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相信各位喜歡DC的小夥伴們都已經看過了DC原創動畫宇宙的完結之作《黑暗正義聯盟:天啟星戰爭》。
我們將這部動畫電影與DC近些年來的漫畫,電影和電視劇進行對比後發現,雖然劇情上非常黑暗,但是很多經典的劇情和設定都是有來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天啟星戰爭實際上就是將多本漫畫劇情融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但是由於缺乏證據,所以本文大多數是猜想和推測,其中也夾雜了很多主觀看法,所以大家不要過於認真。
1.正義聯盟反攻天啟星:
首先DCAMU延續了新52時期的諸多設定,但是問題在於正義聯盟從未在漫畫中和達克賽德發生過這種規模的戰爭。
就算是著名的大事件「達克賽德」戰爭時期,也是反監視者和達克賽德的對抗,兩位究極生物之間的互相套路,反監視者想要解除達克賽德來掙脫反生命方程式對自己的控制,而達克賽德卻一直在窺探反生命方程式的力量。
既然這場戰爭的來源並不是來源於漫畫,那麼這段正義聯盟和達克賽德的終極決戰究竟從何而來呢?
我認為這個點子很可能是來源於DCEU的廢案,也就是扎克·斯奈德導演設想的正義聯盟三部曲。
《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副標題是「正義黎明」,神奇女俠這位超級英雄也首次登場,在扎導設計的正義聯盟三部曲中,第一部將會是達克賽德的入侵和正義聯盟的集結,也就是說天啟星軍團的出現讓地球上的超級英雄們第一次團結了起來,而這也和漫畫中的劇情是一樣的。
但是在《正義聯盟2》中,扎克·斯奈德導演卻設計了一場正義聯盟對達克賽德的反擊,地球上的超級英雄們和綠燈軍團聯合,在太空中決戰達克賽德的類魔大軍,可是正義聯盟被黑暗君主無情擊碎,就像復仇者聯盟在滅霸的面前化為灰燼一樣,正義聯盟失敗了,而地球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
城市變成了廢墟,地面上刻滿了代表著達克賽德「Ω」符號,它意味著毀滅和終結,而地球上也變得和天啟星一樣,充滿了巨大的烈焰深坑。
在正義聯盟的第三部電影中,超級英雄們開始了絕地反擊,而在第二部中蝙蝠俠選擇犧牲自己喚醒了超人的良知,從而讓最後的超級英雄擁有一線的機會。
這三部曲+《閃電俠》的電影,就是扎克·斯奈德導演的終極計劃,可惜華納並不同意扎導的想法,三部曲改成兩部曲,最後拍攝一部《正義聯盟》就徹底夭折了,而時至今日我們依然無法看到真正的「扎導剪輯版」到底是什麼樣子。
2.蝙蝠俠坐上莫比烏斯之椅:
這段劇情相信大家非常的熟悉,在《新52正義聯盟》的最後一場危機中,蝙蝠俠坐上了莫比烏斯之椅,他成為了「知識之神」,實際上凡人狀態的蝙蝠俠雖然可以使用莫比烏斯之椅,但卻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
而電影中的蝙蝠俠被達克賽德設計的方程式徹底掌控,失去了自我變成了工具人。這段劇情並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畢竟蝙蝠俠開掛已經是日常操作了。
3.康斯坦丁為何是蝙蝠俠的後備計劃?
康斯坦丁可以說很多漫畫中的主角,尤其是在《黑暗正義聯盟》的故事中,不過在DC重生之後的黑正漫畫中,神奇女俠成為了主要角色,康斯坦丁失去了自己的主C地位。
而蝙蝠俠將康斯坦丁當成後備計劃,讓他拯救這個世界的設想很可能來自於當年阿蘭·摩爾大神的「黃昏劇本」,也就是超級英雄相互之間發生戰爭。
而渣康拯救世界的劇情和「三體之戰」有些類似,但是黑暗正義聯盟的成員和魔法系的超級英雄並沒有在電影中出現多少,最大的可能就是蝙蝠俠想要利用康斯坦丁和三宮之間的仇恨打敗達克賽德,這也是他們唯一能夠擊敗黑暗君主的辦法。
4.毀滅日和類魔的合體:
實際上達克賽德第一次入侵地球的原因就是因為想要研究超人的DNA,利用他的基因成就自己的類魔軍團。
在漫畫的故事中,達克賽德的計劃失敗了,而在《黑暗正義聯盟:天啟星戰爭》的時間線中,達克賽德成功的製造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團。所以當「毀滅魔」這種可怕的生物出現之後,超級英雄反攻天啟星的計劃也變成了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