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百花獎和金雞、華表並稱為內地電影「三大獎」,過去五十八年的歷史長河裡,眾多熠熠閃光的名字被刻在了榮譽牆上。曾幾何時,百花是廣大觀眾一張一張紙質選票投出來的,影響力不是一般大;只可惜近年獲獎人屢屢引發爭議,權威性一度遭到質疑。
一六年Angelababy力壓王智、姚晨、梁靜拿到「最佳女配角」,一八年「視後」大熱原本是章子怡、周冬雨還有馬思純,沒想到實力派的陳瑾憑藉小成本影片《十八洞村》勝出。
跟前面兩屆相比,今年「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主要獎項悉數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罕見沒有冷門爆出。
第一個獎是「最佳男配角」,王傳君以碾壓式的大比分取勝,比排第二的秦沛老爺子多了62票。他這回在《我不是藥神》裡貢獻了「整容式」演技,收穫業內外一片好評,真真是把生活在底層的卑微小人物給演活了。
女配角之爭同樣沒什麼懸念,袁泉的票數也超過了一半。以她在《中國機長》的戲份,按理說應該參與影后的角逐,或許是考慮到拿獎的勝算改提女配,此舉純屬「降維打擊」。
無論是人氣還是角色的受歡迎程度,易烊千璽都是「最佳新人」的最大熱門,唯一的對手只有《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結局不出所料,繼此前的「金像獎」和「上海影評人獎」之後,四字弟弟再下一城。首次挑大梁當男主就連獲肯定,千璽的電影之路可以說一片光明。
百花最受關注的兩個獎項毫無疑問是影帝和影后,十位提名者個個來頭不小。男主方面,除了肖央之外,剩下的四個人都曾拿過不同電影節的「影帝」,最終黃曉明力挫群雄笑到了最後。
從勝率來看,肖央、黃曉明、張譯、張涵予幾乎均等。肖央完全顛覆了以往喜劇演員的形象,後三位則手握「主旋律」和「英雄人物」兩大優勢。相較而言,「黃教主」飾演的「江立偉」人物故事更加催淚,得以繼14年之後成功「二封」。
女主陣容的星光度亦不落下風,用「神仙打架」來形容毫不為過。章子怡是華語「大滿貫影后」,惠英紅和周冬雨皆是金馬、金像雙料得主;張靜初是國際A類開羅電影節影后,並且多次提名「三金」;譚卓儘管暫時沒有大獎傍身,卻是名副其實的「票房女王」,擔綱女主的《我不是藥神》和《烈火英雄》雙雙大賣。
五個人中周冬雨出道時間最晚,但老話說得好「長江後浪推前浪」,評獎看的是演技又不是資歷。她以66票力壓三大影后,繼金馬、金像、澳門國際電影節、導演協會獎之後又收穫了一座重量級獎盃。
憑藉一部電影拿下多個影后,複製了《一代宗師》章子怡的壯舉,接下來舉行的金雞獎她同樣是大熱人選。如此一來,周冬雨不但坐穩了「90花」頭把交椅,把同齡女演員遠遠甩在了身後,實打實的成績也令眾位「85花」望塵莫及,直追「四旦雙冰」為代表的大花旦。
剩下的三個獎項歸屬可謂皆大歡喜,《我和我的祖國》、《我不是藥神》分獲「最佳影片」和「優秀影片」;《流浪地球》開創了內地科幻片新紀元,郭帆當選「最佳導演」並不意外。
每個獎有不同的評審機制和審美偏好,結果未必盡如大家所願,但求所有獲獎者皆實至名歸。
最後想說金杯銀杯不如觀眾的口碑,拿獎固然可喜可賀,作品叫好又叫座才是最大的認可。期待眾位得獎人未來拍出更多優秀的佳作,希望我們的華語電影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