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賽道再添新玩家:360 正式發布五款人臉識別終端產品,主打...

2020-11-25 雷鋒網

市面上 90% 的產品都在裸奔。

人臉識別發展至今,「安全」已然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當前市面上大多數人臉識別產品尚處在『裸奔』狀態。「 360 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 CEO 邱召強如是說。

4 月 15 日,360 公司召開人臉識別新品雲端發布會,宣布「亮劍」人臉識別科技領域,主打「安全牌」,推出了由 360 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打造的 5 款人臉識別終端硬體產品、5 套人臉識別管理軟體,以及 5 大智慧解決方案。

邱召強介紹,360 城市安全集團此次發布的軟硬體均通過 360 攻防實驗室攻防檢測,超過國際的安全標準。同時,所有終端均採用近紅外+可見光雙目活體防偽算法,支持業內最高等級 36 種防偽攻擊;終端算法採用直接燒入安全晶片的固化方式,確保算法和模型不別竊取和攻擊;伺服器和硬體終端系統均採用白盒加密、密鑰傳輸方式,防止傳輸過程中被截取和破解;且終端只保留人員特徵碼,不保留原始照片,所有信息全部加密。

此外,終端及平臺接口豐富、開放、易用。由於 90% 以上人臉識別產品需要與第三方應用對接使用,因此終端接口豐富,平臺接口模塊化、標準化可以為第三方應用降低80%以上接口對接工作量和 50% 部署成本,加倍提升上線部署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360 還面向五大場景推出了一體化智慧解決方案,包括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樓宇、智慧機場、智慧政務大廳。

為何選擇入局人臉識別?

談到 360 為何選擇在此時入局人臉識別時,邱召強表示:

第一,確切的說,目前市場上 90% 的人臉識別都是裸奔的狀態,360 是一個以安全立身的企業,有責任也有義務為行業樹立榜樣。所以,我們希望帶給渠道和用戶帶來一個切身的保護。比如,疫情期間,人臉識別、健康寶、非配合式熱成像測溫等很多智能終端和信息化都是給國家號召的自我隔離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隨著很多人臉識別設備被應用到社區、寫字樓、公共區域以後,用戶及相應管理單位來又非常擔心個人信息隱私洩露及其安全性。360 作為安全的龍頭企業來做一款讓用戶、管理單位、設備提供商都放心,體驗更好,讓用戶在擁抱新科技的同時不需要擔心其他的問題的最安全、最可靠、最便捷、性價比最高的人臉識別終端及平臺可謂是久旱逢甘霖,實機恰好。

第二,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在人工智慧大潮中分一杯羹,獲得公司長久發展和更多市場佔有率,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基於不同客戶應用場景為前提的持續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優化能力;2、以安全為前提,締造極致客戶體驗的匠人精神;3、建立以開放、互融、共贏為指導思想的生態聯盟體系;4、提供負責任的高品質的售後服務體系,而 360 就是一貫執行以上規則的負責任、有擔當的具備優秀企業。

再此也希望給廣大用戶及方案提供商提個醒,一定要找負責任的企業,一定要用安全可靠的人臉識別產品和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在擁抱AI人工智慧新時代過程中不「受傷」,少「受傷」。

360 人臉識別為何可以被信任?

那麼,360 要拿出怎樣的底氣呢?

據 360 介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首先,在安全性上,360 是具備安全基因的,在網際網路、物聯網終端、手機終端、各類型傳輸通信等等方面都具備一整套系統化、細緻化的安全防護能力,同時還配備了全國最強的攻防實驗室,360人臉識別所有的產品及平臺全面通過了360各項安全檢測及攻防實驗,是全國最安全最可靠的人臉識別終端及平臺。

其次,在防偽方面,360人臉識別終端內嵌了 36 種防偽攻擊算法,是業界內支持防偽攻擊類型最多,效果最好的AI智能終端。在邱召強看來,無論是人臉識別技術還是用戶的使用選擇標準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做不到安全乾脆別碰、別用。

最後,在開放性方面,360 認為,開放性是軟硬體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只有軟硬體的開放性強,才能最好的保障第三方系統的對接,才能更好的完成客戶交付,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整體化需求,降低實施和交付成本,可以為合作夥伴節省成本。

同時,邱召強還表示,今後360視覺科技會在這個市場深耕細作長久發展,會把 360 的優勢和能力全都傾囊所授到這個行業裡來,做出更多、更安全、性價比更高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

據了解,360 城市安全集團還將面向全國招募渠道合作夥伴,秉承「充分讓利,共建人臉識別安全大生態「的原則,為加入人臉識別安全終端推廣計劃的渠道商,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技術支持和市場活動支持。

