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語言中模型元素和通用機制專家解析

2020-12-05 51CTO

本節繼續向大家介紹UML語言方面的知識,上節我們介紹了UML中的五大視圖和九種圖形,這節向大家介紹一下UML模型元素和通用機制,希望通過本節的學習你對UML語言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具體介紹。

模型元素

UML語言中的模型元素包括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繫。事物是UML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任何可以定義的東西。事物之間的關係能夠把事物聯繫在一起,組成有意義的結構模型。每一個模型元素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圖形元素。

一、事物

UML語言中事物可以分為結構事物、動作事物、分組事物和注釋事物。

1、結構事物

結構事物分為:類、接口、協作、用例、活動類、組件和節點

(1)類。類是對具有相同屬性、方法、關係和語義的對象的抽象,一個類可以實現一個或多個接口。類用包括類名、屬性和方法的矩形表示。

(2)接口。接口是為類或組件提供特定服務的一組操作的集合。

(3)協作。協作定義了交互操作。一些角色和其他元素一起工作,提供一些合作的動作,這些動作比元素的總和要大。UML中協作用虛線構成的橢圓表示。

(4)用例。用例描述系統對一個特定角色執行的一系列動作。在模型中用例通常用來組織動作事物,它是通過協作來實現的。UML中,用例用標註了用例名稱的實線橢圓表示。

(5)活動類。活動類是類對象有一個或多個進程或線程的類。在UML中活動類的表示法和類相同,只是邊框用粗線條。

(6)組件。組件是實現了一個接口集合的物理上可替換的系統部分。

(7)節點。節點是在運行時存在的一個物理元素,它代表一個可計算的資源,通常佔用一些內存和具有處理能力。一個組件集合一般來說位於一個節點,但也可以從一個節點轉到另一個節點。

2、動作事物

UML語言中動作事物是UML模型中的動態部分,它們是模型的動詞,代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作。交互和狀態機是UML模型中最基本的兩個動態事物元素。

(1)交互。交互是一組對象在特定上下文中,為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換組成的動作。在交互中組成動作的對象的每個操作都要詳細列出,包括消息、動作次數(消息產生的動作)、連接(對象之間的連接)。

(2)狀態機。狀態機由一系列對象的狀態組成。

3、分組事物

分組事物是UML模型中組織的部分,分組事物只有一種,稱為包。

4、注釋事物

注釋事物是UML模型的解釋部分。

二、UML語言中的關係

1、關聯關係

關聯關係連接元素和連結實例,它用連接兩個模型元素的實線表示,在關聯的兩端可以標註關聯雙方的角色和多重性標記。

2、依賴關係

依賴關係描述一個元素對另一個元素的依附。依賴關係用源模型指向目標模型的帶箭頭的虛線表示。

3、泛化關係

泛化關係也稱為繼承關係,泛化用一條帶空心三角箭頭的實線表示,從子類指向父類。

4、實現關係

實現關係描述一個元素實現另一個元素。

5、聚合關係

聚合關係描述元素之間部分和整體的關係,即一個表示整體的模型元素可能由幾個表示部分的模型元素聚合而成。

通用機制

一、修飾。

在使用UML語言建模時,可以將圖形修飾附加到UML圖中的模型元素上。比如,當一個元素代表某種類型的時候,它的名稱可以用粗體字形類顯示;當同一元素表示該類型的實例時,該元素的名稱用一條下劃線修飾。

二、注釋。

UML語言中用一條虛線將注釋連接到它為之解釋的或細化的元素上。

三、通用劃分。

UML語言對其模型元素規定了兩種類型的通用劃分:型-實例(值)和接口-實現。

1、型-實例(Type-Instance):描述一個通用描述符與單個元素項之間的對應關係。實例元素使用與通用描述符相同的表示圖形,但是名字的表示與通用描述符不同:實例元素名字帶有下劃線,而且後面還要加上冒號和通用描述符的名字。

