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上最長壽的老人、已故的亨利·阿林厄姆(Henry Allingham)有一次告訴布賴頓(Brighton)報紙《阿爾戈斯》(Argus),他的長壽秘訣是「香菸、威士忌和狂野辣妹」。
這方子算不上正統,但一種最新的長壽創想更加顛覆傳統。
致力於長壽研究的科學家首次對弓頭鯨(二名法:Balaena mysticetus)進行了基因測序,並在它們的DNA中找到了一些奇妙的差異,或能解釋它們何以存活200年之久——成為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
他們希望,這一知識最終也能極大地延長人類的壽命。
「我們認為,不同物種為延長壽命發展出了不同的 伎倆 。」團隊帶頭人、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若昂·佩德羅·德·馬加良斯(Joao Pedro de Magalhaes)說。「這些發現也許能應用到人類身上,以抗擊與衰老相關的諸多疾病。」
無數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尋覓不死之術,至少也想求個延命之方。
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龐塞·德萊昂(Juan Ponce de Leon)據說就是在尋找不老泉時發現了佛羅裡達。但有學者指出,這種動機說法是他死後才有的。
在延長人類平均壽命方面,科學家要比「徵服者」們成功得多。但這主要還是靠削減嬰幼兒死亡率來實現的。
即便將現代醫學發揮到極致,也很少有人邁過110歲大關,成為「超級百歲老人」。(阿林厄姆在2009年以113歲高齡去世。)而對弓頭鯨而言,跨過這個歲數就像遊過一座北極冰山一樣,優哉遊哉。
這種鯨以碩大而堅實的頭骨著稱,它們以此衝破北極的冰層。弓頭鯨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它們更加知名的表親藍鯨。成年弓頭鯨一般身長15米,重60噸(單是舌頭就有1噸重)。
這意味著它們細胞數量很多——是人類的1,000倍左右。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它們罹患癌症的可能性也是人類的1,000倍,但事實並非如此。
「從它們的體型和壽命來看,其細胞發展成癌症的可能性必定較人類低出很多。」研究者們表示。
而且相對於人類,這種動物在步入高齡之前表現出的其他疾病病徵也少之又少。
馬加良斯博士的團隊在弓頭鯨的基因中找到了與癌症和老化相關的變異,以及與DNA修復和細胞周期調控相關的基因增益或丟失。
「研究結果拓展了我們對哺乳動物壽命演化的理解。」作者們在發表於《細胞報告》期刊(Cell Reports)的論文中寫道。
研究人員也在探究令這些鯨長到如此個頭的適應性改變。
「鯨細胞的新陳代謝率遠低於體型較小的哺乳動物。」馬加良斯博士說。「我們發現了一個參與體溫調節的特異性基因(名為UCP1)的變異,可能與鯨類細胞異乎尋常的新陳代謝有關。我們也許能從中解釋為何弓頭鯨和其他類似動物能維繫如此龐大的身軀。」
譯 丁盈幸 校 俆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