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行星衝日為哪般?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行星衝日為哪般?

  ■將新聞進行到底

  ■新聞緣起

  今年,天文愛好者有幸可看到太陽系全部外行星衝日。外行星衝日時間分別是:

  1月6日5時,木星衝日;4月9日5時,火星衝日;5月11日2時,土星衝日;8月29日23時,海王星衝日;10月8日5時,天王星衝日。

  溫暖的四月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在四月,「火星衝日」,「月全食」,「日環食」等天象將齊聚蒼穹,天琴座流星雨和船尾座流星雨也將分別上演。而這裡面,首先登場的就是火星衝日。對熱愛觀測星空的天文愛好者而言,衝日現象可謂天空中的常客。那什麼是衝日現象?如何觀測?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天文館的相關專家,為您詳細解讀行星衝日天象。

  衝日時,天體離地球較近,是觀測的好時機

  衝日,簡稱衝,是由地球上觀察天體與太陽的位置相差180度,即天體與太陽各在地球的兩側的天文現象。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衝日時,太陽落下西邊地平線時,要觀察的天體就從東邊升起,直到第二天太陽再次升上地平線。」因而衝日期間,火星整晚都可以觀測到。據朱進介紹,作為太陽系內距離地球最近的地外行星,火星約687個地球日繞太陽一周,地球每隔2年2個月左右就會與火星「相會」,今年這個時刻將發生在4月9號凌晨。「一般來說,衝日時天體距離地球相對較近,是天文愛好者觀測的好時機。」北京天文館李昕說。

  李昕表示,因為地球與行星的軌道非正圓關係,如果天體在近日點前後衝日,亮度也會是歷次衝日之中最亮的,這個衝日也被稱為大衝,其他的衝日則稱為小衝或直接稱衝日。在大衝期間,火星的表面地形和活動狀況甚至能用肉眼直接可見,有利於天文家觀察火星情況。但在現在,「藉助於高精度的觀測設備和火星探測器,人類對於火星的了解已經今非昔比。這些手段已取代衝日觀測,成為人類認識火星更好的方法。」

  地外行星既可發生衝日,也可發生合日現象

  據李昕介紹,和衝日相對的,是合日現象。在合日現象發生時,地球,太陽,行星仍然在一條直線上,只是太陽在中間,行星在太陽的另一側,此時行星與太陽同升落。「天文學家將太陽系內的行星分為地內行星和地外行星,顧名思義,地內行星就是運行軌道在地球以內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地外行星是軌道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包括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李昕說,「那麼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地外行星既可以發生衝日,也可以發生合日現象。而地內行星則不能衝日,只能發生合日現象。」

  地內行星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可出現兩次合日

  「地內行星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可以出現兩次合日,一次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稱為下合;另一次它同地球分在太陽兩側,稱為上合。」 李昕告訴記者,「當地內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也就是我們說的下合時,如果剛好行星路過太陽的表面、與地球和太陽形成一條直線,就形成了凌日現象。不過這是很少見的情況。」 至於凌日現象到底有多少見,李昕以2012年6月6日發生的金星凌日為例,「這是本世紀發生的第二次金星凌日,卻也是本世紀的最後一次,下一次發生就要等到105年以後了。」

  「那麼火星形成的天象,實際上就是一個合、一個衝。當它衝日時,太陽落下它便升起,我們整夜都可以看到它;合的時候它在太陽的另一側,所以觀測價值不大。」李昕說。

  行星衝日,小天象的大學問

  李昕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了解行星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因而衝日已不再是人們認識行星的最佳方式,它更多是普通的天文愛好者觀測行星的較佳時期,藉助天文望遠鏡和星圖,就可以在行星衝日時觀測到它。「如2012年,就發生過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五大行星在一年內輪番」衝日「的現象,這就為天文愛好者提供了觀測這些行星的好時機。」李昕說。

  據他介紹,行星下合,還是有一定的觀測價值的。還以金星凌日為例。因為光線是直線傳播,由於水星、金星的視圓面遠遠小於太陽的視圓面,在凌日發生時,使得它表現為在日面上僅出現一個緩慢移動的小黑點。據了解,早在公元17世紀,著名的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就曾提出,金星凌日時,在地球上兩個不同地點同時測定金星穿越太陽表面所需的時間,由此算出太陽的視差,可以得出準確的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雖然哈雷未能在有生之年遇上「金星凌日」,但在他提出這一觀測方法後出現的四次金星凌日天象中,每一次科學家都高度重視。比如,1761年5月26日金星凌日,俄羅斯天文學家羅蒙諾索夫,就發現了金星大氣。而後,天文學家又通過金星凌日搜集到大量數據,成功地測量出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496億千米。