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美顏雙攝來到千元機,榮耀暢玩7C正式發布
    時值3月12日植樹節,榮耀手機在北京正式發布了2018年第一款新機,榮耀暢玩7C。榮耀暢玩7C有899元和1299元兩檔可選,3月13日開售,是一款比較有誠意的入門手機。人臉識別人臉識別功能是榮耀暢玩7C的主打賣點之一,據介紹該技術支持1024組識別特徵點,數據將會保存在本地Trust Zone之中,安全性有保證。
  • 人臉識別的「囚徒困境」
    作者 | 明定坎村  來源微信公眾號:GPLPAI這把火燒透了人臉識別這個狹小賽道。先是行業外BAT等巨頭攜著資本、品牌力量順勢攪局;緊接著身處於這個行業的老兵也不甘示弱,紛紛「揭竿而起」,一場人臉識別登陸戰就此拉開。對於人臉識別這個狹小AI賽道上的熱鬧景象,早在2017年3月份,李開復就驚嘆「國內出現了四家以人臉識別為主的創業公司現象不合理」,甚至還有投資人表示,2018年6月份可能就是AI的冬天。
  • 人臉識別行業分析
    2.3.1 智能安防安防領域是人臉識別技術最成熟的落地領域,也是 AI 視覺公司普遍首先切入的細分領域。安防領域的特性在於:公共安全的剛需應用,可極大提高效率;市場預算分級、高度碎片化,且政府訂單為主,可有效貢獻收入;深度賽道,不斷面臨新問題與新需求,問題難度跨度大(簡單需求如車牌識別、困難需求如動態識別與犯罪預防等)。
  • 人臉車牌識別身份證比對新方式——和創車牌人臉綜合管理平臺
    車牌人臉綜合管理平臺系統是廣東和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新型車牌識別系統,該系統已於近日在某省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進行實戰演練。車牌人臉綜合管理平臺系統依託成熟的人臉、車牌識別技術,可實現人臉、車牌的動態識別與數據抓取、雲存儲與交互式雲計算等服務,支持前後端數據自動交換與對比。產品優勢:輕巧便攜:車牌人臉綜合管理平臺系統外在表現方式是一款人臉識別眼鏡,攜帶方便。
  • 【乾貨】中國人臉識別產業鏈全景圖!
    人臉識別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起步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經歷了技術引進-專業市場導入-技術完善-技術應用-各行業領域使用等五個階段。其中,2014年是深度學習應用於人臉識別的關鍵一年,該年FaceBook發表一篇名為「Deep Face系統:達到肉眼級別的人臉識別系統」的文章,之後Face++(曠視科技)創始人印奇團隊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團隊均在深度學習結合人臉識別領域取得優異效果。
  • 人臉識別開發技巧揭秘
    隨著人臉識別終端設備的廣泛應用,很多開發者在實踐中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同一款主板,運行性能相仿的算法時,系統資源佔用會相差懸殊?為什麼同樣配備了活體檢測,防攻擊能力卻可以差好幾個級別?事實上,人臉識別算法在實際部署中存在一些編程開發策略,能對識別效果和識別速度產生顯著影響。
  • 人臉識別通道的快速搭建技巧
    產品形態:人臉識別通道的產品形態很多,比如典型的人臉考勤機、工地的人臉識別閘機、景區的人臉檢票機、社區公租房的刷臉門禁,同時也可以設計成為人臉訪客機、VIP迎賓系統、掛號取號機等系統構成:一般說來,人臉識別通道由人臉識別設備端、中心管理端和聯動門三個部分構成,適用於各種場所的出入口管控。
  • 常見的四種人臉識別場景
    導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在人工智慧也越來越普遍,其中人臉識別最為突出,也是目前人們能夠感知到的人工智慧產品。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人臉識別可以換人或照片嗎?
    王者榮耀又要進一步加強健康系統力度了,5月份是繼續下調了未成年玩家的遊戲時間,還增加了未成年每周和每個月的充值數額,這個月則是加強了人臉識別驗證,那麼人臉識別多久一次呢?人臉識別可以用照片或者換人識別嗎?王者榮耀人臉識別多久一次?
  • 捷宇人臉識別一體機_人證指紋比對設備
    例二:學校考試,目前已有許多學校採購了捷宇身份核驗終端,跟考駕照一樣,學生或者是考生只要往人臉識別設備前一站,就可以進行人證比對,可直接驗證持證人是否與二代身份證一致  捷宇雙目身份核驗終端是一款自帶Android系統的身份核驗終端,它專用於人員指紋、人臉識別、活體檢測與證件內信息進行實名制核驗的產品。
  • 人臉識別和生物識別在支付領域上的風險
    生物識別技術發展方興未艾,已經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也為很多新產品的出現提供了無限可能。但是,在金融支付領域,由於其行業自身的高敏感性,對於新興技術帶來的新方案總是先天帶有審慎態度,因此普遍還處於嘗試階段。
