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芸芸,海海人生

2021-01-12 天渡飛鴻

眾生芸芸,海海人生

--讀《人生海海》有感

李 宏

剛剛結束了麥家《人生海海》的閱讀,感受頗深,十分值得回味和讚嘆,書中鮮明的人物、清晰的脈絡、跌巖的情節、起伏的人生都給人以感動,久違的感動,我已經很久沒有為哪本書中的人物如此感動過了,就像烙在心上的印痕,久久不能釋懷。書的篇幅不長,但卻用雋永極簡的話語把人物刻畫的晶瑩有質:無所不能的上校(太監)、沉默寡言的父親、道理滿腹的爺爺、滿嘴汙穢的老保長、以命救子老瞎佬、損人損己的小瞎子、用情至深的林阿姨(小上海)和「我」的妻子們。單把每一個人物單列出來,好像都有道不完的故事,敘不完的情感,有種回味悠長的感覺,可見作者在刻畫人物上筆鋒之勁、用功之深,讓人驚嘆。

書中,主要以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十年文革這些大背景為時間軸,以上校(太監)在大背景下定位的各種角色為主線,以上校不為人知的秘密為著力點,盪氣迴腸的刻畫和描繪了其一生的跌巖起伏,尤其著重講述了「回歸」後的悲慘遭遇。

在「回歸」後種種事件下,哪些推心置腹、哪些顛倒黑白、哪些人與亦云,赤裸裸地反映了人性本質。書中有句話說得好:「在鄉下,人心像日常生活一樣粗糙簡單,黑白分明,分辨不了黑白交織出來的複雜圖案和色彩」,僅通過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作為前國民黨軍醫和軍統特務的上校必會遭受殘忍的抨擊,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尤其文革時期農村的封建思想更為突出,「秀才遇上兵」的情況比比皆是,真可謂辯解不了的是非,道不明了的黑白,像上校這個「我」認為無所不能的人,也躲不過封建的羈絆,越不過輿論的藩籬。悲慘的結果是小瞎子殘疾、上校被「逼瘋」、爺爺上吊自殺、父親遺恨終生。

之後發生的事,好像作者有意在刻畫漸漸步入新時代背景下「我」的發展和境遇的同時,連帶敘述著村裡和上校的境況,但這徐徐鋪展開來的後續部分才是更讓人淚點敏銳的重幅:跪死在祠堂的老瞎佬只為祈求村裡人善待殘廢后的小瞎子、前妻對我情深義重和現任妻子待我的重情重義、林阿姨對上校愛到骨子裡的情感與不舍。想到起先國外生活的不易和不幸,也間接地反映出了輿論的威力和違背「道義」的惡果,讓「我」不得不承認「人在做天在看」的警示不是徒有其表。之後的發展步入正軌也讓「我」相信是前妻冥冥之中的保佑,「一個可以把妻子骨灰隨身攜帶三年的人,一定是個好丈夫」這是現任妻子給「我」最高的評價,也正是因為「前妻給我暗中鋪的路」才讓我擺脫困境。

越到後來越覺得作者真是在敘說人生海海,而不是只有上校。一個個人物的後來都在延續著,而不是空洞的草草結束,看看這些人的遭遇不免讓人潸然淚下心生悲憫,但也只有受到挫折後才能鍛造出「心有雷霆面若靜湖」的坦然態度,「這是生命的厚度,是滄桑堆積起來的」,「我」是如此、「我」的前妻是如此、林阿姨是如此、上校也是如此。「敢死不叫勇氣,活著的才需要勇氣」,羅曼羅蘭說過「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林阿姨和上校瘋後的平淡生活不正是這樣嗎,「我」和前妻艱難開攤度日不也正是這樣嗎,雖然艱難但很開心。他們無不是被生活鞭笞的體無完膚,也無不是被生活千刀萬剮的只剩一顆堅強的心,「幸福是養自己的心,不是養別人的眼」,也只有真正活過才知道其中的道理,也只有在落盡繁華後才知道「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繞過自己的智慧」,也只有這樣才能跳出泥潭活出自我。

