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科技生活館最長的隊,就為了排這個

2021-01-09 觀察者網

【文丨界面新聞 張欽】

11月7日,進博會5.1科技生活館的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展臺,是這天的「網紅打卡地」。這是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首次正式亮相中國內地。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拍攝:張欽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展臺的隊伍無疑是整個科技館最長的,排隊的人們紛紛從隊伍裡探出頭,緊盯著煎漢堡肉的大烤臺。他們看著廚師們將漢堡肉仔細翻面,血紅色的漢堡肉漸漸變得金黃,發出滋滋的響聲——看起來和真正的牛肉沒什麼區別。

現場的試吃者。圖片來源:張欽

那吃起來呢?

進博會期間,Impossible Foods豪氣發放50000份試吃品。白色的紙盤裡小巧的Impossible burger份量並不大,漢堡上插著印有「Impossible」的彩色旗幟。

來自北京的李瑞特意排隊半小時來品嘗人造肉漢堡,「這對我來說有點不符合期待,漢堡肉吃起來就跟麥當勞的牛肉漢堡一樣,如果它能做成有紋理的肉條、肉排,我才會認定這是人造肉,被攪碎了的肉糜像是牙口不好的群體吃的。」

另一位到訪展臺的王奇短短兩分鐘裡,就吞下了一整個漢堡。「這吃起來和真的肉沒什麼區別啊,真的神奇。」他告訴界面新聞,「如果要細究到底和動物肉差在哪裡,應該是不夠多汁,稍微有些幹,咬起來不夠有嚼勁。」

11月6日,本屆進博會首個公開日,Impossible Foods展位上還有明星主廚梁子庚表演用人造肉製作獅子頭和燒麥。

梁子庚示範人造肉獅子頭的做法。圖片來源:張欽

「獅子頭畢竟是我們上海的本幫菜,還是大廚操刀的,我特別期待。」經過大廚半個小時的講解和示範,現場試吃的孫麗迫不及待吃上了第一口人造肉獅子頭,「但我們中國人在用剁碎了的肉糜做菜時,都講究肥瘦均沾,才能保證醬汁濃厚,稍微有點遺憾的是,人造肉的脂肪含量嘗起來有點低,對挑剔的食客來說是吃得出高下的。」

人造肉獅子頭。圖片來源:張欽

Impossible Foods的展臺之所以人氣那麼高,是因為它早已名聲在外。

Impossible Foods創立於2001年,創始人是兒科醫生、史丹福大學生物化學教授Patrick Brown。Impossible Foods是美國人造肉界的雙雄之一,另一家公司是Beyond Meat。兩家公司都在尋求用植物製品替代動物蛋白,兩者瞄準的渠道不同,Beyond Meat更專注於食品雜貨店的消費者,而Impossible Foods則專注於餐廳和B2B渠道。

Impossible Foods人造漢堡肉。圖片來源:張欽

本次進博會,CEO Patrick Brown也來到了現場,穿著印滿「Impossible」文化衫的Patrick Brown告訴界面新聞,他已經45年沒有吃動物肉了,「與牛製成的肉相比,整個製造過程能減少96%的土地使用量 、87%的水耗和89%的溫室氣體排放。」

Impossible Foods創始人Patrick Brown。圖片來源:張欽

目前,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尚未在中國市場銷售,但Patrick Brown對中國市場青睞有加。中國是最大的肉類消費國,這對於人造肉公司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Impossible Foods人造肉漢堡在全球推出大約18個月後,該公司首次通過中國香港進軍亞洲。Patrick Brown向界面新聞透露,自己目前正在中國內地尋找合作方。

Patrick Brown觀察到,中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有吃「素雞」「素肉」的習慣。「素雞很好吃,我希望這個品類能存續下去,豐富植物肉市場,」這對於Impossible Foods而言是益處,說明中國消費者不排斥吃植物肉。

不過,Patrick Brown也承認,在口感和風味上,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還有提升空間,未來該公司的產品還將往營養均衡、低卡路裡方向延伸。

Impossible Foods除了研發植物基牛肉產品外,已進入「代海鮮」領域。今年7月Impossible Foods推出了鳳尾魚味的魚肉湯。Patrick Brown告訴界面新聞,「代海鮮」的確是下一個「替代肉」風口,仍需大把時間才能大批量生產「代海鮮」。

隨著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人造肉另一巨頭Beyond Meat的IPO首次獲成功,Impossible Foods也愈發受到資本的矚目。尤其今年5月Impossible Foods進入漢堡王后,迎來了新一輪3億美元的融資,目前的投資方包括包括新加坡政府的投資部門淡馬錫,以及香港富豪李嘉誠的風投基金Horizons Ventures等。

