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8國儀量子EPR產品發布會」在合肥市高新區隆重召開,此次發布的國儀量子公司的科學儀器新產品——中國首臺商用「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EPR)波譜儀」。該產品具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在關鍵性能指標上實現了超越,為該領域提供了更專業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和零距離的服務。同時發布了公司另一款核心器件——任意序列發生器(ASG),並宣布了合肥測試中心正式啟用。該行業的權威知名專家蘇吉虎教授應邀出席並致辭,此次發布會的發布人為國儀量子公司總經理賀羽。發布會吸引20餘家中央、省市媒體到場報導。
賀羽首先介紹了國儀量子公司的起源和主要產品,以及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國儀量子公司源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微觀磁共振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在大型科學儀器、關鍵核心器件的研製領域深耕十餘年,獲得「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等諸多獎項。科學儀器裝置為「國之重器」,是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是軍事力量的「戰鬥力」;是社會活動的「物化法官」。國儀量子響應國家的號召,圍繞量子精密測量,布局高端儀器和關鍵器件,專注於大型科學儀器平臺的研製開發,發展全球領先的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研製開發出突破極限指標的儀器,為各行各業的研究和應用提供支撐。
量子精密測量又稱量子傳感、量子感知,是使用量子技術對物理量進行更高精度、更高解析度的測量技術。量子精密測量是利用量子態對環境非常敏感,稍微有一點擾動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的特性,從而對物理量進行超高精度和超高解析度的測量。可以測量的物理量及生物化學過程包括:時間、光強、溫度、磁場、電場、電流、壓強、離子濃度、細胞結構、化學反應、生命過程等。2018年9月24日美國發布的《國家量子戰略計劃》,其中支持額度最大的就是量子精密測量。
量子精密測量的應用廣泛。在醫療方面:高靈敏度的量子測量可檢測出單個癌變細胞;高解析度醫學成像可用於疾病的早期診斷;腦磁圖可用於癲癇病灶的定位;心磁圖提高冠心病診斷效率。在科研方面:解析單個分子的結構,為新藥研發提供基礎;高解析度,單細胞成像,可以看清楚單個細胞結構;量子精密測量提高引力波探測靈敏度,延伸探測範圍;量子精密測量使得利用桌面設備尋找新粒子成為可能;細胞局域溫度測量,為亞細胞尺度的生理過程調控提供基礎;量子精密測量帶來新的材料的表徵技術,助力新材料的發現。在能源方面:高靈敏度磁探測可用於尋找金屬礦藏和油氣成分分析。在工業方面:量子精密測量可用在汽車電源管理系統中,更精準的測量帶來更高效的電源管理;量子傳感器更準確的測量大腦活動信號,助力腦機接口實現;更高精度,更寬溫度範圍的電流測量,可作為電流互感器,應用在電力電網系統;高解析度晶片電流的分布成像,可用於晶片檢測和設計;更高精度的原子鐘帶來更高精度的GPS定位等。量子精密測量的產業化條件已經日趨成熟,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量子精密測量將深刻地改變人們在醫療、能源、安全等領域的生產生活。
國儀量子公司2018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獲批了2018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研製的國內首臺「脈衝式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EPR)」,技術指標全面領先,新增更多高端功能,填補國內空白。在微波脈衝產生、高精度時序控制器、任意波形發生器、探頭設計等核心技術上,持有多項專利。
該產品具有國際領先的微波脈衝產生技術,原創性的複雜脈衝調製功能,可實現多種複雜的脈衝實驗,能產生500瓦高功率、高相位穩定性的微波脈衝,微波脈衝的時間解析度為50ps。
該產品具有個性化、定製化特性,以期適應市場,適應客戶。具有多種通用型腔,滿足不同的需求,也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製微波腔。具有高性能的控制和讀出裝置,高集成度、高穩定性,可定製、易擴展。具有靈活的波形產生方式和數據處理方式。該產品在科研和產業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
在發布會上,國儀量子總經理賀羽還發布了公司的另一款主打產品-任意序列發生器(ASG-GT50-C)。我司通過「時間內插」的高時間精度序列發生方法,與「高速時鐘法」相結合,突破了傳統方法實現序列發生的時間精度的上限,得到50ps精度的序列發生功能,同時通過改善序列發生的時間線性,保障序列發生功能的高質量、高穩定度。該產品可用於產生高時間解析度的控制脈衝序列,對各分系統進行高精度同步控制,可廣泛應用於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自動化控制與測量、脈衝成像技術、醫學診療等諸多領域。
任意序列發生器(ASG-GT50-C)
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內,在北京、無錫、上海、合肥、廣州等城市設立測試中心,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專業、便捷、精準的測試服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