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獨處時間,ID:HealthChat】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電影|愛在午夜降臨前
劇情:在《日落之前》的故事結束9年之後,傑西和賽琳在歐洲的巴黎定居了下來,結了婚,還生了一對雙胞胎的女兒。傑西有一個兒子,十幾歲,住在芝加哥。傑西正在努力維持自己和他的關係。平時,傑西住在法國,他的兒子漢克斯就和自己的前妻生活在一起。一個夏天,傑西、賽琳以及傑西的前妻還有他們的孩子,在希臘的一個小島上度假。一開始事情都很平順,可是漸漸地一些關於之前生活和愛情的爭吵便浮出了水面。傑西的前妻要回芝加哥;傑西還是在寫小說,希望自己能獲得成功;而賽琳則走到了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她在考慮是不是要接納一個政府的工作。
慶幸現在才看到」愛的三部曲」,不是十幾歲也不是二十出頭時。若是一個沒有相似經歷的人,看這樣的電影是無法被完全觸動的吧,至多是兩種極端,要麼嫉妒羨慕電影裡的愛情,要麼不屑不願相信世間還有這樣的愛情。
慶幸我老了,老了唯一的好處,是你終於有大把時間用來懷念。用來把玩一種叫做「情懷」的物事。「愛的三部曲」看的最終是情懷。
我喜歡把這樣的電影稱作」私電影」,類似日本文學界提出來的」私小說」。
不是情人節和男朋友可以伴著紅酒共度良宵的電影,也不是可以和老友喝著啤酒一起大笑大哭的電影。
這樣的電影,90%的時間是男女主角的對話,90%的時間在行走,就連煽情的音樂都捨不得在適時的時刻出現。
好似50年代的好萊塢黑白片,男女主角總是走著聊著就愛上了吻上了。
就像我們的生活,就像我們自己,就像我們的過去。
」私電影」,屬於一人獨自的電影時光。是這樣的一番場景——書房昏暗的一隅,昏黃的光圈裡,沙發裡窩著一個卸了妝頂著黑眼圈的奔三女人。一天的24小時,三分之一的時間屬於忙碌的工作,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熟睡,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的時間屬於她自己。在這三分之一屬於自己的時間裡,她是一個正值生理期,對諸事不滿的怨婦,看著一部90年代的愛情電影,默默地流淚吹著鼻涕,陪伴在她身邊的黑貓目睹了這一切,他沒有笑她傻笑她痴,只是安逸地四腳朝天地打呼嚕。反正,源於愛情的悲傷從來不屬於貓族。只屬於不再年輕的女人。
你盡可以進一步發揮想像力,想像這個場景。想像她的「私電影」時光,肆意地哭,放肆地吹鼻涕,盡情地撓髮油的頭髮……而無需顧及旁人的眼光,一點不美,如果你把這一幕拍下來,沒人會聯想到美麗的愛情,只有人會勸說她吃一片治痛經的藥。
但,她是如此珍視這一刻。這是真正屬於她唯一的私密世界,那嚴禁他人進入的情感記憶密室,只有在這樣的「私電影」時刻她才會小心翼翼地打開,慢慢地輕輕地,走進「情懷」。
這個怨婦先看了第三部。
男人和女人已組建家庭,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女兒,男人前妻不好伺候的兒子,希臘小鎮的迷人景致。發福的男人女人,皺紋裡刻滿了中年人特有的對生活的不滿。他們依然喜歡邊走邊聊,談論別家的家務事,她抱怨他的前妻,他抱怨她的不理解。在度假酒店的情調房間裡,他們習慣性地開始做·愛,又不可避免地開始爭吵。她摔門走了,他追出去。他哄她,她繼續賭氣,他放棄了,她卻笑了。他對她說「我愛你」,在午夜即將來臨的時刻。
跟著回憶,怨婦接下來又看了第一部,他們在火車上那次經典的相遇。