  • Vivo發布3D超感應新技術 支持微信人臉識別支付(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6月27日舉行的2018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站上,vivo發布了一項新技術-TOF 3D超感應技術。該技術可實現更為安全、精確的面部識別體驗。未來,該技術還將應用於3D拍照、3D試衣、MR體感遊戲、3D列印等領域,為智慧終端加速開啟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 西工大學子推出高科技產品:「紅色眼睛」能更精確識別人臉
    (「第六鏡」西工大學生創業團隊 西工大宣傳部供圖)3月22月,第六鏡科技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舉辦新產品發布會,推出以人臉識別技術「赤眸4」為核心,針對社區管理開發的多種智能化應用產品。「現在做人臉識別高端技術研發的公司很多,但技術應用的市場還沒有飽和,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生活中,推出能夠服務人們生活、工作的產品。」「第六鏡」創始人、西工大在讀博士研究生劉闖介紹說,在國內計算機視覺技術創業熱潮中,「第六鏡」是後來者,作為模塊化計算機視覺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在落地場景中提出了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工地及智慧展會等行業細分領域內的應用。
  • 3D人臉識別:結構光還還是TOF?
    這也使得可以隱藏在屏幕內、不影響屏佔比的新的屏下指紋技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廠商的青睞。與此同時,隨著蘋果iPhone X的帶動,不少的手機廠商也推出支持3D人臉識別的旗艦機型。 8月23日晚間,OPPO在上海正式發布了OPPO R17系列手機。其中R17 Pro就首次搭載了後置的TOF 3D視覺技術,其也成為了全球首個實現TOF 3D技術商用的機型。
  • 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三):人臉比對
    本文作者根據多年人臉識別項目經驗,總結了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商業領域應用及產品設計細節,匯總成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系列文章。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介紹人臉比對相關內容。全文圍繞人類比對類型、人臉比對要素展開介紹。
  • 開箱即用的人臉識別算法大盤點
    回顧人工智慧領域從2012年的星星之火,到15年左右的瘋狂態勢,再到18年理性的聲音初現。有人開始對人工智慧抱有懷疑的態度,認為這一波AI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強。但是,不可否認,人工智慧真的在一些領域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臉識別的相關應用。
  •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提示無相關判決書 無需人臉識別是什麼意思
    :原標題:王者榮耀人臉識別提示無相關判決書 無需人臉識別是什麼意思 王者榮耀人臉識別認證功能已經啟用,主要針對疑似未成的成年帳號強制人臉識別的,不過由於功能還在完善中,所以在人臉識別時會出現錯誤代碼或則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估計多數玩家看到提示無相關判決
  • 人臉識別技術與應用沙龍暨「航天天宮平臺發布會」圓滿落幕
    而目前的人臉識別行業,主控晶片廠商繁多,算法提供商也有很多,不同的終端廠商或集成商在對於主控晶片、算法廠商的選擇上也都有著不同,同時在應用管理平臺上也都是各自為戰,這也就造成了很多的不同品牌的人臉識別終端設備難以互聯和統一管理的問題。
  • 人臉識別哪家強?看看國內30家TOP企業!
    ,3D人臉採集和識別產品主要處於工程樣機和產品樣機階段,主要應用領域是公共安全領域,2D在北京師範大學和四川大學的學生宿舍產品樣機系統中應用,鐵路認證票查驗中在試用,已在成都火車站試用。官網:http://www.faceall.cn/18天津漢柏科技人臉識別產品上市 ,推出門禁(GATES)、識別終端(DOORS)、閘楊(INS)、桌面終端(ONS)等產品及一系列行業解決方案。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工程實踐(10個月人臉識別領域實戰總結)
    前兩年,很多機場安檢都開始用上了人臉驗證;今年4月,很多一、二線城市的火車站也開通了「刷臉進站」的功能;北京的一些酒店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做身份驗證。2 人臉識別應用場景(識別)我們再來看看幾個場景。第一個是刷臉的自動售貨機。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機器的時候就有個疑問:」現在人臉識別算法已經做到萬無一失了嗎,認錯人,扣錯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