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開幕

2021-01-08 紅網

12月28日晚,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

金冠。

恆河女神象牙雕像。

湖南省博物館從正門口,直至特展專用道,都架設了壯觀大氣的古希臘式風格的科林斯式廊柱,引領觀眾走進多姿多彩的阿富汗文明。

展廳內設置了「阿富汗匠人工坊」教育活動專區,除此之外,展覽期間還將舉辦「鏡頭裡的黃金神話」「手作臺上的黃金國度」等系列教育活動。

紅網時刻12月28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李葉)搖曳生輝的黃金王冠、鑲滿綠松石的黃金寶劍、晶瑩剔透的玻璃杯……一場華麗的視覺盛宴,在古城長沙這個初雪降臨的夜晚,綻放出穿越千年的光芒。12月28日晚,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以下簡稱「阿富汗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

「A nation stays alive when its culture stays alive」(文化存則國家生),2001年,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重建,這句鐫刻在新博物館前的標語,讓人回憶起這個國家所經歷的璀璨與坎坷,也讓人心懷希望,因為文化具有傳承性,能在世代相傳中延續。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血脈,只有當文化具有生命力的時候,這個國家才能存續。

阿富汗展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為線索,共展出阿富汗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珍貴文物231件(套)。這些文物,時間跨度4000餘年,融合多個文明的文化元素;它們或熠熠生輝,或精雕細刻,或意蘊深遠;它們不僅有令人讚嘆的匠心工藝,還能讓人領略獨特的異域風情,給觀眾呈現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阿富汗多彩的文明圖景。

2006年10月,這批珍貴文物在法國吉美博物館與公眾見面,展示了阿富汗作為亞洲心臟所孕育的古老文明。展覽大獲成功後,各國的邀約紛至沓來。自此十餘年來,這批世界矚目的阿富汗珍寶先後在義大利、荷蘭、德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地巡展,走遍了全球的文化名城。展覽所到之處,都收穫了無數觀眾的矚目和驚嘆。2017年3月,它們首次踏上中國領土,先後在北京、敦煌、鄭州、成都、深圳等地展出。湖南省博物館是阿富汗展在全球的第24站,在中國的第6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在展陳布置和設計中別出心裁,將特色展品和相關背景知識作為創意和創作元素運用到陳列布展中。在「阿伊·哈努姆」展區,通過鋪設鵝卵石和科林斯式石柱,營造宮殿氛圍;在「蒂拉丘地」部分,由於其源自一座方形神廟所形成的廢墟,所以在核心展區,架設了神廟土柱以及體現夯土紋理的地面;「貝格拉姆」區域,也鋪築房間地板,打造密室情境。

本次展覽於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3月29日在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向公眾展出。觀眾可在博物館售票窗口現場購買或通過官網、APP、微信公眾號線上購買特展門票,經特展專用通道入館參觀。

參觀小貼士

成人票:30元/人

優惠票:15元/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在校學生、現役軍人、低保戶憑有效證件)

免票對象:65歲以上的老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由家長陪同的1.3米以下的兒童

 展出日期:2018年12月29日—2019年3月29日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9:00—17:00 (16:00停止售票,每周一和大年三十為閉館日,逢法定節假日順延)

