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加拿大第二聯合特遣部隊的一名狙擊手在3540米外使用麥克米蘭TAC-50重狙擊殺了ISIS武裝人員,刷新了之前由澳大利亞第二突擊隊狙擊手用巴雷特M82A1創下的2815米狙殺記錄,成為史上最遠輕武器狙殺距離第一,至今還沒被超越。而且在狙殺距離榜單的前五名中有三名都是用TAC-50打出的成績,所以這篇狗子也簡單和大家聊聊這把武器的來歷。
熟悉我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我不喜歡把.50口徑的步槍稱狙,這是因為諸如M82A1巴雷特這種半自動步槍出生時確實是為了反器材而不是反人員,而且巴雷特M82的退管式原理也確實不準,至少在80年代那會,他們這些.50口徑(12.7mm)步槍的用途的確都是反器材為主。但麥克米蘭公司的產品打一開始就想狙人...
這家公司的官網上說他們有32年的歷史,但我估計他們的網站肯定好幾年沒更新了。因為早在1987年,他們就推出過一款稱之為M82的步槍,此時的口徑是7.62x51mm,但散布能小於0.5MOA,可以說是非常準了。這批步槍曾被美國海軍採購。
然後到了80年代末期,麥克米蘭又推出了一系列諸如M87、M88等.50口徑栓動反器材步槍,很明顯是為了和巴雷特公司爭搶軍方的訂單。雖然麥克米蘭步槍的精度比巴雷特高,但最後軍方還是選擇了M82A1,就因為後者是半自動,而且作為一款反器材用途的步槍,射速比精度更重要。
(圖為麥克米蘭M87R反器材步槍)
競標失利後的麥克米蘭到也沒有跟風的去做半自動步槍,而是繼續將栓動進行到底,然後經歷了M93這種摺疊槍託和可調託腮板型,M95這種石墨槍管+鈦合金機匣的極端輕量化型,美軍對麥克米蘭的精神十分感動,然後拒絕了他。
這會兒麥克米蘭的合伙人,哈裡斯也終於受不了了,表示小麥你這麼搞我們兩都得完,我就不幫你造槍了,你自個單飛吧,然後哈裡斯就脫離了麥克米蘭,於1996年造了一支半自動.50口徑反器材步槍...然而並沒有什麼訂單...
反觀麥克米蘭單飛之後繼續把栓動進行到底,開了自己的公司並且基於原先的經驗推出了TAC-50,TAC就是TACTICAL(戰術)的前三字母。
從結構上來說,TAC-50也沒啥特殊的,他後來也沒採用M95那種貴的要死且不成熟的石墨槍管和鈦合金機匣,而是老老實實的用常規材料。槍機是類似毛瑟的那種機頭雙閉鎖凸榫,但沒有獨立的約束式抓殼鉤,也沒這個必要。精度依舊能保持在0.5MOA,但在3000米外,即便是這個精度散布也有43X43cm那麼大,而且在2000米不到時,.50BMG彈會進入跨音速區間,此時精度會更不可控,因此說加拿大狙擊手能在這麼遠距離上完成狙殺是有相當的運氣成分。
槍託可以拆卸方便狙擊手攜帶,帶有緩衝墊和可調託腮板,槍託和槍身連接處還有個液壓簧緩衝後坐力,下圖中這個R2液壓緩衝系統說是能降低峰值後坐的90%。
總的來說,麥克米蘭算是一腦袋扎進栓動裡的典型,專業做栓動,專心好品質。反觀哈裡斯那個二五仔當年還算有點生意,但到2000年之後就沒什麼新產品出來了,漸漸的也失去了軍方的訂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直腸子也有直腸子的好處。
最後丟個參數表~
口徑:12.7x99mm
彈匣:5發
原理:手動槍機迴轉式
重量:11.3KG(不包括光學瞄具)
總長:1450mm槍管長:737mm
膛線:6條,右旋,纏距381
初速:82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