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白色的蜥蜴嗎?科學家創造了一對得白化病的蜥蜴

2020-11-26 騰訊網

喬治亞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首次成功地對爬行動物進行基因編輯,創造了一對人類食指大小的白化蜥蜴。

在8月27日發表在《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雜誌上的一篇描述這一突破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這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白化病患者的視力問題。

強大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老鼠、植物和人類身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於關鍵的生殖差異,讓它在爬行動物身上發揮作用已被證明是不可能的。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絞盡腦汁如何修改爬行動物基因組和操縱基因在爬行動物,但是我們被困在模式基因編輯是如何做的主要模型中的系統」 道格·門克在一篇論文中這樣描述了他的工作。

相比之下,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在所謂的「主要模型系統」上得到了廣泛的研究,比如老鼠、雞,以及某些種類的魚和青蛙。CRISPR基因編輯通常在剛受精的卵子或單細胞受精卵上進行,但這項技術很難應用於卵生動物。

門克告訴法新社,如果你在受精後嘗試這樣做,數以百萬計的細胞將已經生長,而在那個階段試圖穿透堅韌、柔韌的外殼可能會殺死胚胎。

另一種選擇是在受精前進行這項技術,但過早注射CRISPR試劑將意味著它們被浪費了。這就為它們的有效性留下了一個狹窄的窗口,但由於精子會在雌性輸卵管內儲存很長時間,所以很難猜測什麼時候會受精。門克和他的同事們注意到卵巢上方的透明膜讓他們能夠看到接下來哪些卵子會受精,於是他們決定在這之前將CRISPR試劑注射進去。

但是為什麼他們選擇讓蜥蜴得白化病呢?

門克說,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原因是為了證明他們的技術是成功的:「如果我們看到一隻白化蜥蜴,很明顯它是成功的。」第二,敲除導致白化病的酪氨酸酶基因,對動物並不是致命的。最後,白化病患者的視力經常有問題,研究人員可以用食指大小的蜥蜴作為模型來研究這種基因如何影響視網膜的發育。

門克說:「人類眼睛中有一種結構叫做中央凹,這種凹狀結構對高視力非常重要,而用於生物醫學研究的主要動物,比如老鼠,沒有這種結構。」「所以我們想開發一種新的動物模型來研究凹部缺陷,結果發現這些蜥蜴需要高度的視力,因為當它們捕食昆蟲時,它們的眼睛裡有凹部。」

研究小組表示,這項技術也可以應用到鳥類身上。過去,科學家對鳥類進行了基因編輯,但過程更為複雜。

門克認為,擴大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動物的範圍是至關重要的。他說:「如果我們花時間開發出進行基因編輯的方法,每個物種無疑都會告訴我們一些事情。」

