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中等質量黑洞證據:迄今最強的引力波源

2020-11-23 澎湃新聞

利用引力波探測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天體物理學家對這一引力波事件非常關注,因為這對目前的黑洞形成理論提出了挑戰。

宇宙中充滿了時空漣漪——引力波——的迴響,現在,在我們所聽到的「宇宙交響樂」中,又增加了一段新的聲音。自2015年以來,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使用引力波探測器來「聆聽」宇宙中類似啁啾的信號,並通過解碼這些在時空中產生的細微漣漪,分析發出這些信號的大規模碰撞事件。現在,根據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歐洲的室女座幹涉儀(Virgo)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引力波信號,來自一場快速而劇烈的「爆炸」事件。對該事件的研究或許能幫助我們解開更多的宇宙謎題。

「這是又一個首次發現,」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這項新研究的團隊成員加布裡埃拉·岡薩雷斯(Gabriela Gonzalez)說,「我們永遠不會厭倦第一。」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這個被稱為GW190521的奇怪信號使科學家相信,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142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100倍至1000倍的黑洞)。

宇宙中的巨大爆炸

當科學家們仔細梳理引力波探測儀的觀測結果時,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獨特的信號。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哥倫比亞大學的天文學家筎然娜·瑪卡(Zsuzsanna Marka)清楚地記得,探測器是在2019年5月21日接收到信號。她是少數幾個將手機與宇宙探測實時連接的天體物理學家之一,每當引力波探測器「聽」到宇宙中可能的信號時,他們就會收到提醒。

收到提醒之後,瑪卡開始檢查這些事件中是否伴有中微子爆發。不過,就在當晚,她已經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次十分特別的探測。「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巨大的質量,」瑪卡說道。她記得當時的想法是:「這太棒了,意義非常重大。這確實是我們希望看到的大規模事件之一,令人難以置信,但還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大質量黑洞。」

黑洞的大小各不相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數據,恆星黑洞(一類由大質量恆星引力坍塌後形成的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10到25倍;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數十萬倍到數百萬倍以上,一般認為星系中心(包括銀河系中心)都會有超大質量黑洞。天文學家推測,可能存在某種介於兩者之間的黑洞,即中等質量黑洞。據估計,中等質量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100倍到1000倍。

中等質量黑洞並不像大多數小型黑洞那樣,由垂死的恆星爆發形成。相比由單一恆星引力坍縮形成的恆星黑洞而言,中等質量黑洞的質量顯然過大;恆星在爆發過程中總是會失去一些物質,但當恆星達到一定體積後,無論它變大多少,當它爆發時會形成一個質量最高約為太陽65倍的黑洞。根據LIGO團隊的研究,更大的恆星在爆發時會失去更多的物質,最終形成同樣大小的黑洞。

這一過程可以解釋1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如何形成最高為65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而對於質量更大的恆星(130至250倍太陽質量),則更可能發生不穩定對超新星爆發,恆星將被完全毀滅,不留下黑洞或其他任何殘骸。因此,天文學家認為,恆星坍縮不會產生質量在太陽質量65倍至120倍之間的黑洞,這一範圍稱為「對不穩定性空缺」。

直到最近,中等質量黑洞還只是理論上存在的神秘天體,即使以黑洞的標準來看也十分難以捉摸。利用LIGO的早期探測結果,天文學家對恆星黑洞進行了觀察;另一方面,事件視界望遠鏡也拍攝到了M87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但對於中等質量黑洞,對其進行探測並不容易。

這次新的爆炸事件成為首次探測到中等質量黑洞的證據。天文學家的計算表明,這個引力波信號是一個85倍太陽質量的中等質量黑洞與一個66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黑洞碰撞時產生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引力物理學項目主任佩德羅·馬羅內蒂(Pedro Marronetti)在一份聲明中說:「LIGO再次讓我們感到驚喜,它不僅探測到了大小難以解釋的黑洞,而且使用的技術並不是專門為恆星合併事件設計的。」LIGO項目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

「這非常重要,因為它展示了LIGO探測器的能力,其探測到的信號來自完全不可預見的天體物理事件,」馬羅內蒂說,「這項探測表明,LIGO也可以觀測到我們意想不到的物體。」

是新的黑洞,還是更奇特的物體?

