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過大學寢室的童鞋們應該都對蟑螂深有體會、深惡痛絕。蟑螂作為城市裡最常見的害蟲,是令全世界科技人員頭痛的科研命題。越研究越發現,人類一直擔心的那一天終於到來了——蟑螂似乎越來越所向無敵。尤其是德國蟑螂(德國小蠊),對幾乎所有的化學殺蟲劑都越來越有抵抗力。
殺蟲劑殺死蟑螂的方式有好幾種,有的可以造成害蟲的神經系統退化,有的使害蟲的外殼腐蝕、脫落。但是許多昆蟲,包括蟑螂,已經進化出對至少一種最常用殺蟲劑的抗藥性。由於蟑螂的壽命只有100天左右,這種抗藥性可以迅速進化,最具抵抗力的蟑螂的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
研究人員為了測試德國蟑螂的抗藥性,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和伊利諾斯州的多棟公寓樓裡對三個不同的蟑螂種群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研究。測試了這些種群對三種不同殺蟲劑的抗藥性水平:阿維菌素、硼酸和噻蟲嗪。第一種用藥方法使用了所有這三種殺蟲劑,一個接一個依次使用,3個月後再次重複一輪;在另一種用藥方法中,研究人員在6個月內持續使用混合殺蟲劑;最後一個用藥方案在六個月裡持續使用了一種最強力的殺蟲劑。
研究人員上個月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中寫道,無論採取哪種用藥方法,這些研究場所裡的蟑螂的數量並沒有減少。即使研究人員同時使用多種殺蟲劑也無法湊效——這是滅蟲技工的通用標準做法。這表明蟑螂對這三種測試的化學殺蟲劑的抗藥性在迅速進化,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進化出抗藥性的,但是事實確實如此。
如果這次對德國小蠊抗藥性的研究結果具有普適性,就說明僅用化學殺蟲劑是不可能徹底消滅蟑螂的。不過也有好的一面,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阿維菌素凝膠誘餌的方法可以消滅一部分蟑螂。研究人員說,人們必須採取所謂的「綜合害蟲管理」方案,在化學殺蟲的同時,還要設置陷阱誘捕成年的德國小蠊,甚至用吸塵器清理幼蟲和蟲卵。
結語
根據科學估算,地球每分鐘就有3種生物滅絕。
然而,人類偉大的科技,卻無法徹底消滅一種害蟲。主要原因是殺蟲劑研發的速度,完全趕不上害蟲基因庫更新的速度。小編感到,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