相關焦點

  • 首例基因編輯爬行動物誕生:白化蜥蜴被選中有3個原因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外媒稱,美國喬治亞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造出白化小蜥蜴,從而首次成功編輯了爬行動物的基因。據法新社8月27日報導,研究人員希望藉助這項研究提高對人類視力方面問題的理解。
  • 創造與魔法藍蜥蜴位置 創造與魔法藍蜥蜴坐標
    藍蜥蜴在麵包島附近那個叢林的遺蹟。目前已知的有麵包島,白金海灣, 鬱金香平原,晨霧森林。飼料是藍瘦香菇+飼料肉。
  • 創造與魔法變色蜥蜴吃什麼 蜥蜴食物大全介紹
    創造與魔法變色蜥蜴吃什麼?變色蜥蜴怎麼抓?變色蜥蜴在哪?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是變色蜥蜴食物大全!
  • 首次用於爬行動物 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白化蜥蜴
    科技日報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27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藉助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製造出了第一種經過基因編輯的爬行動物——一些小型白化蜥蜴,這是該技術首次用於爬行動物。
  • 你見過「會飛」的蜥蜴嗎?那「雙頭」蜥蜴呢?
    有時候蜥蜴看起來就像是遠古生物,其實蜥蜴比我們想像的更有活力。有的蜥蜴溺愛孩子,有的眼角還會飆血,還有的純真可愛。怎麼樣?是不是比美劇裡的各路角色都要精彩?圖:所羅門石龍子,又名猴尾蜥,擁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爬行動物習性。
  • 地球上真的存在「蜥蜴人」這一物種嗎?美國蜥蜴人襲擊之謎如何解釋?
    地球上真的存在「蜥蜴人」這一物種嗎?美國蜥蜴人襲擊之謎如何解釋?
  • 白化病烏龜不是白色的:通體火紅仿佛火焰龍
    白化病對於人類來說,是很異類的存在。而在動物界,也是如此。只不過,在人類看來,得了白化病的動物,因為外觀的特殊而反而變得更為可愛和珍貴。當我們談論「白化病」這個詞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麼顏色?當然是「白」了。
  • 蜥蜴和蛇的區別,你知道多少?你見過雙頭蜥蜴嗎?
    蜥蜴,屬於冷血爬蟲類,和它出現在三疊紀時期的早期爬蟲類祖先很相似。大部分是靠產卵繁衍,但有些種類已進化成可直接生出幼小的蜥蜴。蜥蜴通常有四隻腳,所以又稱為「四腳蛇」。蜥蜴是爬行動物綱中最龐大的家族,有記錄的品種超過4700種,棲息環境也廣布各地,有生活於水中、棲息於沙漠、潛藏於地下、攀爬於樹林、甚至是飛翔在空中的,而且會為了環境的差異而演化出各種不同形態。蜥蜴與蛇的區別是:1.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 長著「翅膀」的蜥蜴你見過嗎?這蜥蜴實在太特別了
    蜥蜴家族算是地球上混得最好的種族之一,在不算亞種的情況下全世界就有大約三千多種蜥蜴,其中光是我們國家就有一百五十多種。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也曾科普過不少種蜥蜴,今天再來科普一種非常特別的蜥蜴——蝴蝶蜥。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蝴蝶蜥隸屬於飛蜥科。
  • 你見過這些得白化病的動物嗎?
    今天給大家聊聊動物界中那些被上帝親吻過多的物種--白化病個體,人有時會出現白化病,動物中也不例外,這些白化病個體生活習性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它們獨特的顏色帶來一種別樣的美,一起來看一下吧!1.圖為得白化病的獅子,當然,自然界中也有純種的白獅子 ,只是特別少見。2.白化座頭鯨。
  • 這種怪物你見過沒?-眼睛,噴血,怪物,動物,蜥蜴,角蜥蜴...
    如果你抓住了一隻,它會坐在你的手掌裡,可能會發出嘶嘶聲,或者使自己看起來氣喘籲籲的樣子,但不會咬你。不過犬科動物和貓科動物,比如狼、狗、山貓,卻能讓角蜥蜴鮮血直流。角蜥蜴主要生活在乾燥的地區:瓜地馬拉和墨西哥,穿過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亞的沙漠,直到加拿大南部的乾草原。
  • 你害怕壁虎嗎?蜥蜴被誤解的十大原因以及對人類的貢獻
    你害怕壁虎嗎?以壁虎為代表的蜥蜴類爬行動物經常被人們誤解,有些體型大的種類被稱為「怪物」甚至「龍」。在一些流行影視作品中,它們通常被描繪為可怕的以及鬼鬼祟祟的形象,例如:《哥斯拉》、《蜘蛛俠》中的反派蜥蜴等。一些西方陰謀論者甚至相信這個世界受「蜥蜴人」的統治。但實際上,蜥蜴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危險的動物,甚至有一些被嚴重誤解了。
  • 世界上非常好看的幾種動物,你見過嗎?
    大千世界,人類發展十分迅速,科技的發達往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更多的東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世界上非常漂亮的幾種動物,小夥伴們你們見過嗎?到了交配的季節,天堂鳥會將自己的身體鼓起來,看上去像是一把跳舞的雨傘。
  • 蜥蜴有多少種類,你知道嗎?
    蜥蜴你了解過嗎?你知道有多少種類,你知道蜥蜴喜歡生活在哪裡,怎麼飼養的嗎?第一種:綠鬣蜥。它們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寵物之一,它小時候身體基本上是以綠色為主,它們藉此在躲避敵人的視線,隨著不斷的長大,綠色慢慢的就褪去了,漸漸的身體分別是淺黃色、淺藍色或者是棕色等等。
  • 龍和蜥蜴是親戚?只要虐待蜥蜴就能求雨?
    蜥蜴是冷血爬行動物,俗稱「四腳蛇」、「蛇舅母」,蜥蜴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已知超過四千種,有大有小,有陸棲有半水棲,有穴居有樹居,有卵生有卵胎生,有肉食有雜食。在古代,龍和蜥蜴被認為是親戚。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蜥蜴敢吃嗎?我請你~
    這種野味便是蜥蜴,市場上幾乎每個攤位都有蜥蜴售賣,一般都是捆好的一隻,蜥蜴的品種都是鬣鱗蜥,又因這種蜥蜴主要的食物都是植物,果實和鳥蛋,所以它們不僅能吃還很綠色健康。除了整隻售賣之外,以防一些遊客不能接受,還會有一些蜥蜴做成的美食,這些美食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像是油炸的,用湯汁熬煮的等等。
  • 行走在水面上的蜥蜴
    單車踏板式運動想一想單車的踏板和曲柄是如何轉動的。蛇怪蜥蜴的後肢(曲柄)也是以同樣的方式運動。一隻腳(踏板)向下拍擊水面。隨著布有鱗片的腳的面積增大,這種拍擊產生的氣腔就像氣墊一樣,暫時支撐著蜥蜴的體重。
  • 你知道嗎?養鸚鵡、蜥蜴可能涉嫌違法
    你知道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鸚鵡、蜥蜴當作寵物,殊不知你的行為可能已經違法!如果不懂相關法律知識,盲目飼養、運輸、買、賣,有可能將面臨法律制裁。
  • 透明「青蛙」,你見過嗎(圖)
    通體淡黃的奇蛙  有的說,根本不是青蛙;有的說,是來自非洲的爪蟾;山西大學教授稱,可能患有白化病  你見過透明的「青蛙」嗎?前肢上有4個短爪,後腳上有3趾短爪並且後爪有蹼,遊動起來的姿勢先是前面兩個「手」一撥,然後後面的兩「腳」一蹬,像極了大多數人遊泳的姿勢。  從來不出聲,每天吃蚯蚓  王先生介紹,從抓回透明青蛙那天起,從來沒有聽見它叫過。「它的嘴巴很小,幾乎看不見舌頭。」王先生說,他小時候常常抓青蛙,青蛙應該有個長舌頭才對。
  • 關於多刺的蜥蜴 你了解多少?
    不同於鬍子龍或豹壁虎,所述刺尾蜥蜴 -否則被稱為dabb蜥蜴,mastigure,或uromastyces -不是一個普通的寵物。根據貿易法規,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允許出口這種特殊的爬行動物,因此很難獲得。但是,對於能夠找到一個的幸運迷來說,這種蜥蜴的照顧和性情使其成為一種令人愉悅的寵物。實際上,飼餵這種草食動物比飼餵吃的表親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