與往常一樣,當涉及到引力波時,天文學家就不得不圍繞著探測結果中破譯的少量信息來建立假設。他們將這一引力波信號命名為GW190521,發現它的持續時間比LIGO之前探測到的其他信號短得多,只有十分之一秒;它的頻率也比之前的黑洞合併事件產生的信號低得多。天文學家還可以追蹤該信號至特定的天空區域。

根據這些信息,天體物理學家計算出了碰撞發生的距離——大約70億光年。他們還可以計算出了兩個相撞物體的質量,分別是太陽質量的85倍和66倍,而碰撞後的物體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在碰撞過程中,一些質量以引力波能量的形式丟失了)。

由於瀕死恆星產生的黑洞大小存在限制,因此這些初始質量表明,至少其中較大的黑洞——也可能是較小的黑洞——本身可能就是兩個黑洞碰撞的結果。「兩個黑洞合併,形成一個新的黑洞……然後它們再次合併,」瑪卡說,「這隻有在存在大量黑洞,即黑洞密度很高的環境下才會發生。」

瑪卡希望這場碰撞發生在一個活動星系核附近,由於活動星系核的強大引力,可以將其他天體錨定在附近。活動星系核是星系中心的一個緻密區域,其發出的輻射被認為是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物質吸積產生的。不過,利用目前有關的數據,天文學家還沒有辦法確定GW190521背後的確切機制。

從更長遠的角度,如果能發現更多正在合併的中等質量黑洞,或許可以解決關於超大質量黑洞的一個重大謎團,即它們的起源。

「它們就像房間裡的大象,有上百萬個太陽的質量,」美國西北大學天體物理學家、LIGO研究人員克里斯多福·貝裡(Christopher Berry)在另一份聲明中說,「它們是由恆星質量黑洞(恆星塌縮時產生)演變而來,還是通過某種未被發現的方式產生的?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一個中等質量黑洞,以填補恆星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之間的空缺。現在,我們有證據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儘管天文學家對這個引力波信號和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的可能性感到興奮,但他們並不能肯定目前的假設是正確的。當然,兩個85倍和66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合併是最符合數據的,但天體物理學家也在考慮其他更奇特的解釋。

「如果某種全新的事件產生了這些引力波呢?」美國西北大學的物理學家、LIGO團隊專家瓦西莉基·卡洛耶拉(Vicky Kalogera)說,「這樣的前景很吸引人。」她還補充道,目前對信號產生原因的假設包括一顆銀河系恆星的坍縮,以及某種古老的宇宙弦。

首次發現之後

目前,LIGO和Virgo探測器都處於下線狀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它們被迫在3月底關閉。不過,天體物理學家正計劃升級這兩臺探測器和它們的算法,以繼續探測宇宙中的時空漣漪。

探測器及其算法的升級對於追蹤更多像GW190521這樣的信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探測器本身更加靈敏,科學家就能捕捉到更遙遠的信號;而對數據處理算法進行微調,他們就能更容易地識別像這樣的更簡訊號。

岡薩雷斯表示,探測到兩個黑洞的碰撞事件,以及其中某個黑洞本身就是由合併形成的,這預示著宇宙中存在著很多有待觀測的信號。「我希望這意味著有更多的黑洞——可能是黑洞的集群,因為它們聚集在一起,所以合併得更頻繁,」她說,「我希望這些黑洞集群的規模很大,而且分布在很多地方,這樣我們就能探測到更多的黑洞。」

當然,這一切還必須取決於未來的探測結果。「大自然做它該做的,我們不能告訴它該做什麼,」岡薩雷斯說,「我們收集數據,取得發現,然後由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們去推測並提出新的理論,來解釋這些巨大的黑洞是如何產生的。」

