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晶振腳的原理解析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晶振電路需要2個10-30pF級別的電容作為起振用途,10-30pF具體的值根據不同的晶振頻率不同的單片機而有所不同,作用都是使晶振起振,如果去掉這2個電容,晶振就不會起振,就沒有頻率輸出,單片機就不會工作。

  也有串並連電阻的案例,正常我們不需要那麼做,官方的Deom裡也是沒有的

  XTAL1和XTAL2指的是8051系單片機上常見的用於接「晶振」(晶體諧振器-Crystal Resonator」)的兩個引腳。從原理上來說,這兩個引腳和MCU內部一個反相器相連接。這個反相器與外部的「晶振」組成一個構成一個皮爾斯振蕩器(Pierce oscillator)。因為這個振蕩器集成在器件內部的組件實在是不能更簡單啦,就一個反相器和一個電阻,非常合適於各種數字IC的設計製造流程。

  原理:

  XTAL1和XTAL2分別是一個反相器的輸入和輸出。NMOS的反相器是所謂的E-D結構的電路(一個增強型MOS提供邏輯,一個耗盡型MOS提供上拉),在模擬應用的情形下,從XTAL1提供外部時鐘是不好的(反饋網絡產生不期望的副作用),而把XTAL1接地,直接從XTAL2驅動內部電路並不需要額外的驅動能力。

  CMOS反相器接成振蕩電路,可以使用大得多的反饋電阻,直接驅動XTAL1不會有問題,且不允許另外的驅動源連接到XTAL2,故從XTAL1提供外部時鐘。

  

  一份電路在其輸出端串接了一個22K的電阻,在其輸出端和輸入端之間接了一個10M的電阻,這是由於連接晶振的晶片端內部是一個線性運算放大器,將輸入進行反向180度輸出,晶振處的負載電容電阻組成的網絡提供另外180度的相移,整個環路的相移360度,滿足振蕩的相位條件,同時還要求閉環增益大於等於1,晶體才正常工作。

  晶振輸入輸出連接的電阻作用是產生負反饋,保證放大器工作在高增益的線性區,一般在M歐級,輸出端的電阻與負載電容組成網絡,提供180度相移,同時起到限流的作用,防止反向器輸出對晶振過驅動,損壞晶振。

  和晶振串聯的電阻常用來預防晶振被過分驅動。晶振過分驅動的後果是將逐漸損耗減少晶振的接觸電鍍,這將引起頻率的上升,並導致晶振的早期失效,又可以講drive level調整用。用來調整drive level和發振餘裕度。

  Xin和Xout的內部一般是一個施密特反相器,反相器是不能驅動晶體震蕩的。因此,在反相器的兩端並聯一個電阻,由電阻完成將輸出的信號反向 180度反饋到輸入端形成負反饋,構成負反饋放大電路。晶體並在電阻上,電阻與晶體的等效阻抗是並聯關係,自己想一下是電阻大還是電阻小對晶體的阻抗影響小大?

  電阻的作用是將電路內部的反向器加一個反饋迴路,形成放大器,當晶體並在其中會使反饋迴路的交流等效按照晶體頻率諧振,由於晶體的Q值非常高,因此電阻在很大的範圍變化都不會影響輸出頻率。過去,曾經試驗此電路的穩定性時,試過從100K~20M都可以正常啟振,但會影響脈寬比的。

  晶體的Q值非常高, Q值是什麼意思呢? 晶體的串聯等效阻抗是 Ze = Re + jXe, Re《《 |jXe|, 晶體一般等效於一個Q很高很高的電感,相當於電感的導線電阻很小很小。Q一般達到10^-4量級。

  避免信號太強打壞晶體的。電阻一般比較大,一般是幾百K。串進去的電阻是用來限制振蕩幅度的,並進去的兩顆電容根據LZ的晶振為幾十MHZ一般是在20~30P左右,主要用與微調頻率和波形,並影響幅度,並進去的電阻就要看 IC spec了,有的是用來反饋的,有的是為過EMI的對策

  可是轉化為並聯等效阻抗後,Re越小,Rp就越大,這是有現成的公式的。晶體的等效Rp很大很大。外面並的電阻是併到這個Rp上的,於是,降低了Rp值 -----> 增大了Re -----> 降低了Q

  精確的分析還可以知道,對頻率也會有很小很小的影響。

  對電路中的一顆「晶振」來說,石英晶體本身具有壓電效應,對石英晶體進行適當處理後可以得到一種壓電諧振器件,這就是常見的石英晶體諧振器(以下簡稱QCR)。對QCR的物理特性進行分析,可以發現QCR的壓電諧振過程可以用以下的理想電路模型近乎完美地表示出來。