「哪裡埋著你親人的屍骨,哪裡就是你的故鄉」。過去的人終將過去,未來的人還得繼續活下去,這片土地的生機是不熄的。

睽違逾十年,一會豁素誠。

相關焦點

  • 年少不懂《人生海海》,讀懂已是海海人生
    麥家的長篇小說《人生海海》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的人物:「我」的爺爺。「我」的爺爺是一個是很能講大道理、又在村中特別有威望的長輩。他拒絕「我」的父親和自己的髮小「上校」來往。他認為上校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享樂主義者」。和上校交往,爺爺擔心自己的兒子學壞,丟了自家面子。
  • 讀完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方懂: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
    《人生海海》這本書,《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人生海海》有關尊嚴、愛情、忠誠,最後歸於一句「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上校因其複雜的人生經歷,竄起了一系列人物的言行舉止、悲歡離合,其一個人人生影響和帶動了一群人的人生表現,是為人生海海。
  • 《人生海海》:人生就像大海,潮起潮落
    人生就像大海一樣,什麼都,有什麼都創造得了,也什麼都顛覆得了。我們在如海的人生裡面既要去欣賞一切,要順這一切同時也會收穫一切。《人生海海》這本書描述了人性的善與惡,人性的複雜一面,讓我們一起踐行此書。《人生海海》一、人性善全村人喜歡在背後議論上校,發生在上校身上的事,成了村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人們更在意上校是否是真的「太監」,在別人眼裡太監有些古怪,他從來不出工,從來不幹農活,天天空在家裡看報紙,嗑瓜子
  • 《人生海海》:英雄主義是認識生命後熱愛生活真相
    《人生海海》是麥家八年後的第一部長篇作品。說到麥家,我們可能會會想到著名的電視連續劇《暗算》和獲獎影片《風聲》。這兩部作品是改編自麥家。我們要談談八年後賣家的作品《人生海海》。故事講述了「上校」在這個時代充滿神秘和掙扎的一生,在這個離奇的故事中隱藏著一個生命況味,他既有日常繁衍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人生海海》寫透人生的4句話,戳中成年人的痛點,想不開時看看
    ——麥家前段時間看到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的書《人生海海》,據說這本書讓無數人深夜痛哭,所以準備翻翻看,沒想到打開就沒停下來,一口氣看完了。今天阿胖會與你分享《人生海海》寫透人生的4句話,戳中成年人的痛點,當你活得吃力,想不開的時候看看。
  • 麥家時隔八年又一力作:《人生海海》,莫言高度評價,董卿落淚
    「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你說那是消磨、笑柄、罪過,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義」。——《人生海海》《人生海海》這本書,麥家寫得很用心,花力氣,十八般武藝都施展出來。《人生海海》記述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在經歷生命種種的無奈、消磨、笑柄與罪過之後,「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敢死不是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裡,麥家一如既往寫人性,不過這次是用一個更加殘酷的故事。
  • 麥家《人生海海》:人生的艱難不在於生存本身,而在於人性的複雜
    人生快樂哪裡找呢?信仰裡有快樂,修行中有快樂,服務裡有快樂,靜心中有快樂。《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老師的又一力作,獲得2019年度豆瓣書單中國文學小說類第一名。莫言說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仿佛是我們的朋友,高曉松盛讚說它是麥加老師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董卿說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我讀完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麥家的書《人生海海》:董卿含淚朗誦,一場告別感動了所有時間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麥家對該詞的解讀又深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2019年,時隔8年,茅盾文學獎麥家帶著他的新書《人生海海》重新出山。
  • 麥家新作《人生海海》,抨擊人心10句經典,網友:「催淚炸彈」
    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語,意思就是說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就像遼闊的大海樣廣闊,教人好好生活而不是去死。——《人生海海》第一次真正的認識麥家是在《朗讀者》中,董卿含淚朗誦者他的新書《人生海海》:一年多後,上校母親被一口粥嗆死了,她以嘹亮悲痛的哭聲給老人送終,哭聲就像鴿子的哨音一樣,泣著血,盤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裡所有女人的的淚腺激活,後來送葬,她一手死死扶著棺材,一路灑著同樣泣血奔淚的慟哭,把村裡所有男人的淚腺也激活