展出地址:湖南省博物館一樓特展一廳

諮詢熱線:0731-84415833、84475933

相關焦點

  • 生命之光,生生不息
    所有生命來源於光最終也還原於光!自己本是光源,以光為食其實是無食而食!自體結構性自性循環乃是生生不息之真道!生命的本質:就是光的存在!生命的起源是:是光結構裡的陰陽物質(有形物質和無形物質)在不同時空點的光和作用,生命存在形態的無限多樣化,層次也無限多,是多樣化的生命存在形態。生命是:「光的無盡表達」生命力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光粒子」的螺旋自結構組織能力的意志表達。永恆是:是一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源頭!是無量無邊的光的源頭!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幕
    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分為「文垂千載」、「德行篤定」、「家國情懷」三個部分,藉助一幅幅傳世書畫、一件件精品器物,訴說著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中國人千百年來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創造力、奮鬥精神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總臺央視記者 季熠非 劉縱雷 時本軍)原標題:一大波國寶來了!
  • 土耳其首次在中國舉辦文物展 呈現安納託利亞文明
    記者 葉辰亮 攝  安納託利亞文明:從新石器時代到奧斯曼帝國」展覽昨天在上海博物館開幕。這是土耳其首次在中國舉辦文物展覽,所有展品均為首次來華展出。   中國與土耳其是分處亞洲東西兩端的文明古國。為加深相互了解、深化傳統友誼,2010年,兩國籤署了互辦文化年的諒解備忘錄。2011年12月,「中國文化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開幕。
  • 文明的迴響:阿富汗古代珍寶遺存
    山脈之巔常年積雪,猶如一個巨大的蓄水池,哺育著境內的河流與民族,故有人稱阿富汗是「興都庫什山脈的饋贈」(圖1)。 阿富汗的南部從東至西主要有洛拉(Lora)河、阿爾甘達卜(Arghandab)河、赫爾曼德(Helmand)河、哈什(Khash)河、法拉(Farah)河、哈魯特(Harut)河,均發源於興都庫什山脈的西南麓,從東北向西南流,最後匯入雨季湖。其中赫爾曼德河全長1300千米,是阿富汗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阿富汗擁有悠久的史前文明。
  • 秘魯古代文明展開幕 打造沉浸式深度觀展體驗
    今晚,大型特展「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正值文旅融合的新時代、新機遇,湖南省博物館秉持包容、保護和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現代文明多元發展,增進不同文明間的文化交流和互鑑的理念,特與山西博物院、天津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廣東省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優想文化有限公司聯合策劃舉辦大型特展「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
  • 中國重慶·美國羅斯維爾UFO外星文明主題展覽震撼開幕
    2018年7月30日,歷經四年籌備、萬眾期待的《美國羅斯維爾UFO外星文明主題展覽》在中國重慶的中歐智慧光都盛大開幕。  在世界各地眾多UFO事件中,1947年的美國羅斯維爾飛碟事件是其中影響力巨大,懸念迭生的一次重要事件。
  •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專題美術作品展開幕:為「時代楷模」立像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專題美術作品展開幕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高凱)104幅作品,中國畫、油畫、綜合材料等眾多表現形式,從創作到寫生,全部聚焦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治沙人,12月4日,一場別具特色的人像美術展在中國文聯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開幕
  • 上海科技館天文研究中心亮相 十二生肖特覽開幕
    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圖說:上海科技館吉祥物「科奇」十二生肖展覽開幕每年新春佳節,上海科技館推出的原創生肖展已成為一道科技與文化融合、必不可少的科普大餐。作為系列生肖展的收官之作,「十二生肖」特展試圖從全新角度對十二生肖進行整體解讀。
  • 印度「國寶」鑽石「光之山」,為何戴在英國女王的頭上?
    動亂之際,另一個屬下——阿富汗人艾哈邁德 沙 杜蘭尼衝入納迪爾的帳篷,取走了國璽和「光之山」,趁亂逃到了坎大哈。 得到「光之山」的艾哈邁德回到阿富汗後,創建了杜蘭尼王朝。後來,「光之山」傳到了他的孫子舒加國王的手裡。1809年,舒加在白沙瓦接見英國代表時,曾將「光之山」如手鐲般戴在手腕上。結果,英國代表盯上了「光之山」並報告了國內。
  • 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開幕
    原標題:城市·先行丨第四屆深圳國際攝影大展隆重舉辦開幕儀式!,各行業協會領導和嘉賓,廣東省及各地區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次開幕儀式。參加本次大展開幕式的嘉賓還有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聯各有關處室負責人、深圳各區委宣傳部、文聯有關領導,深圳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以及來自各地新聞媒體記者等上百名位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一周觀展|颱風之後,再讀雨果畫作、謝稚柳文獻與秦代簡牘
    這一堪稱科學史上的頂級文物向來被以色列視為國寶,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吳昌碩海派藝術空間面積1000多平米,是北站街道吳昌碩文化藝術的傳承基地,開幕展「吳氏五代書畫展」展出吳昌碩及後人五代的近百件作品。吳昌碩海派藝術空間是全國第五家吳昌碩的紀念場館,與其餘紀念館相比獨樹一幟,包括主要展示了吳昌碩在吉慶裡時期丹青翰墨金石等技藝的突破及向海派領袖的嬗變,在他的帶領下整個海派藝苑進入全新藝術時代,也重點介紹了吳昌碩的「朋友圈」和弟子。
  • 「沉睡」的國寶如何被喚醒
    「國寶檔案」系列(5冊)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欄目組編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年4月版每一道紋飾都是一次文明的觸碰,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歷史的記憶。穿越古今王朝、探訪先賢今人,我們讀到了國寶背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也領略了中華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
  • 王冠手鐲金項鍊 阿富汗貴族最愛的首飾2月亮相成都
    《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展將於2月1日亮相成都博物館,231件(套)來自異域的頂級藏品將首次與蓉城市民見面。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阿富汗,正處於世界各大文明交流與融合的十字路口,希臘、羅馬、印度以草原文明交相輝映……多樣化的歷史文化碰撞,使得出土文物風格也各具特色。
  •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開幕
    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開幕(供圖)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開幕(供圖)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現場(供圖)11月17日上午,由省生態環境廳主辦的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圖片暨生態環境漫畫展在昆明市博物館拉開帷幕,向市民全面展示多姿多彩的生物多樣性
  • 安第斯文明展亮相重慶展現世界多元文化
    本報電 「失落的黃金國——安第斯文明特展」自6月25日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開幕,展出來自秘魯11家博物館的文物藏品共157件組。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
  • 國寶「何尊」今日在成都博物館展出
    原標題:國寶「何尊」今日展出   何尊   亞伐方罍   今日,《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將在成都博物館一樓的一號臨展廳與觀眾們見面   本次展覽中集結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共計250餘件,其中包括了55件一級文物。   何以為尊 我有中國   1963年,在陝西寶雞賈村塬出土了一件偉大的青銅器——它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禮器,被大家稱為「中國」之源。為何說它是「中國」之源?
  •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在鄭州美術館開幕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於12月30日上午在鄭州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為「黃河故事展」系列專題之一,共展出反映我國漢朝政治、經濟、民風、民俗、科技、文化等的畫像石、畫像磚、碑刻、題記拓本100餘件,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漢時社會現狀和華夏文明的發展進程,是黃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2017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開幕
    2017廣州國際音響唱片展開幕 2017-09-16 11:34:00來源:央廣網
  • 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原標題: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看電影、品美食、逛博物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民間交流活動在多地舉行,帶來一場文化盛宴,也開啟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這場文明對話,既包括國家外交行動的宏大篇章,也深入百姓生活的細微肌理,更激蕩起思想的共振和鳴,凝聚起命運與共的強烈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