  

  右圖的電路模型中,L1-C1-R1組成了一個RLC串聯諧振電路,再加上一個實際很小的C0,整個QCR電路模型有兩個很接近的諧振點。QCR在電路中與反相器並聯,充當的是一個右圖的電路模型中,L1-C1-R1組成了一個RLC串聯諧振電路,再加上一個實際很小的C0,整個QCR電路模型有兩個很接近的諧振點。QCR在電路中與反相器並聯,充當的是一個選頻網絡的作用。整個振蕩電路在上電時可以看作是反相器的輸出端打進去了一個階躍信號,QCR把階躍中諧振點頻率的信號挑出來,其他沒用的踢掉,在環路增益為1的情況下整個電路趨於穩態平衡。

  模電的知識告訴我們,在QCR // inverter的組合下,這個皮爾斯振蕩器已經具備了一個理想的振蕩電路中的兩大網絡(選頻+放大)。貌似振蕩器中的R1和C1//C2沒有什麼卵用啊。且慢,這個R1和C1//C2,正是這個電路中最美妙的地方。

  總結並聯電阻的四大作用

  1、配合IC內部電路組成負反饋、移相,使放大器工作在線性區;

  2、限流防止諧振器被過驅;

  3、並聯降低諧振阻抗,使諧振器易啟動;

