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高溫已達5.5萬億度,零下273.15度卻無法達到?

2020-10-14 宇宙觀察

看似無盡頭,實則有終點


目前人類能製造且保持一段時間的「最高溫度」是1億攝氏度,這個記錄是2020年4月24日由中國的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創造的,一共持續了10秒。

如果不考慮「持續性」的話,人造最高溫度就是5.5萬億攝氏度,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2年生成,只在粒子對撞瞬間出現過。


什麼是溫度?

用物理語言來描述:溫度就是粒子運動速度的外在表現,不論是「一個」粒子還是「一群」粒子,它們的運動越快,溫度就越高,但這屬於微觀溫度。


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說,大量空氣分子的熱運動才是人類感覺到的宏觀溫度,它們受太陽熱輻射的影響,在大氣圈內反覆運動並傳導熱量,最終才營造出了今天14℃的地表平均溫度

對人類來說單個或者多個粒子的5.5萬億攝氏度沒有任何威脅,也根本無法影響整個宏觀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人暴露在太空中會被凍死而不是被太陽高溫毀滅的原因,畢竟太空物質密度太低,有限的幾個原子運動速度再快溫度再高,也不至於燒毀人體。


短暫的低溫之路

通過對「速度越快,溫度越高」的掌握,我們很容易就能反推出「速度越慢,溫度越低」,具體到微觀粒子身上來說,就是它們「越安靜」,由它們組成的宏觀物體表面溫度就會越低


但相比動輒幾千億幾萬億的高溫,低溫之路明顯要短的多,因為在我們的宇宙裡最低溫度就是絕對零度熱力學上叫0K,換算一下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

-273.15℃,這個在數量級上和5.5萬億℃相差甚遠的數字,在外人看起來似乎「更容易達到」,但事實上它就是物理學家的鏡中花水中月,和光速一樣屬於那種「可以無限接近但永遠無法達到」的宇宙鐵律。


絕對零度為何可望不可即?

在量子力學出現之前,確切來說是「不確定性」出現之前,物理學家們都認為組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們是「十分牢靠」的,但隨著「不確定性原理」的出現,一切都變了。


不確定性原理的主要「對象」就是原子內部圍繞原子核運動的核外電子們,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物理學家們永遠無法確定「某個電子」的精確位置動量,只能用「概率雲」的形式儘可能預測它可能在什麼地方出現。

早期的愛因斯坦一直認為,「概率」就是物理學家數據收集不到家的託詞,整個宇宙本質上肯定還是確定性的,因此對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深惡痛絕,但無奈愛因斯坦本人也找不到證據來推翻不確定性,所以電子「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出現」是真的無法求出來的


通向絕對零度的死胡同

在物體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而核外電子又無法被精準定位的情況下,物理學家是無法把一個原子「百分百靜止」的,而沒有絕對靜止便沒有絕對零度,畢竟核外電子們還在運動並產生熱量。


目前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冷的地方,是5000光年外的回力棒星雲,那裡的溫度是零下272.15℃,比零下273.15℃的絕對零度剛好高了1℃,而我們宇宙目前的平均溫度則是零下270.42℃

人造最低溫度


「追逐低溫」算是目前為止人類為數不多超過宇宙本身的行為,因為物理學家用雷射製冷(制動)生成過0.5納開爾文的低溫,換算下來僅比絕對零度高20億分之一k

儘管距離絕對零度已如此之近,但物理學家們還是很清楚自己永遠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除非有朝一日量子力學被修正,否則絕對零度就還是和光速一樣的宇宙鐵律。


溫度有上限嗎?

還是回歸到「溫度的本質是運動」上面來,在絕對靜止等同於絕對零度的情況下,「速度的上限就是溫度的上限」這個說法是沒有錯誤的,而我們宇宙「有意義的速度上限」就是光速,每秒三十萬公裡(299792458 m/s)的真空光速。


在目前的人類物理學裡唯一能達到光速的粒子只有光子,因為它沒有靜止質量,所以高速運動狀態下的質增效應對它不起作用。

而對光子以外的所有粒子來說,與希格斯場的相互作用都會讓它們獲得質量,進而永遠無法達到光速,從此和「最高溫度」無緣。


最高溫度在物理學中被稱為「普朗克溫度」,迄今為止它只在宇宙大爆炸瞬間的「普朗克時間」內出現過,那時所有粒子都還未誕生,四大基本作用力還同屬一體。

大體上來看,達到光速和達到最高溫度其實是一回事,就像絕對靜止和絕對零度是一回事一樣,但它們之間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同屬宇宙規律的一部分,不是人類能染指的