  「但是在上合天象時,行星在太陽的另一側,此時的觀測價值就不是很大了。」李昕說。

相關焦點

  • 五星衝日並不稀奇
    ■第二看臺  行星衝日,以幾乎各行星每年一次的頻率發生著,它並不神秘,更不可能與任何神秘事件的徵兆扯上關係。2012年3月4日,在我國古時被稱為「熒惑」的火星率先上演衝日天象,以此拉開2012年五大行星衝日的序幕。其後,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將輪番上演衝日大戲,與地球、太陽成直線。
  • 日月食、金星凌日、行星衝日等諸多罕見天象齊聚2012
    此外,獵戶座流星雨將在10月18日—23日發生,獅子座流星雨將在11月18日前後發生。而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雙子座流星雨將在年底上演,從12月7日持續到17日。12月14日凌晨,雙子座流星群將有可能出現爆發,且當天為農曆初二,整夜沒有月光幹擾,觀測條件最佳。  天文專家介紹,觀測流星雨需要有寬敞的視野,用肉眼觀賞即可。如果使用瞭望遠鏡,視場會大大減小,觀測到的流星的數量會大大減少。
  • 流星行星閃耀5月夜空 水星凌日、火星衝日等天象先後登場
    原標題:流星行星閃耀5月夜空 水星凌日、火星衝日等天象先後登場   [導讀] 流星和行星是5月夜空的主角,寶瓶座η流星雨、天琴座η流星雨、水星凌日、火星衝日等天象先後登場,愛好星空的公眾可以在室外觀測這些美妙天象。
  • 衝日|它是「宙斯之父」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躺贏」第一名
    #天王星衝日# 每年10月底宜觀測!日落後,天王星從東偏南方升起視野開闊處整夜可見。需要高倍率天文望遠鏡+星圖軟體~觀星時請注意保暖~今日關鍵詞 「天王星衝日」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天王星將於10月28日上演「衝日」表演。
  • 衝日與凌日:以地球未分界點
    2012年五大行星輪番衝日,2013年也有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大行星衝日。一時間,「衝日熱」似乎蓋過了前幾年的「凌日熱」,成為天文愛好者最關心的話題。那麼衝日和凌日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天文學家們把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分為兩大類:以地球為基點,一類為地內行星,一類為地外行星。
  • 金星合月&火星衝日|明日上演
    今天上午央視新聞發布微博說:「明天將上演「金星合月」和「火星衝日火星衝日這個天象平均每兩年零兩個月才會發生一次,衝日前後明亮的火星整夜可見,是觀測它的最佳時間。火星衝日可以發生在軌道上任何一點。如果火星衝日時,火星剛好處在近日點附近,那麼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更近,稱為火星近日點衝日,也叫火星大衝。
  • 2018年五大行星輪番「衝日」:27號就輪到15年難遇的火星「大衝」
    行星衝日一直是每年天文現象的重頭戲之一,它讓我們能夠近距離觀察行星。根據天文專家介紹,五大行星將在今年輪番上演「衝日」大戲。這五大行星分別是木星(5月9日)、土星(6月27日)、火星(7月27)日、海王星(9月8日)、天王星(10月24日)。
  • 最近土星衝日?那有土星衝月嗎?
    從字面上理解,土星衝日貌似是這樣的其實衝這個概念來自星佔學,相衝本意是二者方位相反,所以說相衝。行星衝日嚴格的定義是行星在天球上與太陽相差黃經180度的時候(也是地球運行到行星和太陽之間的時候)。因此行星衝日嚴格意義上說只是行星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太陽落山以後行星就會從東邊升起,相對來說觀測條件會較好一些。同時由於太陽系內行星軌道平面都差不多,所以在黃經相差180度的時候也是這個行星比較亮也比較近的時候。
  • 火星衝日14日上演
    火星衝日天象14日將現身天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從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約兩個月內,是觀測火星的良好機會。而14日衝日前後,火星觀測條件達到最佳。屆時,火星將整夜可見,亮度超過木星,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容錯過。
  • 古人稱「火星衝日」為「熒惑守心」,這是為何?
    他們給火星衝日起了個名字,叫"熒惑守心",這是為什麼呢?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它有著橘紅色的外表。平時火星和地球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有似乎飄忽不定的運動軌跡。如果在晴朗的夜晚,閃爍的群星中間,有時會看到一顆紅色的亮星,就是火星。在7月27日將出現一種天文現象:"火星衝日"。
  • 「一號小行星」穀神星28日「衝日」
