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不僅有像「卡塔尼亞」這樣的城市風光,它的知名更在於它自然的景觀和歷史沉澱。
西西里號稱有10個名跡值得遊走。但理論上最有名的應該是埃特納這個活火山。它是一個無論你在西西里的何處都可以看到的景觀。
當然,在西西里一定要去的還有《西西里美麗傳說》的拍攝地錫拉庫薩,歷史上它曾經是發達的古希臘城邦,也算是做一個歷史名城。
如果說到歷史,西西里島必須要打個卡的還有西西里島南部海岸的阿格裡真託,城外就是神廟谷,那裡有一系列5世紀的多立克式神廟。
自然遺蹟還有一個是在西西里島的西南海邊,(白懸崖海灘——土耳其階梯)——號稱土耳其棉花堡的異國兄弟。
我們先說說火山:
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拉丁語作Aetna,西西里語作蒙吉貝洛(Mongibello),它還有一個希臘語的名字Atine,意為「我燃燒了,海拔3200米以上,是歐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特別之處是它的活躍,自2007年以來發生20餘次噴發,我們是2016年10月到訪,再此之前的2015年12月3日,埃特納火山噴發,2017年2月27日起,埃特納火山又開始噴發,且都是到內居民都能看到規模性噴發。
艾特納火山公園距離卡塔尼亞100多公裡,開車過去一個半小時。我們找的司機就所住民宿對面小賣部聊天時候認識的。
當時覺得當地民風還不錯,小賣部抽菸的哥們看起來也比較友善,且感覺他們也沒啥事,早中晚都能看到他們在那扯淡,我就問一個青年,你有車嗎?他說—有,而且載我們往返火山才300多人民幣。
去看車的時候,感覺擦有點小啊!我們就有些不樂意,但小哥用著也不怎麼樣的英文表達各種OK。看著便宜省事的份上也就他了。
坐著不顯站起來小哥老高了
司機小哥得有1.9米+,開的卻是一個介於寶來和菲亞特500之間的小轎車,還是一個手動擋,也不知道他日常開別不憋屈...
埃特納火山大概這是西西里島最有名的景點吧。景點纜車竟然排了20多分鐘的隊才上去。等我們上了纜車才發現,竟然還有徒步線路。
其實纜車只是火山之旅的開始一段。纜車到站後,遊客們繼續等待集結,被安排上了一個改裝的「大腳車」沿著在火山灰中生生開拓出來的「狹窄」的雙向道,以極低的速度又開了小半個小時才到了火山口。
大腳車開過也是一條可以徒步的路。雖然一路上只是零星看到幾十人,但你卻看到他們的興致盎然,另外還有騎越野車的遊客。
可惜我們的時間短暫,如果從上到下,纜車和大腳車的部分完全徒步,在火山公園至少需要5、6個小時。而且你要有毅力走完火山的碎石路,吸著大腳車帶起的彌散在整個空間的灰塵。
車一圈圈,繞著超大的彎的向上前行,大地一點點的向下,很快我們已經行駛在雲上,車道的遠端只有雲海。
不算那種國內外一些不知名的小火山,我真正登頂的規模性火山有兩個——埃特納和富士山。
和粗糙的歐洲人相比,日本人更精細化經營,而且或許由於他們國土狹小,真正可供人生活的面積更小,他們對於每一寸土地都儘量保持著原貌。所以富士山修建到2000多米可通車的線路後,後端就完全都是人工棧道。
富士山將上、下山的線路分開,上山路有細碎的火山碎石,有大塊的火山落石,整個人工棧道與60度自然落石路與曲折的林間的土路錯落一起,中間還有多個驛站,讓你在登山中感受著富有層次的變化。
而下山無盡Z字形的火山碎石路則是讓人走到了絕望,但下山路完全保持著火山原貌。而且只有晨光時山體才會有特別厚重的雲層,其他時間登山者都可以看到山下遠方的森林和湖泊,視覺上有著更多的享受。
到埃特納火山,上下完全是一條路,而且下了纜車基本就在雲層之上,看不到山下的風景,目光所及也完全都是灰色和棕灰色和白色,讓人很快就有著疲憊感,假設真的徒步其實也感受不到更多...