LIGO和Virgo團隊將相關研究的結果發表在9月2日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前一篇詳細描述了引力波信號的發現過程,後一篇則討論了該信號的物理性質及天文物理學意義。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中等質量黑洞證據:迄今最強的引力波源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這個被稱為GW190521的奇怪信號使科學家相信,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142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100倍至1000倍的黑洞)。宇宙中的巨大爆炸當科學家們仔細梳理引力波探測儀的觀測結果時,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獨特的信號。
  • 「不可能質量」黑洞被發現,人類探測迄今最強引力波源
    引力波探測器 LIGO/Virgo 發現了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這次事件是使用引力波觀測到的規模最大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 142 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的 100 倍至 1000 倍的黑洞)。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存在的證據
    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不可能質量」黑洞: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 「不可能質量」的黑洞與「迄今最強」引力波源據CNN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曾在4月16日發布消息,天文學家利用甚大望遠鏡(VLT)首次觀測到一顆圍繞銀河系中心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不可能質量」黑洞被發現,LIGO-Virgo探測到迄今最強引力波源
    引力波探測器 LIGO/Virgo 發現了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這次事件是使用引力波觀測到的規模最大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 142 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的 100 倍至 1000 倍的黑洞)。
  • 發現迄今為止最強大的引力波源,瞬間釋放8個太陽質量的能量
    現在,天文學家在引力波中探測到了可能是迄今觀察到的最大質量黑洞合併信號。合併結果是首次清晰探測到質量介於太陽100倍到1000倍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這個引力波源產生時,當時宇宙的年齡約為其年齡的一半,使其成為迄今為止檢測到最遠的引力波源之一。至於是什麼產生了這個信號,基於一套強大最先進的計算和建模工具,科學家們認為GW190521最有可能是由具有不尋常性質的雙星黑洞合併產生。
  • 引力波幫助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
    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黑洞引力波源合併產生劇烈爆炸,科學家觀察到中質量黑洞
    海外視頻網站ladbible於9月2日新發布了一段太空視頻,視頻內容顯示,美國科學家在太空中再次探測到了引力波,而此次引力波之所以被探測到,是由於兩個黑洞的「巨大引力波源」合併,產生了相當於8個太陽能量的巨大爆炸,從中心向宇宙中擴散出強烈的衝擊波。
  • 借引力波首次探到「中等質量」黑洞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天文臺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142倍太陽質量!科學家發現迄今質量最大的黑洞
    2020年9月2日,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引力波天文臺(Vigro)共同宣布他們利用引力波探測到一個質量為142個太陽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質量介於100個太陽到1000個太陽之間的「中等質量黑洞」,也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利用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
  • 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這次85倍太陽質量黑洞的發現意味著要麼現有理論模型錯了,要麼它是通過另一次雙黑洞合併產生的。,這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個中等質量黑洞。關於黑洞,按質量可分為微型黑洞(原初黑洞)、恆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
  • 創世以來宇宙最強音,8個太陽質量瞬間釋放,LIGO發現最強引力波
    本月初(2020年9月2日),LOGO官網發布了一組新聞,美國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兩個4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和歐洲位於義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的一個3公裡長的雷射幹涉儀同時探測到一個有史以來最強的引力波信號——GW190521。
  • 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迄今最強引力波信號
    經過一年多的研究,這個被稱為 GW190521 的奇怪信號使科學家相信,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事件,其形成的 142 倍太陽質量黑洞也是第一個被清晰探測到的中等質量黑洞(即質量為太陽質量 100 倍至 1000 倍的黑洞)。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一段引力波信號可作證明
    休斯敦9月2日消息,天文學家2日在《物理學評論通訊》和《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發表研究報告稱,發現的一段引力波信號可證明中等質量黑洞確實存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消息,天文學家當日表示,他們發現的這個中等質量黑洞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42倍。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
  • 史上最大規模的黑洞合併!驚人發現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
    雖然科學家一直認為中等質量的黑洞對於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一直都沒有發現到直接的證據。因此,此次發現可算是板上釘釘的證據了,這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證明了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超大質量級的黑洞很有可能都是「多代」產生的,也就是說多個較小質量的黑洞合併之後產生了質量更大的黑洞。
  • 質量相當於太陽的142倍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黑洞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導法新社巴黎9月2日發表了題為《科學家發現神秘的「中等質量」黑洞》的報導,相關內容摘編如下:科學家9月2日宣布發現了一個黑洞,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黑洞,根據人們目前對「怪物」黑洞的理解,這個黑洞根本不該存在。「怪物」黑洞的密度非常大,即使光也無法擺脫它們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