2、接口-實現:接口聲明了一個規定了服務的約定,接口的實現負責執行接口的全部語義定義並實現該項服務。

【編輯推薦】

  1. UML語言中五大視圖和九種圖形縱覽
  2. 術語彙編 UML語言簡介
  3. 如何繪製UML用例圖
  4. UML中各種UML圖形的建立步驟簡明介紹
  5. UML統一建模語言知識體系概述

【責任編輯:

程華權

TEL:(010)68476606】

點讚 0

相關焦點

  • UML對象圖和類圖關係解析
    UML對象圖和類圖關係解析 UML共有九種視圖,它們之間各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這裡就向大家介紹一下UML對象圖和UML類之間的聯繫,希望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對UML的圖形之間的關係有一定的認識。
  • NVIDIA解決方案架構師深度解析大規模參數語言模型Megatron-BERT
    BERT模型深度解析2. 大規模參數的語言模型Megatron-BERT我們今天主要是溫故知新我先帶大家複習一下BERT模型的整體架構,內容不會特別偏數學,主要把BERT一些要點給大家說清楚,包括BERT的輸入/輸出以及具體它是怎麼工作的,然後介紹NVIDIA基於BERT開發出的一系列好的模型。
  • 「軟體設計」UML中關聯,聚合和組合區別
    我們將在這個UML指南中複習它們。 下圖顯示了一個概括。我們將在稍後的UML指南中討論它。 關聯 如果一個模型中的兩個類需要彼此通信,那麼它們之間必須有一個連結,並且可以通過一個關聯(連接器)來表示。
  • 系統架構——掌握和使用UML包圖模型
    學過Java編程的都知道什麼是Package,Package在Java程式語言中是一種包機制,這種包機制可以把若干個程序模塊或包(在Java語言中,單個的程序模塊也稱為類)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具有層次結構的子系統。Package實際上對應了系統的層次結構。
  • 微軟提出新型通用神經機器翻譯方法,挑戰低資源語言翻譯問題
    圖 2: 神經機器翻譯編碼器-解碼器框架中編碼器方面的改進。微軟提出的系統使用遷移學習方法將不同源語言中詞彙級別和句子級別的表徵共享到一個目標語言中。該設置假設多種源語言包括高資源語言和低資源語言。微軟的主要目標是能夠共享所學的模型,以便幫助低資源語言。
  • 深入剖析靜態UML模型圖
    有的模型元素可以在多個UML模型圖中使用,如注釋和注釋連接可以在任何UML模型圖中使用,用於給其他的模型元素進行注釋。各種UML模型圖能使用的模型元素集合也不相同,在介紹各種UML模型圖的時候會有具體的說明。
  • UML圖形中UML狀態圖和組件圖用法實例解析
    UML圖形中UML狀態圖和組件圖用法實例解析 本文向大家介紹一下UML圖形中的UML狀態圖和組件圖,這兩種圖各有各的特點和作用,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你一定會有不少收穫。
  • 如何「錨定」NLP模型中的語言智慧?丨長文評析語言探針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探針可以檢測到 「主要助動詞」,則可以將其歸因於諸如語法解析樹之類的語言特徵,而非順序位置特徵。 我們可以解碼語言知識,而不是依賴於淺層探針分類器標籤嗎?在探索解碼語言知識的能力中發現,與解碼或構建語言知識的任務相比,分類任務的複雜性相對較低,那能否使用內部表示構建一個完整的依存解析樹呢?或許尋找恢復潛在語言知識的方法將會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
  • 自然語言處理全家福:縱覽當前NLP中的任務、數據、模型與論文
    選區解析選區解析(constituency parsing)的目的是從根據詞組結構語法來表徵其合成結構的句子中提取基於選區的解析樹。示例:近期發展出來的方法(《Grammar as a Foreign Language》)將解析樹轉換為按深度優先遍歷的序列,從而能應用序列到序列模型到該解析樹上。
  • 百度提出冷聚變方法:使用語言模型訓練Seq2Seq模型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708.06426摘要:帶有注意力機制的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在多項生成自然語言句子的任務中表現優秀,如機器翻譯、圖像字幕生成和語音識別。在以語言模型的形式利用非標註數據後,其性能進一步提高。