埃特納火口海拔3323米,直徑500米;常年積雪,且沒有對外開放。從高度上看,富士山略勝一籌,它的山頂是3776米,每年7-9月山頂沒有積雪,且可以爬到火山口。
和富士山的單體火山結構不同,維特那是一個火山群,主火山口和多個小火山口的合集。資料顯示,這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火山口有200多個。
遊客線路的顯然不是主火山口,大腳車帶我們到的火山口頂,完全是死氣一片,沒有任何「活火山」的跡象。在富士山登頂後,起碼我還看到了白色水蒸氣。
埃特納火山遊客的觀光路線,其實有些失望,完全沒有期待的環形火山口的模樣——大小不等的幾個坑,沒有一個冒氣的。
這個火山口的遊覽路線也是不規則的散亂路線,不像富士山有一條環形的主路。埃特納只有一個繞著最大火山口的主路,和若干分岔路,如果有徒步精神你甚至可以徒步到更遠的火山頭,甚至感覺可以翻過下圖的火山,也可以直接走到景點的火山口的谷地,完全是開放式的路線。
不知道,埃特納的遊客路線,是不是常年附著著雲海,反正登頂後除了光禿禿的火山遺蹟,也看不到任何風景。
最後在遊覽車停靠點附近,發現了不同的火山遺蹟,感覺像是大規模噴發後,成規模的火山熔巖凝固下來的遺蹟。我們也撿了新鮮的火山石。
出發前,我們還查了一些資料,埃特納火山區,當地出產的葡萄釀成的葡萄酒更是遠近聞名,而在埃特納火山海拔900-1980米的地區為森林帶,有慄樹、山毛櫸、櫟樹、松樹、樺樹等。
本想問問開車的本地小哥,是不是能路過下森林區。那哥們竟然沒去過埃特納火山,我們完全按照Google Map規劃的路線走的,陰錯陽差路過一大片慄子林。
標紅的都是🌰
和法國那些觀賞慄子不同,義大利大部分慄子樹感覺和國內的都是食用型品種,而且當地人不知道不屑還是懶得上山撿慄子,滿樹和地上的慄子。我們不能客氣,大概收集了一袋子。藉助同伴看到的,先煮,再速凍的方式,在民宿簡易的條件下沒有浪費這慄子。
查閱了資料,有各種關於世界10大火山的排行,10、莫納羅亞山,9、波波卡特佩特火山,8、阿雷納爾火山,7、聖海倫斯山,6、布羅莫火山,5、馬榮火山,4、吉力馬札羅山,3、埃特納火山,2、Maelifell火山,1、富士山。
埃特納位於第3,可惜就是這次走的純遊客路線。
上述火山很多都沒有聽過名字。但有兩個火山其實我一直很嚮往,也有朋友前往過。我想分享下且是我未來探索的目標:
吉力馬札羅山:
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位於坦尚尼亞東北部,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非洲最高的山脈,也是同時是火山和雪山。其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
吉力馬札羅山地區已經於1968年闢為國家公園,生長著熱、溫、寒三帶野生植物和棲息著熱、溫、寒三帶野生動物。
一共有兩個5000米以上的峰,一個基博峰Kibo(5896m), 另一個是馬文濟峰(Hans Meyer Peak)。
吉力馬札羅的徒步的特點是你可以從熱帶一路向上在熱帶非洲草原一路到雪線的山頂。
而且吉力馬札羅早就是一個成熟的線路,雖然海拔很高,但有難度各異路線可以選擇,如果走商業團難度很低。我知道的一個5-6個的小團,會有配備一個10個人的輔助團隊。背夫、廚師,馬夫、醫生,甚至還有人專門背廁所。可以讓你沒有任何壓力,吃的好好,睡得踏踏實實爬上吉力馬札羅。
只要你沒有太明顯的高反,即使5000多米的頂峰,也可以相對順利的上去,用朋友的話說——服務很好很專業,再上不去只能是你的緣分沒到。
另外一個特別想去的且可以爬上的火山是印尼的宜珍火山:
據去過的朋友講,夜晚硫磺燃燒形成整片藍色火焰,他們在夜爬的時候,可以看到當地挑硫磺的人,背負著藍色的螢光在山脊中穿行。深夜中就像一道藍色的幽靈。如果用相機長時間曝光,可以拍出一道神秘誘惑的藍色線條。
宜珍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東部,是由多個小複式火山組成了一個20公裡寬的火山口。宜珍火山以富含硫磺而著稱,火山口有一個寬約公裡的藍綠色火山湖。
宜珍火山攀爬起來有很大難度對體力有要求,出發前往火山口的道路陡峭,手腳並用需要2個小時由嚮導帶領。
隨後會來到火山口的邊緣,一條碎石小路可以往下探探,看到最為著名的硫磺藍色火焰,也被人成為地獄之火。而且全程硫磺的味道非常刺鼻,需要戴防毒面罩。
標紅點是宜珍火山 綠點是布羅莫火山
一般去印尼爬火山都會把宜珍火山和布羅莫火山連著一起玩,這兩個火山距離6-7個小時。
可惜疫情感覺沒1-2年很難會恢復,一切就更多YY一下了。不過宜珍火山和布羅莫火山已經成為我下一個目的地,如果有想,咱們可以提前約起來!
更多旅行遊記請關注」生於1983「,長按二維碼,就可以關注。也請幫「點讚」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