多的人口,這幾年國家經濟的穩中向好,也是有很多人有錢出門旅遊,可以國內不同的地方以及國外不同的國家,見識形形色色的新鮮事物以及關於人的有趣事情。當然還有一些奇妙的動植物,動物就不說了,今天就來說一種南美的樹木,這種樹非常的有意思,叫紡錘樹,也叫瓶子樹、酒瓶樹等。
這種樹生長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由於當地荒漠較多,在旱季來臨時,其它的數目都難以生存,唯有與這種樹可以很容易的活下來,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要知道這種樹外表就像一個酒桶一樣,兩頭尖,中間膨大的就要脹開一樣,高度也能夠達到30米之高,遠遠望去就像小山一樣。要知道它的直徑最大的地方能夠達到5米之長,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瓶子樹裡面儲存有2噸左右的水,所以在乾旱的時候,這種樹是不害怕沒有水源的,這種樹就如旅人蕉一樣,在荒漠中口渴的旅行者,在沒有水喝的時候,常常會在瓶子樹上開個小孔,然後就有解渴的水源流出。這種樹也是非常的奇妙,在雨季的時候瓶子樹的頂端會有稀疏的枝葉,葉片也如心形一樣,像一個蘿蔔,到了旱季綠葉都會掉落,卻開出花了紅花,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美麗的花瓶一樣,所以就有人叫它瓶子樹。
我們國家看到這種樹木非常的有意思,引進到國內,不過大多種植在南方,要知道南方是不缺水的,這種樹在別的國家,都是作為水源種植的,因為在乾旱的地方找不到水,都找這種樹解渴。在我國南方哪兒會有人用這種樹木解渴呢?所以就有不少外國人吐槽,畢竟這樣太浪費了,沒有發揮這種樹木本來的作用。
不過這也只是一些外國人片面的看法,在我們看來卻不這麼認為,這種樹也極具觀賞價值,這麼粗壯的樹木也是非常的少見,有些北方的朋友,連見都沒有見過。有些網友就想問了,為什麼北方沒有種植這種觀賞樹木呢?那肯定是溫度的原因了,這種樹木低於10℃雖然能開花,但是葉子都會掉沒了,還有什麼可看的呢?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