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警察同志,我們小區的老鼠籠困住一隻野鳥,不知道怎麼處置,交給你們吧。」前天一早,台州市三門縣健跳派出所,隔壁春雨豪庭小區保安吳三榮抱著一隻鳥出現在報警大廳。
這隻鳥長得蠻漂亮的,派出所副所長倪靈勇在網上查了查,發現這隻鳥並不簡單,「是鳥類中的大熊貓!」
5隻「鷂子」小區上空盤旋圍攻一隻躲在籠裡的鳥
60歲出頭的吳三榮,在春雨豪庭當保安3年多。每天清晨,他都會早早地在小區裡巡邏一圈。
前天上午7點半左右,他在巡邏時,聽到小區上空有一陣密集的鳥叫聲,抬頭一看,在小區一片小樹林的上空,有5隻被當地人稱為「鷂子」的猛禽正在盤旋。
「它們是衝著樹下的一隻籠子來的。」老吳說,他之前在林子邊放了一個抓老鼠的籠子,不知道什麼時候,籠子裡鑽進了一隻鳥。籠裡鳥看上去和雉雞很像,但比雉雞小,也比雉雞好看。「可能是它慌不擇路躲進了這個籠子,也可能是看到裡面有食物跑進來了。」
「我很喜歡鳥,看到有人抓鳥,我會跟人家吵架。」老吳以前在老家是放羊的,在野外常會看到各種鳥類,蠻喜歡鳥,他決心「拯救」這隻被圍攻追殺的鳥。
他撿了一根竹竿,跑到老鼠籠邊上,向天空胡亂甩了幾下,嚇唬那幾隻「鷂子」,然後抱起老鼠籠,快步跑回家裡。
打開籠子,抓出裡面的鳥檢查了一下,沒有受傷。有人提議吃了,被他拒絕了,「吃野生動物犯法的,得交給派出所。」老吳抱著這隻鳥,去了小區隔壁的派出所。
這是白鷳,飛禽界的「大熊貓」
下午大家把它放生了
在派出所,民警們看到老吳懷裡的鳥,都圍了上來。有民警拿了食堂的米飯餵它,但它不肯吃。
老吳猜測,這是野雞吧。派出所副所長倪靈勇覺得,它和野雞不一樣,便在電腦上查起資料。
「有了,你們看,是不是這個鳥。」倪靈勇指著電腦上的圖片,圖片上的鳥和老吳懷裡的鳥長得幾乎一樣。
「可得小心伺候,它是白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呢。」倪靈勇立刻聯繫健跳鎮林業站站長張加獻,準備將這隻白鷳轉交給林業站。
張站長接到電話後匆忙趕來,仔細檢查了這隻白鷳。「這是一隻成年雌性白鷳,身上沒有受傷,還挺活潑的。」他說,白鷳屬於瀕危物種,主要棲息於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自古以來就是名貴的觀賞鳥,因為數量稀少,可謂是飛禽界的「大熊貓」。
張站長認為這隻白鷳身體情況良好,最好的處置方式還是放歸山林。
當天下午3點多,張站長和派出所民警以及老吳一起,帶著這隻白鷳在附近小樹林放生了。
夜裡,這隻白鷳又回來了
還是被幾隻「鷂子」圍攻
當天晚上,老吳又在小區夜巡,還一邊在想著上午救起的白鷳,心情蠻舒暢。
不過,走到那片小樹林旁邊時,他又聽到了一陣鳥叫聲。叫聲還是來自天空中的幾隻「鷂子」,「我又看見了那隻白鷳,正在老鼠籠附近走動。」
老吳說,幾隻「鷂子」比較兇,叫聲難聽,吵得人心煩。
他用手電筒的光,嚇唬盤旋在上空的「鷂子」,再次把白鷳帶到小區外的樹林,放生了。
不過,他沒想到,昨天一早,同樣的一幕再次發生在小區的綠地上。
「這次也是一隻白鷳,但和之前那只有點不一樣,羽毛不一樣。」老吳再次想辦法趕走了「追殺」白鷳的「鷂子」。
不過,這次不同的是,這隻白鷳在「鷂子」離開後自己飛走了。
老吳說,自己也想好了,一定要好好保護白鷳,「只要它出現在小區,就不讓它在我的地盤上受到傷害。」
捕獵白鷳的猛禽可能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那麼數次被老吳驅趕的「鷂子」究竟是什麼鳥,為什麼一直追著白鷳不放呢?
老吳說,他當時有過拍照片的想法,但因為自己的手機是「老年機」,沒有拍照和拍視頻的功能,也就沒能拍下「鷂子」的圖像。
我請教了台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資源與自然保護地管理處的專家盧國亮,他說,當地人稱為「鷂」,但實際上未必是「鷂」,因為沒有照片,他無法判斷捕獵者身份。
「鷂的體型比較小,捕獵白鷳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鷹、隼、梟、雕等大型猛禽。」他介紹,這些猛禽實際上也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中有些甚至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猛禽捕獵,是自然規律,我們轟走它們,未必是好事,而且,也只能是一時幹涉。」在盧國亮看來,老吳對白鷳的熱心幫助,並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不過,兩位專家都為這兩隻白鷳的出現感到高興,「這說明三門縣的生態環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張加獻說,白鷳非常少見,對棲息環境的要求也比較高,「愛鳥護鳥是人類的美德,大家都能夠自覺提升保護野生動物意識,杜絕非法捕獵、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積極維護生態平衡,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昨晚9點多,老吳給我打電話,語氣有點哀傷,說他守護的那隻白鷳可能被吃掉了,因為小區裡有人反映說,傍晚有一群「鷂」聚集在小區一幢樓房的8樓頂部,好像在分食食物……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