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便」這個詞,在很多養生保健產品廠商的推廣下,已經家喻戶曉了。很多女性朋友也接受了這個提法,甚至認可了這種理論,覺得自己皮膚不好,長斑、長痘等皮膚問題是宿便造成的。那麼人體內真的有宿便嗎?
我們先來看看食物的消化和排洩過程。食物經過咀嚼,進入過胃部和胃酸混合以後,基本上被消化了,然後進入小腸吸收,營養物質被吸收以後進入大腸。在大腸,殘渣中的水分被吸收了,於是慢慢聚集形成了糞便,最後進入直腸排出。
從正常情況下看,是不存在所謂的「宿便」的。不過,直腸末端的糞便並不是馬上就會排出,而是等聚集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才集中排出。這些聚集在直腸準備排出體外的糞便,並不是商家所宣稱的在腸道皺褶裡積存的便便。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確實存在幾天才拉一次大便的情況。由於受腸道寒氣、溼氣、細菌、病菌等影響,人體的腸胃蠕動功能有強有弱,從而導致了便秘等腸道問題。一個人的便便是否正常,判斷標準主要有兩點:
規律性。是不是便秘,與排便的時間沒有絕對的關係,不管是一天一次還是2天或是3天一次,只要排便規律,就是正常的。
排便是否困難。如果每次都要很長時間才能排完,或是在上廁所時感覺非常困難,那就是不正常的。如果蹲完即走,時間很短,非常通暢,那就是正常的。
當然,在生活中那些排便困難的人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就是那些「賴」在腸道中的便便,對身體會有影響嗎?
我們都知道,糞便形成以後最終會排出體外,但是有一些人因為便秘等原因沒有及時排便。那麼這些糞便會給身體帶來危害嗎?其實,糞便沒能夠及時排出,就會滯留在腸道中,如果停留的時間過長,其中的水分會被腸道不停的吸收,體積會進一步縮小,同時會變得非常幹硬。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有腸道問題的人,幾天不排便,一旦排便,不僅量多,而且幹硬,因此就會導致排便困難。這些幹硬的糞便,容易對腸道、肛門等形成傷害。
因此,儘快排出體內的糞便,是對身體有好處的。那麼,如何儘快排除那些「賴」在腸道中不走的便便?
排便是否通暢,食物的結構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增加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的比例。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增加排便的速度和頻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比如各種粗糧、芹菜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都是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食物。平時可以多吃點,提高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比例,這樣能夠清理腸道,及時排便,預防便秘。
蜂蜜是很多家庭都會常備的食物。很多人喝蜂蜜水是因為它的營養豐富,護肝作用較好。其實,蜂蜜對預防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蜂蜜可以潤腸通便。如果有便秘現象的人,可以在早上空腹的時候,用溫開水泡上一杯蜂蜜,堅持一段時間,非常有利於腸胃的健康,緩解便秘。女性長期堅持喝蜂蜜水,還能美容養顏,特別是皮膚狀態會更好。
運動也能改善排便的情況。在工作中,不要長期久坐不動。每隔1個小時左右,就要起身活動一下。不僅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對可以改善排便的狀態,促進腸道健康。
可以做做工間操。雙腳分開,略比肩寬,兩膝稍彎,上身平正,兩手叉腰,肩膀放鬆,然後開始扭動腰部。先逆時針轉15圈,再順時針轉15圈。每次堅持5分鐘就可以了。此外,平常生活中還要加強運動,慢跑、騎行、仰臥起坐、瑜伽等運動都有利於促進排便。
培養定時排便的好習慣。要形成自己固定的排便時間,比如早上起床後或者早餐之後,等等,只要是每天定期排便,不管什麼時間都可以。最好是早上起床後排便,一般是早上7-8點左右。因為這個時候大腸經當值,腸道蠕動最為活躍,也是最容易排便的時間。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