18年前,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他年輕英俊,偶遇了同樣天真漂亮的她。和車窗外維也納的山景一樣,他們是一對可人,浪漫的愛情是為他們而生的。第一次望向對方,他們就有說不完的話。下了火車,約好一起在維也納旅行,就一天。她因為他好看的笑,跟著陌生的他走了,他被她的雙眸和金色的髮絲吸走了理性。因為年輕,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先放下。因為維也納的美,他們的愛情也在閃光。然後,一起邊走路邊閒聊,直到黎明破曉前,星月下的第一次纏綿,最後火車站不舍的告別。後來她哭著說,那一夜,耗盡了她人生所有的浪漫,從此,她再也沒體會過如那夜般的浪漫。他們約定6個月後再相見,終歸,沒有再相見。
故事到這裡,是最好的結束。不然呢?沒了維也納的夜色,沒了年輕的不管不顧,沒了當年那份旅途中的情懷。這樣的兩個人,如何能逃脫現實中空間與時間的阻礙,繼續牽手走完情懷之旅。
電影最好也是最不好的地方在於,拍他的人總為了圓夢。夢裡圓滿,夢外心碎,只是剛好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夢外,便用電影麻醉,也因此愈加傷感。現實裡,她與他相伴七天,隨後不舍分開,她隨後死於車禍。他一生難忘她,於是用最浪漫的方式,拍一部電影紀念她。獻給終生摯愛的女人。除了電影,他沒辦法在現實世界裡,找到任何可以替代她的人。同樣的旅行,同樣的時間,換了別人,總之都不對。
這就是最好的愛情,無可替代的唯一性。
人走茶涼,人離景空。電影中,他們曾一起在維也納走過的小巷,逗留過的咖啡館,坐過的小木椅,星光下第一次纏綿的草地……在長鏡頭綿長的留白中,格外讓人傷感。畢竟,城市記載了很多人的故事,很多人卻無法停留在那座記錄他們記憶的城市相伴相依,他們終歸要離開,也無法再回去。
愛情電影,總該讓人有念想。於是,第二部。他們在巴黎再次相遇。他是暢銷書作家,寫了他們在維也納的故事,全世界為之淚目。她三十出頭,更是別有韻味。他已為人夫人父,卻在結婚時想著她。她在經歷了很多男人後孑然一身。如果,偶然的相遇相愛是最浪漫,那兩個沒愛夠沒吻夠的人再次的見面才是最美好。依然聊不完的話,散不完的步。九年,他們依然相知如初,依然在一顰一笑一個轉身間對彼此怦然心動。最美不過故人相視一刻還心醉。很難描述這樣的情感,你總是知道對面的那人就是命中注定。不管是命中注定在一起,還是命中注定傷害彼此,總之是,命中注定要牽絆在一起。哪怕,是紐約與巴黎的距離,是歐洲與德克薩斯洲的隔閡,是白髮蒼蒼的垂暮還是年紀輕輕的放肆,有的人,這輩子你就是放不下。
怨婦很怕特別浪漫的故事,所以看她哼唱寫給他的吉他小情歌,唱誦維也納之夜難以忘懷的纏綿,看到他為了紀念她寫了書,她得意洋洋的神情。怨婦就只好默默地哭。然後告訴自己——
沒錯,最好的愛情是不可取代的唯一性。但,更重要的是,對方的回應。如果只是你為他寫歌,他卻沒為你寫書。相遇的時候是火,最後卻成冰似冷酷的對方,終歸不會是最好。那再好的愛情,也不過是一場幻想,一擊便碎。
在這一點上,怨婦總沒得到回應。至少,怨婦的故事停留在了第一部,卻沒有第二部。
第一部,屬於怨婦的情懷,第二部,屬於怨婦未能續的夢,第三部,屬於怨婦的現在。
電影似夢,所以從激情維也納之夜到浪漫法國相遇到希臘的爭吵都是同一個人;現實是人生,所以很多人的他或她總不會是同一個人。妥協吧,並請熱愛現實。
三部電影,怨婦都找到了不同的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後來想想,怨婦最喜歡第三部。如果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那怨婦更希望,今後的人生請一定要相濡以沫。看他們爭吵,怨婦一直想著隔壁房間那個男人。就連吵架,也無法替代的人。這也是命中注定。
如果說,最好的愛情是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對方同等的回應。那現在,怨婦相信,最好的愛情,是和他撕破臉皮吵完架後,他終究會來哄她。然後說,我愛你。這樣的愛情勝過維也納的夜色,勝過巴黎的再見,是人生真正應定格的風景,勝過一切表面很美但其實很虛幻的情懷。因為,這就是生活。
再好的愛情,再好的男人,如果經不起時間的折騰,就不是最好。
看完第二部,怨婦擦乾眼淚,衝澡睡覺,心想,明年和睡在身邊這個男人去希臘吧。