其他食品巨頭也相繼入局,Tyson Foods已提出計劃,將在未來幾年內將自己的肉類替代品推向市場。而中國,也是他們不會忽視的重要市場。

相關焦點

  • 進博晨報|定高級西裝、嘗頂級火腿、看機器人玩茶道……美好生活在進博
    躺著就能瘦的黑科技、會玩茶道的機器人、頂級伊比利亞火腿……昨天的進博會上又發現了哪些不能錯過的好物?今天又將有哪些新亮點?進博晨報全知道!走進幽靜的愚園路,有一家外觀時尚的展示中心,它就是由上海新聯紡進出口有限公司運營的「Gracina Life」時尚生活館。
  • 一天排起數十個長隊,李佳琦來的地方有什麼魔力?快跟著小姐姐來看...
    一天排起數十個長隊,連李佳琦都「慕名而來」?沒錯,這裡就是第三屆進博會現場。 11月6日是進博會展館開放第二天,主場館「四葉草」熱鬧不已。
  • 進博會六大看點帶你先睹為快
    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第三屆進博會有哪些看點值得關注?看點一:「進博朋友圈」擴大,參展企業質量更高儘管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但各國企業參展積極踴躍,第三屆進博會總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
  • 東方快評丨全球尖端科技「秀場」 進博讓世界看到未來
    3D列印汽車、不扎手指的血糖測試儀、會「讀心」的桌球機器人......各種「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科技展品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它們涉及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讓人感嘆「科技改變生活」。用「黑科技」「高大上」「硬核重器」來形容這些產品裝備可謂名副其實。
  • 觸摸跳動的開放脈搏——從進博會見證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 題:觸摸跳動的開放脈搏——從進博會見證中國全方位擴大開放  新華網 季明 林豔興 李函林  勇立潮頭 點燃創新「引擎」  食品及農產品展區香氣撲鼻,技術裝備展區機器人長臂揮舞,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體驗者排起長隊……多達百餘項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進博會的「全球首發」「中國首展」,讓參觀者目不暇接、大開眼界。
  • 新進博 未來黑科技(Futurus)帶來新一代全風擋透明顯示器
    進博時間 更熱鬧的「朋友圈」「很高興為您服務,您可以先到中央商圈,然後按照圖示選擇在本層或者上樓前往……」在第二屆進博會上,憨態可掬的吉祥物「進寶」開了「口」。
  • 東航空乘勞模師徒進博會上延續「傳幫帶」
    師徒三人都曾多次參與進博保障,作為導師的呂詩晨也把「傳幫帶」精神,帶到了進博會現場。勞模導師呂詩晨(右)和徒弟張佳薇(吳驍周/攝)呂詩晨是東航「凌燕」禮儀志願服務隊隊長,以出色的專業水準多次保障過各類重要航班和重要禮儀服務工作。
  • 山東博物館排起史上最長隊,大家為了看木乃伊都很拼…
    裡三層外三層,觀眾不僅在博物館入口排起長隊,在展廳門口也要排隊進入! 展覽前,山東博物館工作人員會同義大利佛羅倫斯考古博物館專家一起見證文物拆箱,揭開了此次特展的真實面紗。 這個頭顱木乃伊保存最好,嘴巴微張,毛髮還在,旁邊有專門介紹:
  • 登頂汽車界奧斯卡 重塑科技領先燃料電池技術首次亮相進博會
    作為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經濟全球化以及促進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此次進博再次吸引到來自全球各領域企業集中展示和交流旗下最先進的技術、產品和服務。作為國際社會合作的典範之一,零碳排燃料電池技術以其顯著優勢已成為多國政府、機構以及企業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並在進博首日即成為關注焦點。
  • 東航「藍天」航班 邀您雲端遊進博
    唐琪 攝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5日電(殷立勤 李尹)第三屆中國進口博覽會正式進入30天倒計時,10月5日,由東航「藍天黨小組」執飛的「進博號」MU5105次航班飛往北京首都機場,此次特色航班搭載著盛會「包容共贏的開放理念」,全方位融入進博會宣傳元素,給旅客們帶來一場難忘的飛行體驗。
  • 進博會生活館一站打卡全球大牌
    琳琅滿目的美妝產品、時髦前衛的潮流服飾……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品質生活展區成為人氣打卡區域,特別受到女性觀眾喜愛。與首屆進博會相比,品質生活館的展覽面積增加了一半,品類也有了擴充,吸引來自87個國家和地區的830家展商參展,讓觀眾一站式打卡全球大牌。
  • 進博倒計時一個月 東航執飛主題特色航班
