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塗布在線資訊」公眾號
電子膠粘劑的密度
1、單位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 kg/m3,我們的產品常用單位:g/ml
2、密度的測量及意義(1)測量方法:密度杯 5ml注射器(非標準方法,僅作參考)(2)意義:物理常量,在電子膠粘劑中並無特別意義。
電子膠粘劑的粘度
定義①液體在流動時,在其分子間產生內摩擦的性質,稱為液體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②液體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相對移動時,液體分子之間產生的阻力,使液體無法進行順利流動,其阻力大小稱為粘度。
粘度分為動力粘度與運動粘度
1 動力粘度
將兩塊面積為1m2的板浸於液體中,兩板距離為1米,若加1N的切應力,使兩板之間的相對速率為1m/s,則此液體的粘度為1Pa.s。在國際單位制中,動力粘度單位是Pa.s,平常說的粘度一般是指動力粘度
2 運動粘度
①動力粘度與同溫度下的密度的比值,表示液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時內磨擦力的量度;②流體剪切應力與剪切速率之比。它是這種流體在重力作用下流動阻力的尺度;運動粘度的單位是m2/S粘度的測量NDJ-7型粘度計主要技術參數測量範圍: 1~1×106mPa.s測量誤差:+/-5%(對牛頓液體)轉 速:750r/min、75r/min、7.5r/minBrookfield DV-II Pro粘度計測量範圍: 1 ~ 320*106 mPa.s(視轉子轉速而定)測量誤差:+/-1%(對牛頓液體)轉 速:0.01-200rpm(視轉子而定)
觸變指數的定義及意義定義:又稱觸變係數、搖變指數,反映流體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結構被破壞後恢復原有結構的能力的好壞。意義:一般觸變性越好,觸變指數越大,也就是流體在剪下力的作用下架構被破壞後回復原有架構的能力越好。
固化反應
通過化學反應(聚合、交聯等)獲得並提高膠接強度等性能的過程。固化是獲得良好粘結性能的關鍵過程,只有完全固化,強度才會最大。 固化可分為初固化、基本固化、後固化。
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達到一定的強度,表面已硬化、不發黏,但固化並未結束,此時稱為初固化或凝膠。再經過一段時間,反應基團大部分參加反應,達到一定的交聯程度,稱為基本固化。
後固化是為了改善粘結性能或因工藝過程的需要而對基本固化後的粘接件進行的處理。一般是在一定的溫度下,保持一段時間,能夠補充固化,進一步提高固化程度,並可有效地消除內應力,提高粘接強度。為了獲得固化良好的膠層,固化過程必須在適當的條件下進行。固化條件包括溫度、時間等。
1 固化溫度
膠粘劑反應最劇烈的時候的溫度。膠黏劑固化都需要一定的溫度,只是膠黏劑的品種不同、固化溫度不同而已。溫度是固化的主要要素,不僅決定固化完成的程度,而且也決定固化過程進行的快慢。適當地提高溫度會加速固化過程,同時也可以提高粘接強度。
2 固化時間
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膠黏劑固化所需的時間。固化時間的長短與固化溫度密切相關。升高溫度可以縮短固化時間,降低溫度可以適當延長固化時間。無論是室溫固化還是加熱固化,都必須保證足夠的固化時間才能固化完全,獲得最大粘接強度。
固化時間曲線圖(DSC檢測)凝膠時間是研究膠粘劑固化條件的重要參考數據,可作為檢驗膠粘劑成品性能,鑑定配方是否正確的一項簡單易行的方法
3 固化條件
以測得的固化溫度、固化時間、凝膠時間為參考依據。
儲存期及適用期
1、儲存期
在規定條件下,膠粘劑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預期的物理化學性能的最長存放時間。一般而言,儲存期內如果粘度沒有多大變化的話,其性能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儲存期檢測圖表(以DE205為例)
2、適用期(Pot life)
在規定條件下,膠粘劑仍能保持其操作性能和預期的物理化學性能的最長工作時間。在理想情況下,適用期應該是跟常溫下的儲存時間相關聯的,但是由於操作時的環境溫溼度的原因,已經操作本身導致的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剪切變稀,發熱)等的影響,會導致適用期比常溫下的儲存時間短,紅膠受其影響較大,具體的操作時間需要模擬客戶使用才能確定。
剪切力
拉伸剪切強度,膠黏劑的拉伸剪切強度試驗還常在高溫或低溫條件下進行。是膠黏劑主要的膠接強度指標。①對粘接頭試片的膠層施加拉伸剪切負荷,至接頭破壞的最大負荷,除以粘接面積的值。②也即在平行於膠層的載荷作用下,膠接試樣破壞時,單位膠接面所承受的剪切力,用MPa表示。
玻璃化轉變溫度(Tg)
玻璃化轉變是非晶態高分子材料的玻璃態與高彈態之間轉換;以玻璃化溫度為界,高分子聚合物呈現不同的物理性質:在玻璃化溫度以下,高分子材料表現類似塑料;在玻璃化溫度以上,高分子材料表現類似橡膠。
線膨脹係數(CTE)
熱膨脹材料的體積或長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現象。
熱膨脹通常用熱膨脹係數表示。 具體分為體積膨脹係數與線膨脹係數
1、體積膨脹係數相當於溫度升高1℃時物體體積的相對增大值。
2、線膨脹係數溫度升高1℃時,物體的相對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