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科學的貢獻不小於愛因斯坦,但同時也因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連吃飯都需要人照顧,這樣的霍金是怎麼生孩子的呢?

霍金共有三個子女,而且都是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簡所生,1963年,簡通過朋友認識了霍金,後來又發生了幾次偶遇。於是,他們產生了愛情。第二年,簡和霍金結了婚。霍金的三個孩子都是他與簡所生。
霍金在1963年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病。醫生一開始說他只能再活2年,但是他病情惡化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過了2年,他還能走路,雖然要拄著拐杖。1965年,7月14日,霍金和他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結婚,那時候的霍金的病情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重,除了腳不方便需要柱拐杖以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1967年霍金有了第一個兒子羅伯特,在1970年有了第一個女兒露西。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他才開始用輪椅,在相隔了幾年之後的1979年,霍金迎來了第三個孩子提默西。20世紀70年代末的霍金,已經到了難以清楚說話的地步,不過他還沒有完全失去對身體的控制,他還能自己控制輪椅。
由此可見,霍金雖在21歲時被檢查出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並不是一病發就立刻癱瘓的,而是逐漸病發,一開始只是手腳不太靈活,只要拄著拐杖就能自由行動、正常吃飯睡覺,和普通人一樣生活,能生下三個孩子也不奇怪。
霍金本人在看到這個問題時,他的回答是:「我的病只影響到了隨意肌,不隨意肌還是非常正常的。」根據霍金本人的回答,硬化症雖然使得他全身癱瘓,但沒有影響他的生殖器官。所以霍金能像正常人一樣過夫妻生活,也能生下健康的孩子。
霍金患的是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下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究竟是怎麼回事,會不會影響霍金的夫妻生活?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後一名稱英國常用,法國又叫夏科病,而美國也稱盧伽雷氏病。我國通常將肌萎縮側索硬化和運動神經元病混用。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病因至今不明。20%的病例可能與遺傳及基因缺陷有關。另外有部分環境因素,如遺傳、重金屬中毒等,都可能造成運動神經元損害。產生運動神經元損害的原因,目前主要理論有:
1、神經毒性物質累積,穀氨酸堆積在神經細胞之間,久而久之,造成神經細胞的損傷。
2、自由基使神經細胞膜受損。
3、神經生長因子缺乏,使神經細胞無法持續生長、發育。
早期症狀輕微,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等一些症狀,漸漸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最後產生呼吸衰竭。
依臨床症狀大致可分為兩型:
1、肢體起病型
症狀首先是四肢肌肉進行性萎縮、無力,最後才產生呼吸衰竭。
2.延髓起病型
在四肢運動還好之時,就已經出現吞咽、講話困難,很快就進展為呼吸衰竭。
簡單的說就是硬化症影響的是交感神經控制的肌肉,並不會影響副交感神經的肌肉,而男性器官是用副交感神經所控制的,所以疾病並沒有影響霍金的生育能力。
2014年8月30日,史蒂芬·霍金接受冰桶挑戰,但由於去年患過肺炎,霍金教授的子女代父親接受冰水澆頭。在YouTube上的視頻顯示,當三位朋友將冰水澆到霍金三個子女的頭上時,他們大笑大叫。霍金教授也在視頻講話中,:「我敦促人們向運動神經元病協會捐款,以期根除這個可怕的疾病。」

這次冰桶挑戰並不是霍金的孩子第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前霍金就曾經帶三個兒女參加活動,幸運的是霍金的三個孩子並沒有遺傳霍金的疾病,他們都健康的長大了。他的女兒露西還成為了一名作家,霍金還跟自己的女兒合著了幾本宇宙探險的科普書。而他的兩個兒子也有不小成就,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