    東航空乘在航班上展示進博主題畫卷《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記者錢擘 通訊員李尹 報導: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入倒計時一個月,10月5日,東航「藍天黨小組」執行MU5105「虹橋-北京」主題特色航班飛往首都機場,以「雲端暢遊進博」為主題,向國慶中秋長假出行的旅客,介紹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連續三年參加進博會 南航採購籤約涵蓋14家國際一流廠商
    為確保進博會參展貨物及時順利入館,南航為進博會進出港貨物開闢了綠色通道,確保貨物優先配運、及時提取。南航在上海的7架B777全貨機保持滿負荷運行狀態,每周執行進出港航班68餘架次。南航「進博號」彩繪飛機提升進博會全球影響力為了服務好進博會賓客,凸顯進博會「新時代,共享未來」的理念,為進博會成功舉辦營造濃厚的氛圍,在11月4日至10日進博會期間,南航連續一周在由「進博號」彩繪飛機執飛的北京大興-上海虹橋CZ8887航班上舉辦「飛向美好生活」主題航班活動。
  • 深圳新地標,網紅打卡地,華為智能生活館(卓悅中心)是夢幻之作
    科技時尚大片,創新之城的最佳禮物華為智能生活館的選址向來非常嚴苛,大多數位於重點城市的核心商圈,成為城市進化的科技坐標。這一次,華為智能生活館(深圳卓悅中心)很特別,是一座獨棟建築,給了華為展示美學創造力的充分空間,打造了新潮時尚、極具辨識度的玉盒初開設計,成為商圈最閃亮的元素。從清晨到中午,再到日落、深夜,華為智能生活館(深圳卓悅中心)的大屏會不斷變換色彩,美輪美奐,讓人忍不住拍個不停。
  • 進博會上的炫酷展品,好閃!
    進博會上的炫酷展品,好閃! 1 5G時代時尚達人必備單品 連續三年參展的 進博會「人氣展商」三星 每年都有
  • 為了這個千億市場,億美博怎樣妙用「數字液壓技術」?
    去年7月4日,三一集團首臺數字液壓起重機在三一重工寧鄉產業園下線,國內數字液壓領域的佼佼者億美博科技正是該款起重機迴轉系統的數字液壓技術供應商。 根據億美博科技的官方介紹,自上世紀70年代末,億美博科技創始人楊世祥教授即對數字液壓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於80年代初的鋼鐵年會上發表了中國國內首篇關於數字液壓的研究論文,1989
  • 這一年,「進博人」結婚了、生娃了,登上了國慶彩車……12個故事,總...
    一年間,「進博人」結婚了、生娃了,登上了國慶彩車,人生中的歡樂和進取似乎都和進博會有關。  這一年,進博會改變了許多人 。   這一年,「進博人」始終在路上。因為客戶公司的老闆在進博會上親身體驗了叉車,希望越快使用越好,所以整個合作過程非常快速,不到三周就完成了全部流程,籤署正式合同,意味著首屆進博會閉幕後,永恆力的第一筆進博訂單落地了。   「高興,特別高興,我們整個廣州分公司都覺得非常鼓舞人心。」邱家旺說,這類項目一般需要花2到4個月才能談下來,進博會卻把速度提得飛快。「更關鍵的是,我們打進了民營企業的圈子。」
  • 潞安煤制合成氣項目亮相進博會受歡迎!
    我們管安全的負責人剛剛在襄垣參加了『科技進課堂』活動。」進博會期間,在與長治代表團交流時,空氣產品(AP)公司中國區副總裁馮燕表現出特別的熱情和親切。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公司和美國市值最大的化工公司,今年,空氣產品公司首次以展商身份參與進博會,並以「同夢同行·綠色未來」為主題,展示了公司在氫能、氣化和碳捕集等領域的先進技術、應用專長及實踐成果。
  • 2020年進博會上海放假時間 上海進博會放假安排
    那麼,今年2020年第三屆進博會有放假調休安排嗎?最新調休我們等到官方公布。  2019年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公眾休息日調整安排公布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調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公眾休息日安排的通知》:  將11月4日(周一)、11月5日(周二)調整為休息日,相應將11月2日(周六)、11月9日(周六)調整為工作日。除保障進博會、重大活動舉辦和城市運轉等必要的工作崗位外,本市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按此調休。
  • 進博會北京主題活動7項目籤約超78億元
    在當日舉辦的閉幕通氣會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第三屆進博會各方合作意願熱度不減,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726.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1%。最後一天人氣不減 法國超級黑鑽吸引觀眾慕名前來本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展覽面積9萬平方米,包括展商800多家,世界500強及龍頭企業30多家,並首次設立了體育用品及賽事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