相關焦點

  • 人造高溫已達5.5萬億度,為何零下273.15度卻無法達到?
    如果不考慮「持續性」的話,人造最高溫度就是5.5萬億攝氏度,由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12年生成,只在粒子對撞瞬間出現過。什麼是溫度?對人類來說單個或者多個粒子的5.5萬億攝氏度沒有任何威脅,也根本無法影響整個宏觀世界,這也是為什麼如果人暴露在太空中會被凍死而不是被太陽高溫毀滅的原因,畢竟太空物質密度太低,有限的幾個原子運動速度再快溫度再高,也不至於燒毀人體。
  • 人造最高溫度已達10萬億度,但為何達不到-273度的絕對零度
    目前,人造最高溫度的紀錄是由大型強子對撞機創下的,氫原子核和鉛原子核的高速碰撞製造出了10萬億度的超高溫。在這種高能碰撞中,質子和中子裂解開來,產生了十分特殊的夸克湯,每立方釐米重達400億噸。人造溫度能夠達到上億度,之所以容器能夠承受住這種高溫,是因為高溫物體並沒有直接與容器接觸,而是被磁場或者雷射約束在空中。
  • 人造最高溫度已達10萬億度,最低溫度達不到-273.15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在進行時,粒子被加速到亞光速,然後發生高速碰撞,產生了5.5萬億攝氏度的超高溫。之後的實驗中,通過粒子間的高速碰撞,又再次打破了這個紀錄,誕生了有史以來人造最高溫——10萬億攝氏度。
  • 人造最高溫度已達5.5萬億度,卻為何達不到-273.15度的絕對零度?
    我們的宇宙中最低溫度是零下273.15攝氏度,叫絕對零度,目前達到的最高溫度是5.5萬億攝氏度,-273.15和5.5萬億這兩個數字看上去後者似乎比前者更難,但在物理學中前者就好像光速一樣,你只能無限接近它,但永遠不可能達到它。那麼人類為什麼永遠無法達到絕對零度呢?
  • 人類可製造5.5萬億度高溫,卻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這是為什麼?
    人類可製造5.5萬億度高溫,卻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這是為什麼?溫度是一個神奇的概念,人體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攝氏度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意味著身體發燒了,要及時就醫。正因為如此,物理學家才能利用加速器,製造出歷史上最高的溫度5.5萬億攝氏度,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概念,100攝氏度的水蒸氣我們都難以承受,別提破萬億的溫度了。太陽是公認地球上最高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很難想像人類製造的溫度竟然比太陽溫度還要高。若人類真能製造出這麼高的高溫,那整個地球豈不是被其融化了?
  • 高溫能達到幾億度,但為什麼最低溫才零下273.15度?
    理論上的最低溫度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溫度相差也就兩三百度,但高溫卻能高達幾萬、幾十萬甚至幾十億度以上。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異,與人類如何定義溫度有關。我們在生活中通常使用攝氏溫標,它的定義與水有關。在標準大氣壓下,純水的冰點被定義為0攝氏度,而純水的沸點則被定義為100攝氏度。
  • 最高溫度能達到5.5億度最低溫度才零下200多度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在物理學中溫度是粒子運動速度的外在表現,並不是宏觀意義上感覺到的溫度,正因如此,加速器中的單個粒子才能達到5.5萬億攝氏度的超高溫,而不對宏觀世界產生影響。因此,在我們的宇宙中最低溫度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這叫絕對0度。
  • 最低溫只能到達零下273.15,為什麼高溫卻能達到上億度?
    理論上的最低溫度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溫度相差也就兩三百度,但高溫卻能高達幾萬、幾十萬甚至幾十億度以上。
  • 零下1000度有多冷,溫度最低-273.15℃能凍結原子(圖片)
    低溫和高溫其實都有限度的,最低溫度也叫絕對零度為-273.15℃,在這個溫度下,連原子都將被凍結而無法運動,就像是時間靜止一樣,所有能動的物體都將被凍結。所以零下1000度有多冷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問法。溫度在達到-273.15℃之後,就再也無法下降,這就是低溫的限度。
  • 溫度為什麼可以達到上萬度,但是低溫卻只能到達零下273.15度?
    溫度為什麼可以達到上萬度,但是低溫卻只能到達零下273.15度?在生活中,溫度可以說是一個我們時時刻刻可以感知到的東西,雖說可以感覺到,但是不並表明它是有形的,所以說我們並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溫度,更不了解溫度是怎麼誕生的。
  • 溫度為什麼可以沒有極限,而低溫卻有零下273.15度的下限?
    溫度為什麼可以沒有極限,而低溫卻有零下273.15度的下限?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生物,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地球的環境比較適合生物的生存,首先地球上有充足的陽光,有水,還有適合生物生存的溫度,有資料顯示溫度是沒有上限的,卻有下限,有網友就要問了溫度為什麼可以無上限,而低溫卻有零下273.15度的極限呢?
