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9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舉行了會談,為加強合作關係指明了道路,意味著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果。
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8日報導,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包括了「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解決爭端、「反對使用武力和進行威嚇」等美國主張的內容。中國憑藉軍事實力加快了進軍南海的步伐,聯合聲明體現出對中國的牽制。
馬來西亞幾乎全盤接受了美國的主張。
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是中國。為了實現到2020年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目標,馬來西亞必須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不過,馬來西亞聲稱對南海的曾母暗沙擁有「主權」,估計今年1月中國海軍艦船前往曾母暗沙宣示主權對馬來西亞的態度產生了影響。歐巴馬政府與一向被認為是「強權體制」的馬來西亞政府靠攏,也招來美國國內人權團體等方面的反對。
中國擔心歐巴馬訪馬會加深兩國關係,因而對此保持警惕。北京的外交人士分析說,歐巴馬在這種時候訪馬,「中國會認為『美國急於在中馬之間打入楔子』」。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27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27日在吉隆坡會晤時決定將美國和馬來西亞的雙邊關係提升至全面夥伴關係,加強兩國在安全、經濟、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合作。
歐巴馬此行旨在說服亞洲盟友相信,儘管複雜的國際形勢可能會阻礙美國如約將關注重點轉向亞太地區,但美國對該地區的安全和經濟承諾對華盛頓而言依然非常重要,對美國——儘管它否認這一點——和中國的鄰國而言,歐巴馬此行是為了遏制北京在這一地區日益增強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
在向日本和韓國保證安全方面的支持後,歐巴馬開始向馬來西亞獻殷勤。
馬來西亞同時也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夥伴,它反對美國正在推動談判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中的某些重要內容。TPP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的重要環節,促成TPP談判是歐巴馬此行的目標之一。
馬來西亞對中國的焦慮最近開始增加,尤其是中國海軍年初在爭議海域巡航後,美國和馬來西亞已開始加強防衛聯繫。
《日本經濟新聞》4月28日報導稱,正在亞洲訪問的美國總統歐巴馬27日在吉隆坡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舉行了會談。考慮到中國的存在,雙方還就在南海航行中「遵守國際法」的問題進行了磋商。
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兩國領導人都迴避了有關TPP的具體分歧。從中不難看出,美國希望優先構建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而不希望因為在TPP問題上的對立使得馬來西亞倒向中國。
由於中國開展的經濟援助攻勢,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相對下降。如果歐巴馬在TPP問題上繼續施壓,不僅可能導致馬來西亞徹底放棄談判,而且可能影響其他東南亞國家加入TPP的態度。很多觀點認為,如此一來,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就可能作為東南亞地區的貿易框架獲得優勢地位。在充分考慮到中國因素後,歐巴馬決定不再對馬來西亞提出苛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