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疏花疏果是實現蘋果優質高產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調節蘋果大小年現象的重要舉措之一。如若蘋果進入結果期之後,沒有及時進行疏花疏果操作,不僅影響當年蘋果的品質以及產量,還會對下一年蘋果的產量產生無法預測的後果。基於此種現象,生產上必須通過疏花疏果操作,嚴格控制樹體的負載量,以此保證樹體健壯、避免大小年現象,進而實現年年豐產、穩產的目的。
一、蘋果疏花疏果的益處
缺乏管理的蘋果樹,往往會出現花量過多的現象,進而導致樹體營養大量消耗,影響後期結果。而生產上通過疏花操作,及時去除多餘的花量,節省樹體養分,減少後期養分競爭,這不但不會影響植株的正常坐果,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樹體的坐果率。對於果實來說,根據樹體負載量,及時疏除多餘的果實,能夠有效的保證樹體留果的營養需求,進而提高果實的外觀品質、內在品質以及商品價值。
二、蘋果疏花疏果的時期
疏花時期:從花序分離時開始,到初花期結束。主要分為開花前的摘蕾時期和開花後的摘花時期。
疏果時期:從落花後的1周後開始,到落花後的25-30天左右(大致在每年的5月中旬左右)結束。
三、蘋果疏花疏果的程度
蘋果疏花疏果並不是盲目進行的,而是要考慮當年果實數量、所需質量、是否影響翌年花果數量以及是否影響樹勢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來確定合適的疏花疏果程度。具體可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確定。
1. 葉果比法
葉果比法就是通過測定蘋果植株上葉片總數與果實個數比值來確定適宜負載量的。通常像紅富士、紅星等喬化砧品種來說,其葉果比以60-80為宜;對於一些矮化砧或者短枝型品種來說,則可適當減少葉果比比值,通常以40左右為最佳。
2. 梢果比法
根據當年新梢數量與果實個數之間的比值來確定的,通常兩者的比值在3-4之間就是比較理想的留果數量。
3. 幹周法
幹周法確定果實負載量的方法是由中國農科院果樹所提出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Y=0.25C2±0.125C,其中Y=負荷量,單位為千克;C代表距地面30cm處主幹周長,單位為釐米;0.125C是調整係數,具體根據樹勢來決定,一般用15-20%之間的數值代替。
4. 果間距留果法
此種方法操作起來更具有直觀性,易推廣應用,目前在我國應用面積較廣。果間距留果法主要根據果實大小來決定的,一般大果形品種以果間距30-35cm為宜,中果型品種以果間距20-30cm為宜,小果型品種以果間距15-20cm為宜。
四、蘋果疏花疏果具體操作
1. 從花芽著手
在蘋果植株春季芽萌動之後,通過復剪農事操作,疏除細弱枝、高齡枝以及瘦弱枝上的花芽,及時調整花芽數量,確保葉芽枝與花芽枝的比例為3:1。
2. 從花蕾著手
因果間距留果法採用較為普遍,這裡就以果間距留果法來舉例說明。在蘋果花序伸長至分離期的時候,按果間距20-25cm(具體根據栽植品種確定)左右的距離保留1個花序,其餘多餘花蕾疏除即可。
3. 從花著手
在蘋果花的初花期至盛花期這段時間,按照「疏邊花,留中心花;疏晚花,留早花;疏頭花,多留花」的原則,根據植株確定的負載量,疏除多餘的花。但需注意,疏除之後,樹體上留的花量應比正常負載量多30%左右,以確保適宜的坐果率。
4. 從果實著手
蘋果疏果操作一般分為兩次進行,一次在謝花後1周時進行,此時主要是疏邊果,留中心果;疏小果,留大果;疏畸形果,留好果。通過這些操作確保在果實分布均勻的基礎上,達到植株預想的負載量要求。第二次疏果在謝花後4周左右進行,這個時候主要是對之前疏果的一次補充。
五、注意事項
1. 花量特別大的果園,必須嚴格控制留花留果量,做到合理負載。
2. 樹勢強的果園要晚疏多留,樹勢弱的果園要早疏少留。
3. 學會依天疏。比如常年發生霜凍、冷害等自然災害的地區,可適當晚熟,等災害過去後,根據具體損傷情況來確定疏除量。
4. 加強花期的管理。結合病蟲防控,噴藥時可加入適量的尿素、磷酸二氫鉀、腐殖酸、活性鈣等葉面肥,補充樹體營養,提高坐果率及坐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