  • 超越BERT、GPT,微軟提出通用預訓練模型MASS
    藉助於BERT和GPT等預訓練模型,人類在多個自然語言理解任務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在序列到序列的自然語言生成任務中,目前主流預訓練模型並沒有取得顯著效果。為此,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研究員在ICML 2019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通用預訓練方法MASS,在序列到序列的自然語言生成任務中全面超越BERT和GPT。
  • 【微軟】大型神經語言模型的對抗性訓練,Adversarial Training
    題目: Adversarial Training for Large Neural Language Models簡介: 泛化性和魯棒性都是設計機器學習方法的關鍵要求在自然語言處理(NLP)中,預訓練大型神經語言模型(例如BERT)在針對各種任務的通用化方面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收益,而從對抗性微調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但是,這些模型仍然容易受到對抗性攻擊。在本文中,我們表明對抗性預訓練可以同時提高泛化性和魯棒性。我們提出了一種通用算法ALUM(大型神經語言模型的專家訓練),該算法通過在嵌入空間中應用擾動來最大化訓練目標,從而使對抗性損失最大化。
  • UML中關聯,組合與聚合等關係的辨析
    UML中關聯,組合與聚合等關係的辨析 以前學習面向對象的時候,常聽到介紹對象之間的各種關係,常見的有關聯,組合與聚合。下面我們分別介紹它們之間的關係。
  • 系統開發基礎:UML相關知識筆記
    1、UML概念統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是面向對象軟體的標準建模語言。由於簡單、統一,又能夠表達軟體設計中的動態和靜態信息。目前UML已經成為可視化建模語言的工業標準。
  • 《電網通用模型描述規範》等電力行業標準通過審查
    12月11日,由中國電科院作為主要起草單位的國家標準《電網通用模型描述規範》和三項電力行業標準《電網設備通用數據模型命名規範》、《電力系統實時數據通信應用層協議》、《>電力調度消息郵件傳輸規範》順利通過專家審查。
  • UML建模工具中的五大視圖
    UML建模工具1.面向對象建模建模把複雜得問題分解為易於理解的小元素,以達到問題的求解模型幫助你具體化和指出系統的不同方面,模型也顯示不同的部分如何彼此相關並有助於它們的工作形象化。UML定義了軟體工程領域中的不同模型。下面給出模型和它們的描述:.
  • DL時代的代碼補全利器,北大出品,效果遠超語言模型
    據李戈教授介紹,aiXcoder 很早就試過了語言模型,將代碼視為一種語言從而直接建模,這就和 Deep TabNine 一樣。但是研究者很快發現,只有語言模型是行不通的,它總會提出一些毫無意義、很不科學的補全建議。為此,aiXcoder 融合了基於序列的程序代碼語言模型、基於抽象語法樹和程序邏輯關係的圖神經網絡等方法,共同打造一個完整的系統。
  • 所有用來描述客觀事實的語言、文字、圖畫和模型都是( )。
    所有用來描述客觀事實的語言、文字、圖畫和模型都是( )。 A.信息 B.數據 C.標識 D.載體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數據的概念是廣義的。
  • 《原神》元素反應機制解析
    《原神》中不同的屬性會給與怪物或者角色附加上「元素附著」這一概念,當已經被附加某一元素後再用其他屬性攻擊造成傷害的同時會有額外的效果產生稱之為元素反應,那麼這些元素反應之間有著怎樣的反應機制呢,下面請看「雨沫Yimis」分享的,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 一文解讀NLP中的注意力機制
    近些年來,注意力機制一直頻繁的出現在目之所及的文獻或者博文中,可見在NLP中算得上是個相當流行的概念,事實也證明其在NLP領域散發出不小得作用。這幾年的頂會paper就能看出這一點。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近些年的自然語言中的注意力機制包括從起源、變體到評價指標方面。本文便對NLP的注意力機制進行了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