    新華社天津8月26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擁有「一號小行星」頭銜的穀神星將於28日「衝日」,此後10多天內,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感興趣的公眾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倩影」。
  • 2017木星衝日最佳觀測時間地點 木星衝日現象介紹
    木星衝日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天文現象,在木星衝日這天,地球在中間恰似用扁擔一邊挑著太陽、一邊挑著木星。據悉,4月8日將上演「木星衝日」天象,有興趣的話是可以觀賞一下哦!2017木星衝日最佳觀測時間。
  • 雙星伴月、木星衝日…7月五大天象不可錯過!
    在7月14日和7月21日分別「衝日」後,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直到年底時,二者將幾乎「挨」到一起。 細心的你也許會在上圖中觀察到:除了土星、月球和木星,在木星「旁邊」還有一顆冥王星。 雖被人類降級成了矮行星,但「冥王」還是位列仙班,暫時成了矮行星之首。
  • 14日「7號小行星」衝日
    金陵晚報報導昨日,記者從江蘇省天文學會了解到,初冬的夜空依然群星璀璨,天文愛好者繼9日清晨剛剛觀測到了難得一見的「水星凌日」後,14日又將迎來「7號小行星」衝日的天文景觀。屆時,如果天氣晴好用小型天文望遠鏡甚至雙筒望遠鏡就可以找到它的「倩影」。
  • 9月12日海王星衝日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將在2020年9月12日上午4:26到達衝的位置,即以地球為中心,太陽和海王星分別位在地球兩側、赤經經度相差180度的地方。這是一年中海王星的最佳觀測時機,因為海王星此時最接近地球、視直徑最大、亮度最亮,且整夜可見。
  • 9月12日「海王衝日」之日
    天文專家介紹,海王星將於9月12日「衝日」,在天氣晴朗的條件下,在此後10多天中,有興趣的天文愛好者藉助天文望遠鏡將可目睹到這顆淡藍色神秘星球的風採。自從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後,海王星就成了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
  • 「火星衝日」14日上演
    據新華社南京10月9日電 火星衝日天象14日將現身天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從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約兩個月內,是觀測火星的良好機會。而14日衝日前後,火星觀測條件達到最佳。屆時,火星將整夜可見,亮度超過木星,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容錯過。
  • 火星衝日14日上演
    火星衝日天象14日將現身天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從9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約兩個月內,是觀測火星的良好機會。而14日衝日前後,火星觀測條件達到最佳。屆時,火星將整夜可見,亮度超過木星,感興趣的天文愛好者不容錯過。
  • 木星衝日說法有哪些?木星衝日現象有什麼預兆
    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自轉最快的行星。我們時常會看到行星衝日的新聞,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和星座知識來了解有關於木星衝日的知識。每過1年又34天,木星、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天文學上稱為「木星衝日」,傍晚時木星在東南地平線上,屆時,木星將達到最亮,亮度僅次於金星,整夜可見。  此時,木星距離地球最近,光度最亮,觀測最宜。木星衝日前後幾個月木星亮度變化不大。木星衝日時木星位於和太陽完全相反的方位上。這種情況下,木星亮度達到最亮,整夜可見。所以觀測時間就是天黑以後。前半夜在東南方,後半夜在西南方,半夜在正南。
  • 「木星衝日」10日在哈爾濱肉眼可見
    10日,「木星衝日」在哈爾濱肉眼可見,提醒大家不要錯過!據黑龍江省天文學會秘書長劉川浩介紹,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素有「巨人行星」之稱,體積是地球的一千多倍。「木星衝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軌道上運行時與太陽重逢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木星與太陽黃經相差180度的現象。木星繞太陽公轉一圈大約需要12年,因此多數年份木星都會有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