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化處理後的泥水經過二沉池分離,澄清後的達標處理水才能排放,同時還要為生物處理設施提供一定濃度的回流汙泥或一定量的處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對活性汙泥系統的運行效果有直接關係。
1、出水懸浮物超標
二沉池出水懸浮物含量增大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對策如下:
(1)活性汙泥膨脹使汙泥沉降性能變差,泥水界面接近水面,部分汙泥碎片經出水堰溢出。對策是通過分析汙泥膨脹的原因,逐一排除。
(2)進水量突然增加,使二沉池表面水力負荷升高,導致上升流速加大、影響活性汙泥的正常沉降,水流夾帶汙泥碎片經出水堰溢出。對策是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使進水儘可能均衡。
(3)出水堰或出水集水槽內藻類附著太多。對策是操作運行人員及時清除這些藻類。
(4)曝氣池活性汙泥濃度偏高,二沉池泥水界面接近水面,部分汙泥碎片經出水堰溢出。對策是加大剩餘汙泥排放量。
(5)活性汙泥解體造成汙泥的絮凝性下降或消失,汙泥碎片隨水流出。對策是找到汙泥解體的原因,逐一排除和解決。
(6)吸(刮)泥機工作狀況不好,造成二沉池汙泥或水流出現短流現象,局部汙泥不能及時回流,部分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汙泥缺氧腐化解體後隨水流溢出。對策是及時修理吸(刮)泥機,使其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7)活性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汙泥因缺氧腐化解體後隨水流溢出。對策是加大回流汙泥量,在二沉池中的縮短停留時間。
(8)水溫較高且水中硝酸鹽含量較多時,二沉池出現汙泥反硝化脫氮現象,氮氣裹帶大塊汙泥上浮到水面後隨水流溢出。對策是加大回流汙泥量,縮短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
2、出水溶解氧偏低
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對策如下:
(1)活性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時間過長,汙泥中好氧微生物繼續消耗氧,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對策是加大回流汙泥量,縮短停留時間。
(2)吸(刮)泥機工作狀況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汙泥不能及時回流,部分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汙泥中好氧微生物繼續消耗氧,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對策是及時修理吸(刮)泥機,使其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3)水溫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動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區厭氧微生物活動加強,最終導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對策是設法延長汙水在均質調節等預處理設施中的停留時間,充分利用調節池的容積使高溫水打循環,或通過加強預曝氣促進水汽蒸發來降低溫度。
3、出水COD升高
二沉池出水,突然升高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對策如下:
(1)進入曝氣池的汙水水量突然加大、有機負荷突然升高或有毒有害物質濃度突然升高等。對策是加強汙水水質監測和充分發揮調節池的作用,使進水儘可能均衡。
(2)曝氣池管理不善(如曝氣充氧量不足等),導致出水,突然升高。對策是加強對曝氣池的管理,及時調整各種運行參數。
(3)二沉池管理不善(如浮渣清理不及時、刮泥機運轉不正常等),對策是加強對二沉池的管理,及時巡檢,發現問題立即整改。
4、汙泥上浮
二沉池汙泥上浮指的是汙泥在二沉池內發生酸化或反硝化導致的汙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現象。這些漂浮上來的汙泥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其生物活性和沉降性能都很正常。漂浮的原因主要是這些正常的汙泥在二沉池內停留時間過長,由於溶解氧被逐漸消耗而發生酸化,產生心H2S等氣體附著在汙泥絮體上,使其密度減小,造成汙泥的上浮。當系統的SRT較長,發生硝化後,進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會含有大量的硝酸鹽,汙泥在二沉池中由於缺乏足夠溶解氧(DD<0.5mg/L)而發生反硝化,反硝化產生的N2同樣會附著在汙泥絮體上,使其密度減小,造成汙泥的上浮。
控制汙泥上浮的措施,一是及時排出剩餘汙泥和加大回流汙泥量,不使汙泥在二沉池內的停留時間太長;二是加強曝氣池末端的充氧量,提高進入二沉池的混合液中的溶解氧含量,保證二沉池中汙泥不處於厭氧或缺氧狀態。對於反硝化造成的汙泥上浮,還可以增大剩餘汙泥的排放量,降低SRT,通過控制硝化程度,達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5、表面出現泡沫浮渣
二沉池表面出現浮渣後,首先應檢查刮渣板、浮渣鬥和浮渣衝洗水是否正常,浮渣泵是否出現問題,如果是刮渣系統本身的故障,應立即修理。
汙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劑、類脂化合物等能引起放線菌迅速增殖的有機物,導致二沉池表面出現生物泡沫浮渣。對策是用水噴灑、減少曝氣時間、投加氧化消毒劑或混凝劑等。
二沉池汙泥局部短時間內缺氧,出現反硝化現象造成汙泥上浮會形成浮渣。汙泥在二沉池停留時間過長發生腐化變質,在H2S、CH4等氣體的裹帶下部分汙泥上浮也會形成浮渣。解決這兩種浮渣的根本措施是找到造成汙泥反硝化和腐化的原因分別予以調整。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