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氣瓶也可以掃碼啦!」 江蘇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一掃氣瓶上的二維碼,氣瓶的各種信息和安全狀況都在這張「條碼身份證」裡,氣瓶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
氣瓶是與群眾生活關係密切的特種設備,納入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氣瓶包括液化石油氣瓶、工業氣瓶和車用氣瓶。據了解,我省現有氣瓶超過2500萬隻,其中液化石油氣瓶超過2000萬隻,居民家庭佔7成,餐飲場所、學校等佔3成。另外,還有500餘萬隻工業氣瓶和車用氣瓶。氣瓶一旦發生事故,將對公眾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嚴重影響群眾的用氣安全感。
據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介紹,為督促氣瓶充裝單位和檢驗機構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排查消除氣瓶安全隱患,在日常監管基礎上,市場監管部門採用數字網絡技術,建立氣瓶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監管系統,對每個氣瓶安裝可掃描識別的二維碼,依據「一瓶一碼一檔」原則建立氣瓶電子檔案,為每個氣瓶頒發「身份證」,對氣瓶產品的製造、充裝、檢驗等過程信息進行記錄,實現氣瓶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氣瓶安全可追溯的信息化監管。
據介紹,氣瓶安全碼是陶瓷二維碼或金屬條碼,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將氣瓶的基本信息,包括製造廠家、出廠日期、出廠編號、充裝信息、定期檢驗情況等集成在電子資料庫中。通過建立網絡數據平臺,實現氣瓶使用登記、充裝檢驗信息在線上傳,氣瓶安全數據統計和分析工作的電子化,最大程度提高氣瓶動態安全監管效率。
近年來,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為督促氣瓶充裝單位和檢驗機構落實主體責任,排查消除氣瓶安全隱患,打擊違法違規充裝、檢驗行為,每年組織氣瓶安全專項整治,並在特殊時點上對氣瓶安全進行隱患排查整治,毫不鬆懈地加強氣瓶安全監管。在此基礎上,推廣建立氣瓶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監管系統,為每個氣瓶頒發了「身份證」。
今後,消費者在氣瓶使用過程中,須注意使用裝有安全條碼的氣瓶。同時,如果發現氣瓶事故隱患,或短斤少兩等問題,可以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舉報,並將氣瓶安全條碼信息提供給市場監管部門,以有效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交匯點記者 趙偉莉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