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御弓之家。
在之前我們曾介紹了疑似外星人後裔的蘇美爾文明。本期,我們接著來講蘇美爾文明給我們留下的匪夷所思的謎團。
蘇美爾人曾居住在中東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他們創建的巴比倫王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他們的膚色為黃色,更接近亞洲人,但在他們同一地區周圍居住的卻多是白種人。
考古學家們也不知道,這支民族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又怎麼悄悄消失的。只知道在距今三四千年,他們便已擁有了非常燦爛的文化,而且他們的生活習慣很奇特,總是在山上祭神,如果住的地方沒有山,他們就會在平原上堆起假山。蘇美爾人崇拜的每個神都與一顆星星有關。他們繪出的星圖居然和今天的一模一樣。而且在星圖中,蘇美爾人留下了關於土星七顆衛星的記錄。要知道,這些衛星都必須在現代望遠鏡幫助下才能看到的啊!可是那個時候的蘇美爾人有望遠鏡嗎?
20世紀初,考古學家們找到了蘇美爾人留下的12塊泥版。上面刻著一首英雄敘事詩,名為《吉加美士史詩》。它的主要情節和《聖經·創世紀》的很相近。但是,這些泥版又給我們留下了讓我們疑惑的疑問。
在第三塊泥板上寫著:從遠方捲起一陣塵土,天搖地動。緊接著,太陽神出現了,他用巨大的翅膀和爪子抓住安吉杜。太陽神像一塊鉛一樣沉重地落在安吉杜的身上。安吉杜感到自己的身體重得像磨盤一樣。
在這裡,重要的不是太陽神的出現,而是太陽神抓住安吉杜,向上飛升的時候,安吉杜的感受。我們知道,當人體在很大的加速度作用下,身體會變得沉重起來。比如,太空人起飛時,會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將自己壓在座椅上。可蘇美爾人在數千年前是如何有這種體驗的呢?
第七塊泥版講述的內容更離奇。安吉杜被一隻巨鷹抓住,升到空中。巨鷹對安吉杜說:「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麼?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麼?」安吉杜說:「大地像高山,大海像湖泊。」
巨鷹在空中又飛了4個小時,再對安吉杜說:「你向下看看大地,大地像什麼?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麼?」「大地像個花園,大海像花匠的水槽。」
巨鷹又飛了4個小時,說:「你向下看看,大地像什麼?你再看看大海,大海又像什麼?」「大地像稀粥,大海像個水盆。」
當時,科學家們不是很理解安吉杜的比喻,但是當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後,他們突然發現,安吉杜的三次從高空看大地比喻恰到好處。
因為從不同的高度看地球上的景象確實如安吉杜描述的一樣。
每一個見到過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的人,都會覺得安吉杜的比喻是非常準確的。但幾千年前的蘇美爾人難道也見到過這樣的照片,或是他們乾脆是升到空中去過嗎?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這些知識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如果用常規的、呆板的思維方式來解泥板上的謎,那將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最讓人稱奇的是,1938年德國考古學家柯尼在巴格達附近發現的一個陶製粗口瓶。這個瓶高約10釐米,約有2300年以上的歷史了。被挖出來時,它正混雜在許多陶器和泥版中,呈乳白偏黃色。這是一隻花瓶嗎?考古學家充滿了疑問,因為瓶裡裝滿了瀝青,當中埋著一根銅管,銅管當中還有一根細鐵棒,也被瀝青包裹著。鐵棒頂端高出銅管1釐米,高出的部分雖然布滿鐵誘,但個別地方卻有一層灰色偏黃的物質。鐵棒下端則塞有3釐米厚的瀝青,使鐵棒與銅管完全隔離。
這個奇怪的東西是派什麼用處的呢?
考古學家沒有頭緒,於是他們請來了化學家幫忙。化學家通過對瀝青混合物的分析,並配出同樣的酸性物質,灌進陶瓶,把它們用銅絲與一隻小燈泡相連,燈泡居然亮了。這不就是一個電池嗎?而且是2300年以前的古電池。然而它的工作原理與現代的伏打電池相同。但伏打發明世界上第一節電池是在1800年。可這些電池是派什麼用處的呢?考古學家發現,它們的用途是通過電解法將金鍍在雕像和裝飾品上。於是,科學家就仿製了類似的電池,倒入新鮮的葡萄汁,電壓表上居然顯示出0.5伏特電壓,並成功地進行了電解鍍金試驗,而且電池連續工作了18天之久。
這一系列看上去奇特的發現和記錄至少向我們說明一點:蘇美爾人有著超過當時任何一個民族的先進科技知識,有些甚至接近現代化的水平。是誰教會他們這些的呢?這個來去神秘的民族在史詩中記載的「神」,是不是曾將他們的祖先帶到了天上「神」的飛行器中,並教授了他們先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