  • 一人一生至少讀一次的《人生海海》,讓董卿含淚誦讀,令莫言驚嘆
    父子間的關係難以言表且耐人尋味,麥家在《人生海海》中完美地將父子之間的暗流湧動展示在了紙上正如《人生海海》中的那句「心有雷霆,面若靜湖」。平靜的表面隱藏了曲折困苦的經歷,遮掩了麥家細膩而充沛的感情。《朗讀者》同臺兩年後,麥家完成了自己新書《人生海海》,第一時間把先閱本寄給了董卿。她讀了一遍又一遍,深受觸動,在書頁上貼滿讀書標記。
  • ...人生海海》北京首發,他的明星朋友們交出了你想不到的「讀後感」
    一周之前,《人生海海》只有包括莫言、高曉松在內的22位讀者讀過。21日的發布會,麥家的朋友們紛紛「提交」了第一批讀後感。《人生海海》發布會陣容董卿讀出小說隱藏的巨大親情「上校」是麥家最渴望的父親形象董卿帶來一本麥家送給她的《人生海海》,裡面做了好多標註。
  • 《人生海海》敢死不是勇氣,書中短短17個字,戳中成年人的淚點
    麥家說:「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人生海海》是麥家繼《暗算》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沉澱八年後的又一力作,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一個人可以僅憑內心的高貴超出時代,願我們都做這樣的人!人生海海,潮落之後是潮起。
  • 讀完《人生海海》哭的不能自已:認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它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故事講述了一個渾身是謎的「上校」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 日本國寶級設計師橫尾忠則的海海人生
    近日出版的《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記錄了從1960年到1984年這中間,從最早23歲來到東京「北漂」,到80年代初決心放棄設計做一名畫家,橫尾記錄下自我風格逐漸形成的過程,其中充滿了瘋狂、意外,以及驚喜。1960年代到1980年代是日本文化領域最風起雲湧的時代,本書近乎跟隨作者的目光,觀看了當時豐富的文化事件。
  • 麥家《人生海海》: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疤,映出人性慾望的針芒
    可能有人就要疑惑了,《人生海海》聽起來並不像是諜戰劇啊,沒錯,人生海海是麥家寫諜戰小說出名之後又沉寂八年之後才寫出來的,這部小說跟以往的故事都不太一樣,雖然不是諜戰故事,但是情節依舊扣人心弦。這部小說是麥家獻給父輩跟自己故鄉,更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
  • 《人生海海》一句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看後已是淚流滿面
    最近看了一本書,俗的名字叫做《人生海海》,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所寫的新作,大家都說麥家在寫這本書時。用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力氣,可以說是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藝都給搬出來了。作為麥家的新書,這本書一貫保留了麥家的奇際冷峻的作風。
  • 《人生海海》:困境有什麼可怕?垃圾堆裡也能崛起人生
    在《人生海海》這本書中,「我」也經過一步步努力,從「亡命天涯」的孩子奮鬥到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開啟了自己從垃圾堆裡崛起的人生。迫於輿論的壓力,倉皇出逃「爺爺」為了不讓兒子「雌老虎」背上不雅的黑鍋,不讓一家人被當賊看,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那就是舉報了上校。
  • 60天賣出60萬冊,莫言高曉松力薦的《人生海海》到底是本什麼書?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時隔八年的積澱之作,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麥家沉澱了八年,寫了五年,將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和釋懷揉進了一個精彩傳奇的故事之中。
  •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不禁淚目,一生至少讀一次
    茅盾文學獎新作《人生海海》,看完不禁淚目,一生至少讀一次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在時隔8年之後的首部長篇之作。
  • 《人生海海》有一句話,戳中了無數人的痛點,看後已是淚流滿面
    最近看了一本書,俗的名字叫做《人生海海》,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麥家」所寫的新作,大家都說麥家在寫這本書時。用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力氣,可以說是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藝都給搬出來了。作為麥家的新書,這本書一貫保留了麥家的奇際冷峻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