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長者,為了表達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觀點,總是會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多」。
有時候經驗的價值往往被高估了,同樣,有時候「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曾經有人拿大衣哥朱之文和嶽雲鵬做過對比,同樣農村窮孩子出身,為什麼嶽雲鵬都快被鄉親們雕成塑像了,而且以嶽雲鵬為噱頭,開始打造旅遊村。
而大衣哥的鄉親們卻容不下朱之文,暗說朱之文也是修橋鋪路,有人張口借錢毫不吝嗇,最終沒有落下什麼好,晚上睡覺都被人扔磚頭砸玻璃。
兩人待遇天壤之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嶽雲鵬的背後有一位人生的導師,師父郭德綱。
2004年之前的郭德綱實在太難了,在一個看不見黎明曙光的相聲行業裡苦苦掙扎,而這個行業是殘存的江湖氣最重的行業,同行們勾心鬥角,明爭暗鬥時有發生。
難怪郭德綱曾經非常感慨地道:早知道相聲這麼難,打死我也不幹相聲這行,如果有下輩子,我絕對不從事相聲行業了。
正是在這些年的磨礪中,郭德綱深諳人性之道,對於德雲社這艘航船來講,這樣的經驗是無價之寶。
前段時間,一位名為燕子的網友,言之鑿鑿的控訴嶽雲鵬始亂終棄,一開始網友們肯定當成是笑談,因為無論從時間點,還是從嶽雲鵬的人品等各個方面,都對不上號。
不過隨著燕子網友的步步緊逼,有些網友開始半信半疑,因為燕子網友沒有給自己留任何的後路,並且願意承擔任何法律後果,沒有一定的信心很難有這種決絕。
這個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檢測一下DNA,然後讓她承受法律後果,讓燕子網友知道這種誹謗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愛徒遇到這種緋聞時,不難想像最終處理方法肯定是郭德綱出的。郭德綱非常清楚,這位網友就是奔著「碰瓷」來得,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讓她無瓷可碰。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不搭理,這種冷處理才是最佳選擇。試想一下,如果嶽雲鵬真的按照對方的要求,做什麼DNA之類的檢測,這樣事情還會持續發酵。
碰名人瓷,本來就是希望事情越大越好,這樣一來豈非隨了燕子網友的意?而且,進一步講,即使檢測完DNA,證明和對方毫無關係,接下來怎麼辦呢?
真的把燕子以誹謗罪投進監獄?在事情爆出視頻裡,燕子已經哭訴了家庭情況,父親癌症,女兒弱小,母親多病,真的追求法律責任的話,這些人怎麼辦?
所以,無論結果如何,最終肯定都會不了了之,既然如此,乾脆不去管它。緋聞就是這樣,最怕火上澆油,當冷處理的時候,熱度自然下降,最終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