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圖片來源:國家林草局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柳青
「鄱陽湖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每年冬季大批候鳥從西伯利亞遷飛到鄱陽湖越冬。這次我們與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就是一次大張旗鼓宣傳候鳥保護的公益行動。」11月6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在北京回答有關「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相關問題時,作出上述表述。
據悉,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為指導單位,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的「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將於12月6日至10日舉辦。該活動主會場設在南昌市,同時在九江市、上饒市設有觀鳥點。
陳鳳學當天在「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是世界上鳥類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現有鳥類1445種,其中具有遷徙習性的鳥類達750多種。我國地處東亞—澳大利西亞、中亞和西亞—東非3條全球候鳥遷徙路線的交匯處,每年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候鳥途徑我國。鄱陽湖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最為重要的候鳥越冬地,每年越冬鳥類達300多種,數量近百萬隻,11月底至次年2月底是鄱陽湖觀鳥的最佳時期。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陳鳳學寄語封面新聞讀者:鳥是人類的朋友,護鳥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他介紹說,觀鳥是「一種學習、一種教育、一種科研、一種文明,觀鳥、愛鳥和護鳥活動已成為我們當代新的風尚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陳鳳學透露,自2016年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已連續3年在春秋兩季候鳥遷徙季節,開展保護候鳥志願者「護飛行動」,為候鳥遷飛保駕護航。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及2019年春季,全國共有約3.3萬人次的志願者參加護飛行動,行程累計達48萬公裡,巡護村屯2000多個,拆除各類捕鳥工具1.9萬件,救助、放飛候鳥3.3萬隻,向林業主管部門反映濫捕亂獵情況850起,配合森林公安查處案件242起,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131人,籤署「共建愛鳥護鳥文明鄉村」176個。
此外,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還積極利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等野生動物保護品牌科普宣傳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公眾教育,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隊伍,構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合作、共同保護的鳥類保護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