  • 為何人類能夠不斷突破億度高溫,卻突破不了零下幾百度低溫?
    10萬億度高溫是科學家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創造出來的,但這個高溫距離最高溫度還差很遠很遠,因此以後還可以創造出更高的溫度,卻永遠也達不到最高溫度。而人類雖然無法突破絕對零度,是因為絕對零度是宇宙最低溫度。宇宙達到了最低溫度,就是死亡歸零。
  • 溫度沒有上限,最低溫度卻在零下273.15度,這意味著什麼?
    導語:溫度沒有上限,最低溫度卻被限制在零下273.15度,這意味著什麼?其實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是如此,他們都有自己需要的溫度,不過話說回來,溫度沒有上限,最低溫度卻被限制在零下273.15度,這意味著什麼?
  • 冷知識:為什麼低溫只能達到-273.15,而高溫卻可以達到上億度?
    冷知識:為什麼低溫只能達到-273.15,而高溫卻可以達到上億度?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在自然界,低溫是有限制的,即只能達到-273.15,但是高溫卻沒有什麼限制,甚至能達到上億度,這是為什麼?也就是說動能達到最低的極限,但卻沒有上限,可以無限加大。雖然我們認為速度有上限,但是從數學邏輯上看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動能會趨向於無窮大。通俗地講,就是只有具有無限的動能,才會具有高速度。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溫度有下限,但沒有上限。既然溫度設定有下限,那麼,為什麼就不能設定為零呢?其實,在進行溫度設定時,是把絕對溫度設定為零度的。
  • 為什麼溫度可以無限升高,而最低卻只有零下273.15度?
    說起溫度我們再熟悉不過了,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時刻要接觸的,人類以水是否結冰作為零界點,但是也許你並不知道,溫度其實是沒有上限的,尤其是在宇宙之中,恆星的溫度動不動就幾千萬度,甚至達到幾億度,可以說溫度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 溫度為什麼可以無限不斷升高,而低溫卻有零下273.15度的極限?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溫度,人類把溫度從零度作為零界點進行定義,零上和零下,在我們的認知裡,溫度是沒有上限的,幾百度,幾千度,幾億度,幾億億度可以無限上升,太陽內部中心的溫度達1500萬攝氏度,但這遠不是溫度的上限,科學家在核聚變實驗室中可以將溫度提升到上億度,但這遠不是溫度的上限,也就是說溫度目前是沒有上限的。
  • 為什麼宇宙中最高溫度能達到百萬億度,而最低溫只有零下273.15度?
    人類是一種恆溫動物,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體溫始終保持在36.5℃,當冬天氣溫遠低於人體溫度時,我們會感到寒冷,而在夏天,我們會感到炎熱。冰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地心溫度能夠達到6000℃,液氮的溫度可低至零下196℃。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就會問,為什麼最低溫度只有零下兩百多攝氏度,而最高溫度能夠達到幾千甚至上萬攝氏度?
  • 人類能創造出10萬億度高溫,卻無法突破最低溫度,究竟是為何?
    文/行走天涯人類能創造出10萬億度高溫,卻無法突破最低溫度,究竟是為何?比如說地球上有一種最低溫度,被稱之為零下273.15℃。那麼其實科學家從未定義過宇宙中的最高溫度,哪怕人類已經創造出了比太陽核聚變時產生的高溫還要高的一個數字。這個溫度大約在10萬億度。只是科學家也沒有將這個溫度定義為宇宙中的最高溫,反而認為高溫是沒有上限的,那為什麼低溫會有一個固定的數值呢?科學家就給出了解釋,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 為什麼最高溫度可達億萬度,最低溫卻只有負273.15度?
    可是在往零下變化時,這溫度卻是有著一定的限制。在通常的認知之中就可以得出,好像這世間幾萬度的高溫的物體是有的,可就是沒有聽說過零下幾萬度的低溫物體。哪怕是有人說上億攝氏度的物體也存在於世間,你或許不會懷疑他的話。但是要有人說,零下億攝氏度的物體也存在,那你可能會非常懷疑這話。因為在現實的認知中,根本就沒有零下億攝氏度的物體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何宇宙中有最低溫零下273.15度,卻沒有最高溫的明確數字?
    文/行走天涯為何宇宙中的最高溫能突破百萬億度,而最低溫卻只有零下273.15度?這就說明人類需要不斷的去抑制地球上氣溫的升高,儘管目前為止,地球上的溫度還沒有影響到人類,可並不代表在未來依舊還會如此,如果地球有一天也會和太陽一樣,成為一顆熾烈燃燒的星球的話,雖然人類肯定無法再繼續生活在地球上了,不過由於地球和太陽存在本質性的差別,地球是不會發生核聚變反應的,但是並不代表地球不會朝著金星和火星的方向前進,地球同樣也會成為一顆非常炙熱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