  4、電阻取值影響波形的脈寬。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單片機中PWM的工作原理解析
    PWM在單片機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它的基本原理很簡單,但往往應用於不同場合上意義也不完全一樣,這裡我先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給大家介紹一下,後邊遇到用的時候起碼知道是個什麼東西。裝載低電平值並輸出低電平 TH0= LowRH; TL0= LowRL; PWMOUT=0; }else{//當前輸出為低電平時,裝載高電平值並輸出高電平 TH0= HighRH; TL0= HighRL; PWMOUT=1; }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於標準 51 單片機中沒有專門的
  • 單片機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
    只要在單片機的RST引腳上加上高電平就可以了,時間不少於5ms。基本的復位電路的原理圖如下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21686.htm
  • 單片機晶振電路原理及作用
    單片機系統裡都有晶振,在單片機系統裡晶振作用非常大,全程叫晶體振蕩器,他結合單片機內部電路產生單片機所需的時鐘頻率,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鐘頻率越高,那麼單片機運行速度就越快,單片接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單片機晶振提供的時鐘頻率
  • 單片機中各種周期的關係與定時器原理
    機器周期不僅對於指令執行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機器周期也是單片機定時器和計數器的時間基準。例如一個單片機選擇了12MHZ晶振,那麼當定時器的數值加1時,實際經過的時間就是1us,這就是單片機的定時原理。  但是在8051F310中,CIP-51 微控制器內核採用流水線結構,與標準的 8051 結構相比指令執行速度有很大的提高。
  • 基於AVR單片機的LED照明燈控制系統設計
    1 LED照明燈控制系統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8470.htm  系統原理圖如圖1所示。
  • 單片機最小系統復位電路圖原理
    的置位和復位,都是為了把電路初始化到一個確定的狀態,一般來說,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是把一個例如狀態機初始化到空狀態,而在單片機內部,復位的時候單片機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儲設備裝入廠商預設的一個值。單片機復位電路原理是在單片機的復位引腳RST上外接電阻和電容,實現上電復位。當復位電平持續兩個機器周期以上時復位有效。復位電平的持續時間必須大於單片機的兩個機器周期。具體數值可以由RC電路計算出時間常數。復位電路由按鍵復位和上電復位兩部分組成。
  • 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的原理
    本資料詳細介紹鄧步進電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單片機控制步進電機的特點。步進電機是數字控制電機,它將脈衝信號轉變成角位移,即給一個脈衝信號,步進電機就轉動一個角度,因此非常適合於單片機控制。    步進電機可分為反應式步進電機、永磁式步進電機和混合式步進電機。
  • 單片機定時器/計數器基本原理
    打開APP 單片機定時器/計數器基本原理 發表於 2019-06-17 09:19:32 單片機定時器/計數器基本原理
  • 基於單片機的GPS信息處理系統
    本系統選擇接收並解析GPGLL和GPZDA,分別獲取地理位置信息和UTC時間信息(含日期),UTC時間通過時差修正得到本地時間信息。  NMEA0183語句包含多個數據項,數據項之間以逗號分隔,語句以回車(CR)和換行(LF)符結尾。
  • 基於NEC單片機的漏電檢測儀表的原理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415.htm  漏電檢測原理  對電力系統迴路進行漏電檢測的方法有很多,如絕緣監測裝置,低頻探測法,變頻探測法,霍爾磁式平衡等。本設計採用了霍爾磁式平衡原理,為克服傳感器的剩磁所帶來的對系統檢測到的漏電大小的影響,採取了將零點設計為可以通過按鍵調整的系統。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習題集(上)
    1151-6 計算下列兩組二進位數內部式子的邏輯「與」,「或」及「異或」的結果:(1)10100101和00001111(2)10011101和101001011-7 什麼是單片機1-8 新型8位單片機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發展?給應用系統帶來什麼好處?第二章 單片機系統組成原理2-1 什麼是單片機?它與一般的微型計算機在結構上有何區別?
  • 51單片機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和原理
    803l單片機有2個16位的定時器/計數器:定時器0(T0)和定時器1(T1)。   T0由2個定時寄存器TH0和TL0構成,T1則由TH1和TL1構成,它們都分別映射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從而可以通過對特殊功能寄存器中這些寄存器的讀寫來實現對這兩個定時器的操作。作定時器時,每一個機器周期定時寄存器自動加l,所以定時器也可看作是計量機器周期的計數器。
  • 單片機控制繼電器驅動電路圖原理分析
    首先看看繼電器的驅動這是典型的繼電器驅動電路圖,這樣的圖在網絡上隨處可以搜到,並且標準教科書上一般也是這樣的電路圖為什麼要明白這個圖的原理?單片機是一個弱電器件,一般情況下它們大都工作在5V甚至更低.驅動電流在mA級以下.而要把它用於一些大功率場合,比如控制電動機,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就要有一個環節來銜接,這個環節就是所謂的"功率驅動".繼電器驅動就是一個典型的、簡單的功率驅動環節.在這裡,繼電器驅動含有兩個意思:一是對繼電器進行驅動,因為繼電器本身對於單片機來說就是一個功率器件;還有就是繼電器去驅動其他負載
  • 利用單片機從LCD顯示屏上讀出所測得電阻值解析方案
    2測試原理如上圖本機的基本原理是採用在被測電阻上通過已知的恆定電流,取出被測電阻上的壓降,經放大器放大轉換為0~3V直流電壓,然後送入C8051F005A/D轉換的輸入端,經單片機處理,最後經過液晶顯示器直接顯示電阻阻值由於要實現對微小電阻的測量,所以要求放大器的解析度高(高潮達10V),線性度好,輸入阻抗高,並要求漂移低抑制噪聲和抗幹擾能力強,為此我們設計了如圖
  • 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原理以及與置位的區別
    關於單片機的置位和復位,都是為了把電路初始化到一個確定的狀態,一般來說,單片機復位電路作用是把一個例如狀態機初始化到空狀態,而在單片機內部,復位的時候單片機是把一些寄存器以及存儲設備裝入廠商預設的一個值。
  •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發表於 2017-11-24 11:16:57   轉換器介紹
  • 惠斯通電橋詳細解析:原理,計算,應用
    打開APP 惠斯通電橋詳細解析:原理,計算,應用 發表於 2017-05-19 08:52:50    電阻橋定義解釋   惠斯通電橋是由四個電阻組成的電橋電路,這四個電阻分別叫做電橋的橋臂,惠斯通電橋利用電阻的變化來測量物理量的變化,單片機採集可變電阻兩端的電壓然後處理,就可以計算出相應的物理量的變化,是一種精度很高的測量方式。
  • 單片機的硬體抗幹擾技術解析
    單片機系統硬體抗幹擾常用方法實踐影響單片機系統可靠安全運行的主要因素主要來自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電氣幹擾,並受系統結構設計、元器件選擇、安裝、製造工藝影響。這些都構成單片機系統的幹擾因素,常會導致單片機系統運行失常,輕則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重則會導致事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形成幹擾的基本要素有三個: (1)幹擾源。
  • WIFI智能插座電路設計與原理解析 —電路圖天天讀(232)
    打開APP WIFI智能插座電路設計與原理解析 —電路圖天天讀(232) Ida 發表於 2015-08-26 10:30:36
  • 單片機原理|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作業
    一.單選題(共41題,94.3分)18051單片機計數初值的計算中,若設最大計數值為M,對於方式1下的M值為( )。A、M=213 =8192B、M=28 =256C、M=24 =16D、M=216 =65536我的答案:D 得分: 2.3分 2MCS-51單片機定時器T0的溢出標誌TF0,若計滿數產生溢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